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施罗德首席经济师:美联储利率或已见顶,静待滞后效应奏效丨连线·环球经济学家
美联储于5月初将利率上调至2007年以来新高后,紧缩周期已至尾声的论调不绝于耳,那么,鲍威尔会否在6月议息会议上按下暂停键?
施罗德投资首席经济师及策略师韦德(Keith Wade)近期在英国伦敦接受了第一财经记者的独家专访。他表示,利率已达限制性水平,很可能已经见顶,现在需要耐心等待滞后效应发挥作用,“持续加息触发的区域银行危机形成螺旋效应,一旦开始就很难停止”。
此外,就中国复苏将如何利好全球经济,全球碎片化会带来哪些经济后果,ChatGPT能否预测经济,韦德也一一作出解答。

美联储利率或已见顶
第一财经:在美联储连续加息十次之后,不少华尔街人士认为本轮加息周期已经接近甚至到达终点,你怎么看?
韦德:我们持同样观点,相信利率已达限制性水平,很可能已经见顶,实际利率足以抑制通胀,同时美联储缩表叠加近期银行业震荡,都收紧了流动性以及经济当中的信贷条件,所以现在需耐心等待滞后效应发挥作用。对任何央行而言,不断加息直至衰退都是危险之举。货币紧缩已经奏效,未来效果还会增强,最终能够降低通胀。
第一财经:区域银行危机是否已经结束?未来会否见到更多银行倒闭?
韦德:区域银行系统目前面临大量存款外逃,储户只需在互联网上点击一个按钮,就能轻易转移资金,事实证明,这对银行而言是全新挑战。曾经,储户存款总被视为具有黏性,当银行面临困难时,能提供良好缓冲。
事实上,一旦出现存款外逃,失去廉价资金来源的中小银行将面临融资压力,且资金成本将更加昂贵,投资者意识到上述问题,故实施抛售引发股价下跌,恐慌情绪蔓延之下,更多储户转移存款,这就造成一种螺旋效应,且一旦开始就很难停止。当前,很难预测事件走向,回顾此前几次金融危机,风险能够一个传染俩,并可能持续相当长时间,监管机构难以阻止民众将存款转移至大型银行,我认为这是问题症结所在。
第一财经:此前的超低利率环境还给经济造成了哪些方面的失衡,可能会演变成某种形式的危机?
韦德:写字楼租赁深受疫情影响,居家办公成为趋势,造成一种结构性改变,叠加货币紧缩,投资者对于商业地产投资更加审慎。区域银行尤其是小型银行对商业地产的敞口较大,随着利率走高,商业地产承受更大压力,这意味着一些区域银行相关贷款质量令人担忧。
第一财经:尽管美联储实施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最快紧缩节奏,但美国一季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年率计算增长1.1%,如何解读最新读数?
韦德:这份报告告诉我们,美国经济仍然相当坚挺,企业仍在招聘,民众还在消费。事实上,如果剔除GDP当中的库存投资分项,经济增速还将更快,其中,消费是重要推动力,面向国内消费者的最终销售稳健增长近3%。不过进入二季度,随着超额储蓄正在耗尽,家庭资产负债表、借贷水平、居民收入这些支撑消费同时与通胀密切相关的指标开始恶化,我们预计消费也将随之走弱。
我们仍然认为衰退虽迟但到,下半年美国经济将呈现负增长,陷入衰退,失业率升至4.5%,到2024年底时失业率进一步走高至5.5%,带来薪资下降、通胀降温,通胀率可能重回2字头。如果下半年经济确实步入衰退,美联储或于年底实施降息。
第一财经:此次衰退与以往相比有何不同?
韦德:此次衰退的特别之处在于,不同经济部门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服务业能够保持坚挺,使得整体经济只会经历温和衰退,而制造业则会陷入程度更深的萎缩。
第一财经:以上种种对未来一年的大类资产表现来说意味着什么?
