股东持股被拍卖、已无财产执行,青农商行如何追回巴龙系9亿元贷款?
股东持有的市值超过2亿元的股份,将被拍卖或已拍卖,用于偿还其他债权人的债务,而自家超过9亿元的贷款却面临无法追讨的尴尬。
青农商行(002958.SZ)5月30日披露,巴龙国际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巴龙建设”)持有的该行14.46万股,已被解除冻结并减持。而巴龙建设、巴龙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巴龙集团”)持有的该行近7900万股,还将在6月底再次被法院司法拍卖。
就在同一天,经法院两次查证,由于名下已无财产可供执行,青农商行终结了对巴龙建设、巴龙国际两笔贷款的强制执行,涉及本息合计接近9.2亿元。而从去年上半年开始,截至2022年底,两家公司在该行的贷款余额共计超过12亿元。
青农商行在公告中称,如发现对方有可供执行财产时,可再次申请执行。但在巴龙国际等已陷入债务困境的情况下,贷款能否收回,存在很大不确定性。而在此前,该行的多笔大额贷款已先后发生风险。
股东持股再次被拍卖
青农商行5月30日晚间公告称,近日,通过中登公司深圳分公司系统查询得知,巴龙集团、巴龙建设持有的该行股份,已经全部被青岛黄岛区法院轮候冻结,冻结期限均为36个月。
巴龙国际、巴龙建设是山东知名民企“巴龙系”的成员企业,目前分别为青农商行第六、第七大股东,合计持股数量约为3.98亿股,持股比例总共为7.16%。其中,巴龙国际持股数量为2.25亿股,持股比例4.05%。
早在上市前,巴龙系就通过质押持有的青农商行股份进行融资。在2022年3月的一次董事会上,青农商行原独立董事林盛就对巴龙集团质押该行股权的议案投了弃权票,原因是建议对方压减质押比例。而从当年上半年以来,巴龙系持有的该行股份已经多次被法院司法冻结。
所持股份全部被冻结的同时,青农商行当天还披露,经证券公司营业部通知和自行查询得知,巴龙建设持有的该行14.46万股、占比0.0026%的股份,已经解除冻结,并以2.96元/股的价格被动减持。
此次减持前,巴龙建设共持有青农商行约1.73亿股,持股比例约3.11%,为单一第七大股东。经过此次减持,巴龙建设剩余持股约为1.729亿股,持股比例则与此前接近。
这已经不是巴龙系第一次被动减持青农商行。从去年12月底开始,巴龙系持有的青农商行股份就因债务纠纷多次被司法拍卖。该行今年1月18日披露,巴龙建设持有的186.5万股该行股份,已经解除冻结并被减持。目前,巴龙建设已累计被动减持该行201万股,占比0.04%。
而更大规模的被动减持将在近期到来。青农商行5月24日公告,巴龙集团、巴龙建设分别持有的该行6012万股、1873万股,将于6月28日至6月29日10时,被青岛黄岛法院宰京东网络司法拍卖平台公开拍卖。
公开信息显示,上述青农商行股份对应起拍价合计超过2亿元,将被分为两笔拍卖,其中一笔为3655万股,起拍价约1.05亿元,另一笔为4320万股,起拍价接近1.21亿元。
按照上述数据估算,如果拍卖完成,巴龙国际、巴龙建设在青农商行的持股数量、比例,将进一步降至3.19亿股、5.74%左右。
12亿贷款“烂尾”
所持股份被冻结、拍卖的同时,巴龙系与青农商行也陷入了债务纠纷。
青农商行在5月30日的另外两则公告中称,近日收到青岛中院执行裁定书,针对该行与巴龙建设、巴龙国际等公司的两起金融借款纠纷,法院已经做出执行裁定, 将两家公司纳入限制高消费名单,执行申请人香港中路支行也已申请终结执行,法院已做出终结执行的裁定。
青农商行向巴龙国际、巴龙建设追讨的上述债务,本息合计接近9.2亿元。此前的4月28日,该行已向法院请求强制执行。其中,巴龙建设涉及本息、违约利息、复利等合计3.67亿元,巴龙国际对应金额为5.5亿元。
巴龙系在青农商行的贷款不只上述两笔。年报数据显示,2021年,该行共与巴龙国际、巴龙建设及其关联方发生关联交易14亿元。截至2022年底,巴龙国际、巴龙建设及其关联方在该行的贷款余额分别为8.57亿元、3.5亿元,总金额则达到12亿元以上。
公开信息显示,巴龙系创立于1991年,创始人姜俊平,业务范围涵盖服装、建筑、地产、冷链、国际贸易等多个领域,成为总资产50多亿元、年销售收入30多亿元的综合企业集团。
金融在巴龙系的业务版图中占有重要地位。公开资料显示,除了青农商行,该公司还以大股东身份,投资了济南、烟台、潍坊、长岛4家农商银行,拥有6000亿元金融资产。
可查信息显示,通过控股子公司巴龙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巴龙国际服饰集团有限公司,巴龙国际分别持有烟台、潍坊农商行36.59%、6.84%的股份,分别位于第一、第二大股东。
根据济南农商行年报披露,截至 2018年,巴龙国际持有该行9%的股份,为第三大股东,姜俊平也在该行担任董事。从2019年开始,济南农商行未再披露年报。第三方信息显示,巴龙国际所持股权已经质押,姜俊平仍然担任该行董事。
今年3月中旬,巴龙国际在公众号“央联万贸”发布的一则声明中透露,其总资产约为73亿元,其中房产、持有的金融机构股权价值分别约32.8亿元、40.2亿元,金融机构贷款49亿元,负债率约67%。
巴龙国际称,截至2022年4月,公司从未与任何企业和个人发生法律纠纷。而资金紧张、发生债务纠纷的原因,是青岛港巴龙生活消费品集散中心项目,该项目由巴龙集团与其他机构合作,并负责投资建设运营。受多重因素影响,项目土地没有及时到位,影响了项目正常融资,导致公司资金长期紧张无力偿还项目工程款和短期拆借的民间借款,员工权益无法保障。
