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研究首次系统性定义“长新冠” ,12种“后遗症”症状列入
5月25日,《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发表了一项来自美国的关于新冠后遗症的大型研究,研究首次系统性地基于症状提出了“长期新冠肺炎”(“长新冠”)的定义,可以作为未来诊断“长新冠”疾病工具的基础。
很多人在感染新冠后很长时间内仍会出现一些症状,这些症状也被视为新冠后遗症。但此前对于“长新冠”并没有系统的研究或者能够让人普遍接受的定义。
最新发表的研究发现了12种“长新冠”症状,这些最突出的症状包括嗅觉和味觉丧失、劳累后不适、慢性咳嗽、脑雾、口渴、心悸、胸痛、疲劳、性欲改变、头晕、胃肠道问题、异常的动作和脱发。
该研究纳入了美国33个州的85家医院、卫生中心和社区中心的近1万名患者。将8600多名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与1100多名未感染该病毒的患者进行了比较。
该研究的作者、纽约大学格罗斯曼医学院教授Leora Horwitz表示:“这项研究试图为长新冠提出一个具体的定义,未来可能有助于开发一种医生诊断患者的方法。”
不过他同时称,该研究提出的“长新冠”的定义仍是一个早期的定义,需要不断完善,与最终投入临床诊断应用还有距离。
“我们的目标是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个更系统的定义,可用于回答有关风险因素的问题,例如重复感染新冠后“长新冠”的可能性以及感染不同病毒变异株的差异。
该研究还发现,在奥密克戎浪潮之前,“长新冠”在感染者中更为常见。数据显示,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期间感染超过30天后入组的患者中,“长新冠”的比例约17%;相比之下,在奥密克戎流行之前,“长新冠”的比例超过35%。
然而,与感染一次新冠的患者相比,在奥密克戎流行期间再次感染新冠的患者发展为“长新冠”的可能性更大。在感染30天后入组的重复感染患者中,“长新冠”的比例为21%。
值得关注的是,接种全程疫苗的人无论感染何种变异株、感染几次,发展为“长新冠”的可能性都较未接种疫苗的人更小。奥密克戎流行期间,接种疫苗的感染者发展为“长新冠”的比例为16%,没有接种疫苗的患者中有22%的人发展为“长新冠”。
吕薇:鼓励创新型基础研究需要五方面机制保障
从现在的基础研究来看,大部分还是跟踪型的基础研究,所以要鼓励原创型的基础研究。9月9日,在2023年浦江创新论坛上,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原部长吕薇研究员发表题为《全民科学素质与科学文化》的演讲。0000高通中国区董事长孟樸:混合AI是未来 将赋能众多终端类型
人工智能热潮正在驱动市场参与者加速新一代AI的研发大模型、生成式AI以及ChatGPT等引发的人工智能热潮正在驱动市场参与者加速新一代AI的研发,而作为移动终端领先企业,高通也在加快AI领域的部署节奏。锤子财富2023-07-08 16:38:020000法国启动“有机机器人”国家科研项目
据介绍,该项目初期将重点关注医疗健康等领域,预算将主要用于资助论文、博士后研究、工程合同以及新平台。法国多家科研机构11日在南部城市蒙彼利埃启动一项名为“有机机器人”的大型国家科研项目,旨在突破现有机器人技术的局限性,创造能够与人类自然流畅互动、适应社会的新一代机器人。0000承认可能面临资金压力,皇庭国际功率半导体炒作熄火
出售资产若未如预期,可能存在无法偿还到期债务风险前期股价飙涨的皇庭国际(000056.SZ),最近几个交易日持续下跌。11月23日早盘,皇庭国际股价大跌超7%。就在前一交易日,该股跌停收盘,换手率高达23.25%,振幅5.42%。对于此前的大涨,皇庭国际在回复函中称,公司不存在“蹭热点”行为,功率半导体业务或面临资金压力。大涨后连续下跌此番大跌前,皇庭国际股价曾在七个交易日内翻倍。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