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风雪又一春,第一财经纪录片追寻企业管理的中国定律
1984年,青岛二轻局干部张瑞敏接手严重亏损、资不抵债的青岛电冰箱总厂,第一件事就是重新凝聚散乱的人心,这是海尔集团的前身。
1994年,董明珠发现企业内部制度混乱,她决定建立经济检查办公室,筛选分厂,1995年起格力连续20多年位居中国空调行业第一。
1997年,香港地产商罗康瑞对于是否参与上海太平桥地段旧改项目犹豫不决,他问财务董事:失败了会破产吗?得到否定答案后他拍板加入,这片旧区后来成了上海新天地。
2010年,金山软件董事长雷军发现移动互联网风潮来袭,他不再固守旧城池,创立小米公司在智能手机市场攻城略地。
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什么是这些企业突出重围,成就卓越?商海鏖战,变化莫测的时局下,又是什么令它们勇立潮头,基业长青?

日前,第一财经电视端和移动端上线了两部纪录片《春夏秋冬又一春》和《超级进化》,试图就上述问题给出答案。一部回溯过去,以四季为线索,展现改革开放以来一代代企业家的拼搏奋进;一部展望未来,聚焦新冠疫情等时代大变局之下的个体崛起、企业管理变革、组织转型创新,为未来的中国企业管理带来全新启示。时代与人、企业与企业家、个体与组织,两部纪录片以互为补充的方式,构成了中国企业发展图鉴。

第一财经电视总监汪钧介绍,两部纪录片源自一个持续8年的研究项目——《改变世界·中国企业家管理思想录》。这一由第一财经联合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复旦大学东方管理研究院共同发起的项目,自2014年启动至今,深入访谈了改革开放以来的近50位中国杰出企业家,包括曹德旺、雷军、董明珠、张瑞敏、王传福等,推出了七季共48部电视专题片。
在这些持续更新的影像资料中,我们得以跟随主创的镜头,深入到那些庞大组织结构内部,看见企业家如何维系经营,又如何在面对危机之时,冷静应对力挽狂澜。
在两部纪录片中,我们或许能够从对历史和未来的旁观与展望中,获得超越不确定性的力量,正如片中所呈现的这群人,即便身处黑暗,也能够望见道路前方的光明。
企业家的“另一个我”
今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中国企业的发展和崛起,是这一历史进程的缩影,站在背后的企业家与企业人,共同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商业成就。然而,当我们将目光投向公众视野,就会发现过去大多数时候,企业家的故事和实践并没有得到充分记述。
投入8年时间持续调研,《春夏秋冬又一春》投向这群人的镜头冷静而平实,主创尽可能还原其多面性,不回避问题。那些成为符号的名字被还原成一个个具体而真切的人。

尽管大部分影像素材来自《改变世界·中国企业家管理思想录》,但《春夏秋冬又一春》有着独特的结构方式,更偏重展现改革开放40多年来几代企业家的奋斗史和精神内核。该片以自然界四季更替为篇章,对应企业的初创、发展、沉淀、应对危机,连缀起企业与企业家的生命历程。导演刘珍倾向于将企业看作企业家创造的“另一个我”,他们创造了一个以企业为载体的生命,注入了自我的灵魂。
在纪录片中,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时代如何影响了个人选择。
为了摆脱贫困,一群人白手起家。傅光明决定办养鸡场,只为解决全家人“吃的问题”;为了生计和前途,郑元豹用铁锅熔化铜做零部件,将小商品做出大市场,温州模式从这里起步。
一些冒险家则在人到中年时开启新征程。1981年,37岁的上海机关干部王正华在2平方米的亭子间创办了春秋旅行社;1984年,40岁的柳传志带领10名同事在中科院计算所南门传达室开始创业;1987年,43岁的任正非经历高位跌落、失业失婚,在人生路窄时创立华为。
从企业家的人选上,能够看到这支团队的价值取向,比如以民营企业家为主体,制造业占据了较大比重。节目制作人朱韶民认为,相对于金融、地产等领域,制造业竞争更充分,市场化程度更高,非常考验管理者的水平和能力。在刘珍看来,过去在大众视野内占据高光时刻的企业家往往来自地产、金融和互联网领域,而对制造业企业家关注较少,“制造业是国之根本,他们做的是难而正确的事,这也是纪录片的价值观”。
创造“又一春”的人
成为赢家、走上巅峰的故事并不是《春夏秋冬又一春》关注的重点。主创更关心的是,在漫长的企业生命周期中,企业家如何通过管理实践应对环境的剧烈变化,在困厄之中克服人性的弱点,在商海沉浮中保持初心,在无数次摔倒之后重振旗鼓,为企业和自我迎来新生。

