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财政4月份收入大增64%,为何收支矛盾仍突出
4月份地方财政收入表现相对亮眼,但从接受第一财经采访的几位基层财政人士的反馈看,并没有数字表现得那么乐观。他们坦言,目前基层财政收支矛盾仍比较大,日子依然难。
根据财政部数据,今年4月份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突破1万亿元,达到10872亿元,同比增长64%。前4个月,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45610亿元,同比增长14.8%。
一位东部地方财政人士告诉第一财经,当地前4个月收入增幅在该省排第2位。收入增速较高虽然受去年同期低基数影响,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地方财政收支矛盾。不过,县级和乡镇级等基层财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基层“三保”依然困难。受挂牌地块数量减少影响,土地出让收入暂未形成有效的可用财力。
一位中部基层财政局长告诉第一财经,收入增速只是观察财政状况的一个方面,由于刚性支出也在增加,今年当地日子并不比去年好过。另一位基层财政局长则表示,当地前4个月收入略有增长,财政支出明显大于收入,收支矛盾依然突出。
一位西部地方财政局长告诉第一财经,观察地方情况,单方面看财政收入增长并不科学,最主要还是看宏观经济形势。目前开工不足仍是掣肘当地经济恢复主因,振兴实体经济仍是关键。
其实,目前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保持两位数较高增长,有一些特殊原因。
从收入数据看,去年4月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实施,导致去年4月份地方收入明显下滑,正是这一低基数因素下,今年4月份增值税收入大增,从而带动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另外,去年缓缴的部分税费近两个月相继入库,也带动了收入增长。
根据财政部数据,如果抛去上述留抵退税等特殊因素,今年前4个月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可比增长约5%。这与一季度经济增速(4.5%)相近。
除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外,地方卖地收入也是地方财政收入重要来源,而受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等影响,大部分地方卖地收入依然低迷。
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13407亿元,同比下降18.5%,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1761亿元,同比下降21.7%。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告诉第一财经,观察地方财政收入,不能仅看收入同比增速,因为这容易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扰,最关键还是要看地方有多少实际可支配财力,有时收入虽然同比增速高,但实际可支配财力还是下降。
“具体到财政运行层面,还要看财政支出,从目前的经济形势看,4月份经济恢复速度有所放缓,意味着财政支出力度还要加大。青年失业率在总体失业率下降的情况下反而上升,这部分人群的民生兜底以及就业支持政策也需要财政发力。另外,制造业投资还在下行,也需要通过财政支出带动制造业投资回升。因此收支缺口更能反映问题。”罗志恒说。
根据财政部数据,前4个月,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大于本级收入约3万亿元。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大于本级收入约1.4万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收入是小口径收入,而支出是大口径支出。如果算上中央转移支付、调入收入、债务收入等,收支缺口并不会有那么大。
具体到各个地区、省市,收入表现不一,一般来说,越到基层,收支分化越明显。
比如,根据官方数据,分地区看,今年前4个月,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4%、13.1%、18.8%、16%,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分别增长4.7%、3.1%、5.6%、7.7%,中部地区收入累计增幅较低,主要受4月份非税收入下降影响。
根据各地财政部门数据,前4个月浙江(16.3%)、上海(13.6%)、辽宁(12%)、湖南(11.7%)等省份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保持着两位数增长,北京(9.7%)、山西(9.6%)等地收入也保持较快增长。
受去年第二季度超2万亿元增值税留抵退税因素等影响,多位专家预判,第二季度地方财政收入会保持相对较高增速,下半年这一增速会逐步回落。
近些年受疫情冲击,经济下行压力相对较大,叠加大规模税费支持等影响,近些年财政收入增长乏力,而民生、偿债等刚性支出压力加大,财政收支矛盾大,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基层财政。
财政部部长刘昆今年3月份公开表示,今年经济有望总体回升,将带动财政收入增长,同时重点支出刚性增加、民生短板保障需要继续加强,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
罗志恒认为,对于4月财政收入增速大幅提高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能据此认识财政形势和经济形势大幅好转,仍要进一步加力提效,仍要继续过紧日子提高理财效率。在宏观税负下行、政府支出责任范围扩大以及经济社会风险财政化的作用下,财政紧平衡和收支矛盾加剧将是未来的常态。
为了缓解地方财政收支矛盾,今年中央财政继续加大支持力度。
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首次突破10万亿元(10.06万亿元),同比增长3.6%。其中为了增强基层“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今年一般转移支付中的均衡性转移支付(约2.4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同比增长8.7%,老少边穷地区转移支付同比增长7%。
罗志恒认为,化解财政困难,短期要开源节流解决财政收支矛盾。从长期看,必须深化改革,理清政府与市场关系简政放权、精兵简政裁撤冗员、深化行政体制、财政税收体制、社保制度改革。比如,建立匹配多元目标治理体系下的政绩考核激励约束制度和财政评估制度,避免中央对地方多元目标考核导致地方支出责任持续扩张。建立政策出台前评估和实施效果的问责机制,避免各领域风险蔓延至财政,避免风险财政化透支财政空间。
华林证券今日涨停 两机构合计净卖出5.12亿元
8月16日,华林证券涨停,股价报19.32元,成交额25.15亿元。8月16日,华林证券涨停,录得两连板,股价报19.32元,成交额25.15亿元。盘后龙虎榜数据显示,深股通买入3326.35万元并卖出3107.15万元,两机构席位合计净卖出5.12亿元。财务方面,华林证券半年报预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净利润0.92亿元至1.15亿元,同比下降68%至60%。锤子财富2023-08-16 17:04:470000外交部:中俄合作既不针对第三方,也不受第三方的干扰和胁迫
中俄之间的合作既不针对第三方,也不受第三方的干扰和胁迫。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维护中国企业的正当合法权益。5月23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塔斯社记者提问,今天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在上海出席中俄商务论坛,他在论坛上表示,加强中俄两国合作关系,将有利于两国经济。可能一些西方国家会对中俄加强合作表示担忧或者不满,甚至会考虑因为涉俄因素而实施制裁。中方对此有何评论?0000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北京“大城市病”逐步缓解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牛鼻子”。2014年2月,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年间,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了哪些成效,下阶段还有哪些重点安排?2月27日,国新办就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来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发改委及三地负责人对上述问题作出了回应。锤子财富2024-02-27 14:50:480000拜登政府出台对华投资限令,德国工商界担忧,欧盟这样表态
德国工商界对“官僚过度监管”发出警告。北京时间8月10日凌晨,美国总统拜登签署行政令设立对外投资审查机制,限制美国主体投资中国半导体和微电子、量子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领域。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对此表示,中方对美方执意出台对华投资限制措施强烈不满、坚决反对,已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锤子财富2023-08-12 09:13:590000国家统计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稳定恢复 7月增速继续加快
分行业看,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1个行业利润增速比上月累计加快或降幅收窄,回升面超过五成。7月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4.1%,增速比6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加快。7月份,随着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新动能持续培育壮大、工业生产保持稳定,工业企业利润延续恢复态势,工业企业效益状况呈现以下主要特点: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