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是一场骗局?为何资本和政治权力可以按需站队?
科学外史II(17)
现今世界上各种科学理论中,最纯洁、最客观的,莫过于物理学中的万有引力理论,它不像进化论那样面临宗教方面的持久争议,也不像“全球变暖”理论那样被严重政治化,比如在美国,民主党喜欢“全球变暖”理论,共和党则说“全球变暖”是一个骗局。
万有引力理论提出至今数百年,为什么从来没有类似的争议?就因为它精密而有实证、可重复检验,截至目前还没有出现任何争议空间。梵蒂冈的罗马教廷可以对日心说、进化论有异议,但对万有引力从无异议;共和党、民主党哪怕党争再剧烈,也不会在万有引力理论上起争议。但“全球变暖”理论,就完全是另一个故事了。

“全球变暖”理论争议鸟瞰
如今从国内各种媒体来看,“全球变暖”理论基本上是被作为一个事实来认定的。在此基础上,该理论的一系列论断都被视为“科学结论”,成为一般公众耳熟能详的说法,比如“全球变暖”是工业碳排放造成的、“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全球变暖”导致大量物种灭绝……
这种局面,实际上很大程度上是对国外信息的“选择性输入”造成的。西方发达国家的科学争议的“选择性输入”,是发展中国家常见的现象,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发展中国家往往比发达国家更急于发展科学,所以总是在科学争议中选择输入“正面”意见。例如在要不要寻找外星文明的争议中,我们总是选择输入支持寻找外星文明的主张,久而久之,公众就认为寻找外星文明是科学的、高大上的、天经地义的活动,而反对寻找外星文明的各种主张和理由就少有人知了。
关于“全球变暖”理论,国外同样有着巨大争议,而且比要不要寻找外星文明的争议更为剧烈,但反对这一理论的观点或论著,通常很少被国内媒体报道和引进。
简单来说,围绕着“全球变暖”,有两大阵营。
一个是我们已经熟悉的认为“全球变暖”为真的阵营,他们在下面三个问题上都采纳“是”的答案,即认为:1、全球确实是在变暖。2、全球变暖是工业碳排放造成的。3、全球变暖会引发环境灾难。这种立场对迫切希望完成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其实并不有利。这个阵营得到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美国前副总统戈尔等机构和人物的支持,阵营的“金主”以“新能源”产业资本为主。
另一阵营则认为“全球变暖”并非事实,甚至可能是一个骗局。他们对这三个问题都表示质疑:1、全球真的在变暖吗?2、全球变暖是工业碳排放造成的吗?3、全球变暖会引发环境灾难吗?并且答案都倾向于“否”。这个阵营得到一部分著名气候科学家(比如因发现“1500年全球气候变化周期”而获1996年泰勒环境成就奖的哥本哈根大学教授丹斯加德)、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等学界和政治人物的支持,阵营的“金主”以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产业的资本为主。

我们真的能知道一千年前的地球气温吗?
“全球变暖”理论之所以形成这种旷日持久的争议局面,归根结底是因为这个理论自身固有的缺陷,提供了巨大的争议空间,也提供了资本和政治权力介入的空间。
要讨论地球是不是在变暖,当然首先要获得历史上地球的温度数据。但是现代的专业气候温度记录,最早也只能追溯到19世纪中叶,而要论证“全球变暖”理论,动辄要以千年的时间尺度来说事,这样才能证明地球温度在最近数十年里急剧上升。1850年之前的地球温度,我们从何得知?
既然没有数据记录,就只能进行间接推测。推测古代地球温度有如下各种途径:历史文献记录(非专业的)、树木年轮、湖泊沉积物、珊瑚沉积、深海岩芯、孢粉、古土壤、沉积岩等等,相对来说比较可靠的途径是冰芯。
对于古气候研究来说,冰芯是现代人能够使用的重要手段。从理论上说,所有在大气中循环的物质,都会随着大气环流而到达冰川上空,并沉降在冰雪表面,最终形成冰芯记录。冰芯中载有大量历史信息,比如测定冰芯中各冰层的氧-16和氧-18的比值变化可以确定冰层年代,测定冰芯中氢、氧同位素的比值可以度量当时的气温,冰芯气泡中的气体成分和含量可以揭示大气成分的演化,分析冰芯中的微粒含量和各种化学成分可以获得不同时期的大气气溶胶、沙漠演化、植被变化、生物活动、火山活动、大气环流强度等多种信息。
尽管比起上述其它各种间接推测地球历史气温的途径,冰芯信息量大、保真性好、分辨率高、记录序列可长达数十万年。但是,冰芯能够提供的历史信息,绝大部分依然是间接的、不精确的,分析处理起来仍有巨大的争议空间。
至于其它各种途径就更不可靠了。例如通常被视为仅次于冰芯的树木年轮,用来推测地球温度就有更大的争议空间。首先选择不同的树木就可以得出大相径庭的结论,例如米歇尔·曼恩那条著名的描述过去一千年地球气温情况的“曲棍球杆曲线”(Nature,1998,392,779~787),曾是支持“全球变暖”理论的重要论据,后来被揭露“数据造假”,就是因为曼恩选择北美西海岸山区的狐尾松年轮来描述历史上的气候温度,并赋予它在统计学上站不住脚的权重,使得构造出来的地球历史气温曲线符合自己的需要。
我们是在某个恒定的气温变化周期中吗?