2003年,江南春刚创立分众传媒不久就遇到SARS,5000万元烧到只剩500万元,那时候他感觉“不是钱都烧完了,而是十年青春岁月烧完了”。2009年,分众传媒市值在一年内从86亿美元跌至6亿美元。重挫令江南春意识到价值创造的重要性,“人生以赚钱为主要目的的时候,破产是注定的”。
2004年,TCL在作出两个大型跨国并购决策后迎来前所未有的危机,经营20多年首次遭遇年度亏损,创始人李东生暴瘦20斤,而后发表《鹰的重生》告诫团队与其等死,不如痛苦更新实现自我重生,2007年底TCL扭亏为盈。
2022年6月,开业半年一直不温不火的东方甄选直播间意外走红,当月销售额破6.8亿元。这让努力带领新东方转型的俞敏洪,,终于看到了新的希望。
刘庆峰1999年创立科大讯飞,5年后才实现盈亏平衡。他说,创业是一件反人性的事情,能做好这件事的核心源于热爱,“我们那时候提的口号就是中文语音技术,要由中国人做到全球最好,语音产业要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上。”
不是所有的创业者最后都能成为企业家。片中呈现的这群人身上,存在一些共性,比如务实、坚韧,拥有冒险精神,信奉长期主义。在纪录片主创看来,中国企业家精神的共性,还在于根植于每个人心中的家国情怀。改革开放初期,各行各业远远落后于国际水平,每个领域最顶尖的企业家都在为突破西方封锁而战,这是他们的使命。
在朱韶民看来,企业家正是能够在不确定中找到确定性的人。在刘珍看来,企业家是创造“又一春”的人,商业世界的“又一春”不会像自然界那样冬去春回,周而复始,它需要企业家强大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正如好孩子集团创始人宋郑还曾说的那样,一个企业要迎来春天,始终要有过冬的意识,也要敢于在冬天播种。
寻找中国定律
作为《春夏秋冬又一春》姊妹篇,《超级进化》在延续前者精神内核的同时,聚焦于新冠疫情暴发,全球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中国土壤上三年来所发生的管理实践和商业变革。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接受远程办公,数字游民把家搬到大理甚至更偏远的地区;短视频直播里活跃着数以亿计人的消费生活;在更远的地方,web3青年高举新的技术大旗在全世界探索。
事实上,随着中国步入数字时代,纪录片主创团队观察了近十年的中国管理实践,发现个体、个体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以及整个商业生态正在发生颠覆性的变化,这些变化在中国正以惊人的速度演进,也将彻底改变商业社会的未来。《超级进化》展示了企业家面对各种不确定性,用数字化的方法和理念带领企业走向新发展,从具体个案着手分析,捕捉变化中恒定的规律。
在近日举办的《春夏秋冬又一春》与《超级进化》研讨会上,项目联合发起方、主要参与者、主创团队以及各界专家学者代表,以《探索时间里的“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各抒己见。他们达成的共识是,两部纪录片对企业家精神的诠释、对中国企业管理经验的梳理和总结,具有时代意义。

人文财经观察者秦朔认为,从改革开放起,一代代中国创业者、企业家,在开放的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抓住机会,奋力拼搏,在产业上追赶,局部领跑。他们的努力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生产和消费形态,也改变了中国的经济命运和世界经济的格局。在他看来,中国经济舞台的主旋律就是变革与创新,而且是包括战略、组织、文化、机制、结构、技术、市场在内的全面的变革与创新。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企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各方面都存在巨大差距。从管理角度来看,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企业的确面临着严峻的管理现实。比如张瑞敏在接任青岛电冰箱总厂厂长后,发现工厂臭气熏天,工人上班瞌睡,旷工严重,为此他推出13条劳动纪律管理规定,其中还包括“不准在车间随地大小便”。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对张瑞敏影响颇深,《有效管理者》书中的一句话给张瑞敏带来启发,“管理好的企业没有任何激动人心的事情发生。”这让他想到,中国工厂喜欢搞运动,“好像是轰轰烈烈,其实是杂乱无章”。后来,海尔颠覆科层制,发展出“人单合一”的管理模式。
事实上,如海尔一样,今天的中国企业已经在很多方面走出了自己的路。在秦朔看来,过去西方学者习惯于用性价比、关系、政商合作等概括中国企业的管理经验,忽视了中国企业自身的主体性创造。尽管中国企业在关键技术、核心零部件、品牌等方面与世界水平比还有差距,几十年来的变化表明,相当部分的中国企业已经建立起世界级的竞争能力和管理能力。类似海尔“人单合一”这样的中国化管理思想能走向世界,也预示着中国企业的软实力将越来越得到世界的认可。