巴龙国际还在声明中承诺,其生产经营正常,不会破产重整,并尽快分期偿还所有债权人的款项。
随着时间推移,巴龙系的情况可能已经发生变化。最新公告显示,青农商行香港中路支行申请终结执行的原因,是因为法院经过对不动产、银行存款、车辆等登记情况两次查询,发现巴龙建设、巴龙国际等名下已无财产可供执行。
青农商行也在公告中称,如发现对方有可供执行财产时,可以再次申请执行。但在巴龙国际、巴龙建设均已无财产可供执行的情况下,贷款能否收回,可能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大额贷款风险接连暴露
截至5月31日收盘,青农商行最新收于2.77元/股,总市值153.89亿元,动态市盈率为6.64倍,市净率为0.50倍。
2019年3月上市之初,青农商行的表现颇为亮眼,股价最高时曾达到10.97元,但随后一路下跌,去年10月曾跌至2.72元/股,累计跌幅超过70%,此后虽有反弹,但最新收盘价已经再次逼近历史最低点。
上市以来,青农商行的业绩增长逐步放缓。数据显示,2019年,该行营业收入87.29亿元,净利润28.47亿元,到了2022年,这两项数据分别为99.43 亿元、23.46亿元,净利润只有上市当年的80%多。
与此同时,该行资产质量出现下滑。2019年底,该行不良贷款率为1.46%,2022年底升至2.19%。今年一季度,资产质量有所改善。
业绩、资产质量下滑的背后,是大额贷款和房地产贷款的风险暴露。
青农商行今年3月披露,2018年,该行薛家岛支行向中海外房地产有限公司两次发放贷款14.3亿元,后来经过展期,中海外房地产仍未按照约定偿还借款本息。今年3月,薛家岛支行向法院起诉,追讨本金约10.5亿元及相应利息、罚息等。今年5月,经法院调解,双方达成协议,约定中海外房地产分期偿还欠款。
更早些时候,青岛达安锦园置业有限公司(下称“达安锦园”)在该行的贷款发生逾期。2021年10月该行披露,2015 年,该行保税区支行向达安锦园贷款7.6亿元,后来,保税区支行、黄岛支行先后为其中部分借款展期,但达安锦园没有按期还款。2021年下半年,该行为此向法院起诉。
此外,该行2019年向欧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贷款7亿元,这笔贷款同样逾期。去年3月,该行起诉之后,在法院调解下双方自愿达成协议。但贷款后来是否收回,该行没有披露。
不过,今年以来,青农商行的利润、资产质量出现好转迹象。一季度,该行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增长7.23%、6.14%。而在去年同期,该行营收、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6.34%、1.52%。一季度末,该行不良率也从去年底的2.19%降至2.09%,环比下降0.1个百分点。
华为、苹果同日发售新机秒售罄;招行回应“58页PPT举报管培生男友”事件;哈利波特全系列影片将重映丨大公司动态
第一财经每日精选最热门大公司动态,点击「听新闻」,一键收听。【互联网】腾讯提醒勿为实况图重装微信:以免丢失微信聊天记录0000国家统计局:2023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260582亿元 比上年增长5.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9755亿元,比上年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482589亿元,增长4.7%;第三产业增加值688238亿元,增长5.8%。锤子财富2024-02-29 10:37:580000收益失真、投资粗放、资产权属不清,这些专项债问题如何解
今年审计署披露的报告显示,重点审计了54个地区的财政收支管理情况中,20个地区通过虚报项目收入、低估成本等将项目“包装”成收益与融资规模平衡,借此发行专项债券198.21亿元。作为拉动政府投资稳经济的重要政策工具,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累计发行规模约24万亿元,其中不免出现一些问题,引起社会关注。0000《红与黑》被改编为3小时话剧,于连并非只是个野心家
孟京辉把《红与黑》中关于“阶级跃升”的印象搬上舞台,将欲望与情感、阶层与财富,通过抽象的方式呈现在剧场。11月8日晚,话剧《红与黑》开场前,导演孟京辉特地站上北京保利剧院舞台,告诉观众,话剧时长3小时15分钟,希望大家度过一个浪漫诗意之夜。锤子财富2023-11-14 11:39:350000特色小镇发展进入规范化轨道,但定位仍需优化
不少特色小镇将战略目标局限为生产上的“以点带面”,忽视了生活、生态层面的点、面要素相互流动,如城乡协调发展、产城融合等。作为供给侧改革的实践,浙江省特色小镇诞生于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之下,自2015年首批特色小镇创建以来,虽经历自上而下的持续规范纠偏,仍取得诸多有目共睹的傲人成绩。如今,全国特色小镇发展进入规范化轨道,但在高质量发展中的定位仍值得思考。创新理念下的特色小镇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