由于缺乏1850年以前地球温度的确切记录,我们只能借助于冰芯、树木年轮等途径间接推测,因此无论是肯定还是否定“全球变暖”理论,其实都无法建立在一个理想的坚实基础之上。但间接途径总比没有途径好,所以接下来的问题是:冰芯中的历史信息能够支持“全球变暖”理论吗?
丹斯加德和奥斯切格1984年发表了《格陵兰岛深层冰芯揭示的北大西洋气候振荡变化》,这被认为是利用冰芯研究历史气候变化的重要文献。他们认为百万年以来,存在着一个主宰着地球气候变化的“1500年周期”,使地球气候处于几乎恒定的周期波动中。
通俗的理解就是:地球温度有自身的变化周期,在这种周期面前,人类的工业碳排放所起的作用很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例如,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并不能说明地球近年来的温度变化,1940年后工业碳排放激增,但地球温度却在下降。事实上,直到1975年,主导当时气候变化研究的主题还是“全球变冷”。
此外“全球变暖”理论的许多论点也都面临争议。比如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被视为“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但反对派认为这两件事的因果关系被颠倒了——实际上是气温升高导致了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又如“全球变暖”将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也是公众耳熟能详的说法,但实际上一些研究结论经常被媒体任意夸大,比如某研究报告预测公元2100年地球海平面上升1.1米的概率是1%(实际上就是几乎不可能),报纸上的报道却变成“海平面可能上升1.1米”。
所以,近年的全球变暖,很可能只是因为我们正处于地球固有的某个温度波动周期的变暖阶段而已。实际上,要肯定“全球变暖”或否定“全球变暖”,双方都没有足够的确切依据。因此各国只能自己选择信还是不信——只要在事实上对自己有利,信哪个都没错。
《繁花》之后,作家金宇澄画了百余幅上海旧影
8月8日,“繁花——金宇澄个展”在北京南池子美术馆开幕,呈现其近十年创作的百余幅原作,大部分为首度露面。这几年,作家金宇澄每年都在举办个展。他曾把小说《繁花》比喻为“思维给出的礼物”,而绘画是他人生中突然收到的另一件礼物,“突然写小说《繁花》,突然喜欢了绘画,都是抓住的”。锤子财富2023-08-09 20:05:470003上影迎来75周年,要与年轻人一起拍“好看的电影”
75岁的上影,正通过拥抱青年创作者的方式,焕发新的生命力。成立于1949年,与共和国同龄的上海电影制片厂近日迎来75周年庆典。最近,上影集团旗下上海影城SHO外墙被装点成紫红色,正在举办的“即刻上映·上影75周年荣誉献映”影展,以31部佳作回馈多年陪伴的影迷。“我们·好看的电影——上影75周年特展”则通过剧组合影、工作照等影像资料展示上影一路走来的历程。锤子财富2024-12-08 14:01:140000总理提起的阿富汗卖地毯小伙,第一财经已跟踪报道了3年
每一张地毯订单能撑起一个阿富汗家庭一整年的生活收入。2021年11月5日,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上,第一财经记者在展馆的一隅发现了当时还略带青涩的阿富汗地毯商阿里,率先深度报道了他的故事。阿里当时告诉记者,每卖出一张地毯,就能养活一个阿富汗家庭一年。000024年来法国总统首次对德国进行国事访问,德法要为欧盟资本市场“松绑”?
投行银行家“出身”的马克龙一直想为欧洲资本市场“松绑”。从当地时间26日开始,法国总统马克龙开始对德国进行为期三天的国事访问。这是24年来法国总统首次对德国进行国事访问。值得注意的是,当日,德国总理朔尔茨表示,他本周与马克龙会晤时,建立欧洲资本市场联盟(CMU)将成为优先事项,“我已与法国总统结成联盟,试图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最终需要一个运转良好的资本市场联盟。”他称。锤子财富2024-06-01 00:06:550000两家白酒老字号被除名,缩量增长时代区域酒企如何破局
区域酒企发展或许需要换一种思路随着白酒行业进入缩量增长时代,区域酒企的发展正在被头部酒企所挤压。近期商务部公布的《关于公布中华老字号复核结果》中,55家中华老字号被除名,其中也包括两家区域酒企品牌。在业内看来,挤压式增长之下,区域酒企的发展或许需要换一种思路。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