未尽研究创始人周健工说,中国制造业今天的规模相当于美国、德国和日本三个国家的总和,数字化水平不低于或者超过国际一流跨国公司。比如工业机械领域,从30多年前需要依靠国外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到如今已经达到全球领先。今天的国际公司不仅看中中国的市场,还抱有一种和中国企业一同学习和进步的心态。在他看来,真正有价值的管理学理论还需要用一套科学的方法,专注地研究,不断地验证。他期待在中国管理学研究中看到一个中国“定律”,如果这个中国”定律”在这个项目中产生,那它的历史意义将是巨大的。

今年是第一财经创办20周年,秉承着长期主义与专业主义,第一财经逐步成长为中国经济发展的见证者和记录者。研讨会上,第一财经总编辑杨宇东提到,在全球政治和贸易摩擦、产业链区域化的大背景下,很多企业正在积极探索2.0版本的全球化,背后涉及到管理模式的进化和迭代,这给第一财经研究中国企业和中国企业管理带来了更丰富的视角和方向。
杨宇东认为,作为媒体,如何发掘新环境下中国企业发展和中国企业管理模式,现在到了一个重要拐点。第一财经作为专业财经媒体,将保持20年来一贯的定位,为用户提供专业、深度的中国企业内容,不断研发出一些更符合时代需求的商业管理节目。正如《超级进化》片尾引用的管理史学家斯图尔特·克雷纳写在《管理百年》开篇的一句话:管理只有永恒的追问,没有终结的答案。

作为本次研讨会的主持人,第一财经CEO陈思劼在会议的最后总结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当中企业管理、东方智慧所能给出的中国答案的重要性。会上多角度的探讨也将成为第一财经继续前进的动力,用责任与创新,为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贡献媒体专业价值,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为世界贡献东方管理智慧。
(第一财经摄影记者张健/摄)
从“有家就有联合利华” 到“百年利华,U传万家”
联合利华的愿景是成为可持续商业全球领导者,并通过“使命驱动、契合未来”的商业模式打造卓越业绩。你的生活中是不是常有这些产品?多芬的沐浴露、清扬的洗发水、奥妙的洗衣液、金纺的柔顺剂、和路雪的冰淇淋……盘点起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时,你是否知道它们其实都隶属于同一公司旗下?那就是国际快消巨头——联合利华。0000欧盟发布条例要求海关对自中国进口电动汽车进行登记,商务部回应
欧盟采取进口登记措施和可能的追溯征税,增加了进口环节,给正常的贸易往来增添负担,不利于双方新能源产业深化合作,也将影响欧盟消费者的利益。今天(3月14日)下午,商务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介绍近期商务领域重点工作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0000港股电视广播涨超20% TVB识货淘宝直播销售额突破1亿人民币
截至发稿,电视广播报5.86港元,涨20.82%。6月2日,电视广播高开,截至发稿,报5.86港元,涨20.82%。消息面上,5月31日,TVB识货于淘宝举行第九场直播,邀来黎诺懿、陈自瑶、汤洛雯、高海宁、朱晨丽及何依婷参与电商带货。直播由下午5时进行至深夜2时,经过长达9小时无间断直播带货,最终全场销售额突破1亿人民币(约1.1亿港元),累计观看人次近1000万。锤子财富2023-06-02 10:21:540001净利润759.6亿 科创板上市公司去年营收总额稳中有升
科创板公司全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3977.8亿元,同比增长4.7%,全年实现净利润759.6亿元。记者从上海证券交易所获悉,截至2024年4月30日,科创板全部571家公司披露了2023年度主要经营业绩信息。面对国内外多重因素挑战,科创板上市公司聚焦重点领域加快科技攻关,研发投入迭创新高,创新成果屡获突破,国际竞争展露良好势头,为我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科创板力量。0000上汽通用第三座奥特能超级工厂启动建设,合资车企加大电动化攻势
到2025年,上汽通用汽车将在电动化和智能网联化新技术领域投资700亿元。7月5日,继上海浦东金桥、武汉之后,上汽通用汽车第三座奥特能超级工厂在山东烟台上汽通用东岳基地内开始建设,计划于2025年上半年批量投产。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