韦德:当前我们对风险资产仍持审慎态度,直至市场对经济前景和企业盈利重置预期。目前市场对于企业盈利预测过于乐观,需要大幅下修,在美联储有条件启动降息之前,经济活动需要放缓,企业不得不遭受利润挤压,故我们现阶段低配股票,小幅增持债券,对周期性资产看法审慎。要到今年稍晚时候,才会看到降息带来的利好。
中国复苏利好全球供应链
第一财经:一如许多外资金融机构,施罗德投资于近期上调了中国今年的经济展望,以反映疫后的快速复苏,能否具体加以阐述,中国反弹又将如何利好全球经济?
韦德:防疫政策优化为经济活动强势反弹奠定基础,极大推动了服务业复苏,大多数经济体在脱离疫情之后,都被观测到不同程度的服务业报复性支出,中国现正开始经历同样的消费需求释放,我们预测服务业会在2023年内引领中国经济增长。
中国经济复苏尤其利好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中国是全球商品的重要供应国,随着经济释放活力,我们看到“稳链保供”发挥作用,源源不断地向国际市场供应产品,美国、欧洲、日本和世界其他地区都将受惠,疫情期间,上述国家因供应链瓶颈造成通胀压力,目前商品价格正在下降,通胀也因而得到缓解。
碎片化的代价
第一财经:你曾表示,中期来看世界可能更趋碎片化,这对全球经济而言意味着什么?
韦德:疫情让企业意识到长供应链的潜在风险,促其考虑采取产业回流或者近岸外包的方式,以缩短供应环节、减少风险。从这一意义上来说,世界变得更加碎片化,同时也会带来经济成本。供应链重组或许能够提升韧性,但也可能降低效率,在经济学家眼中,资源配置不如从前那样优化,最终或会增加成本,带来更多通胀。
为解决上述问题,企业可能会在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等方面加大投资,寻找替代人工的方法,令经营更加高效高产,从某种程度上,这会加速工业4.0的转型发展,给世界经济带来巨变。
碎片化的另一重要后果是全球资本流动下降,部分资本市场可能变得更加动荡,开放市场型经济体可能更难获得外国直接投资。
第一财经:有研究表明,ChatGPT能够预测股市,理解美联储声明,我很好奇你如何看待这项新技术?
韦德:我认为ChatGPT非常善于整合信息、输出结论,它能提供强大辅助,不过,经济预测可能更像是一门艺术而非一门科学,可靠的预测需要建立在数据诠释、因事制宜之上,无法通过一种既定的程序就形成良好的判断力,我认为还是需要依靠人类的经验,现阶段人工智能还未完全达到能够复制人类复杂心智的程度。
上海发布新一轮基建方案,5G网络、算力设施建设有何重点?
建设以5G-A和万兆光网为标志的全球双万兆城市。继2020年发布首轮新基建行动方案后,上海发布新一轮新基建新政,以扩大有效投资、推进数字化转型。锤子财富2023-10-19 11:45:420000白酒股业绩会扎堆,多家酒企称“五一”后市场动销回暖
多家白酒企业近期透露,白酒市场在5月份呈现回暖的迹象。由于“二阳”潮和消费淡季的提前到来,外界格外关注白酒市场的新动向,特别是4月份社零数据显示,国内烟酒消费环比出现下滑。但近期多家白酒股陆续召开股东大会和业绩会,并认为“五一”后市场动销有回暖趋势。锤子财富2023-05-31 20:54:33000011家股份行下调存款利率,3年期、5年期降15个基点
中小银行跟进预期升温。6月12日起,多家股份行跟进大行调整多个存款品种利率,调整幅度与大行一致,即活期存款挂牌利率下调5个基点;两年期定存下调10个基点;三年期、五年期定存均下调15个基点。锤子财富2023-06-12 12:40:570000加工贸易比重持续下降,7年后国家再出新政有何不同?
1981年至今,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年平均增长率近20%,累计增长近500倍。随着全球产业链的重构与调整,中国加工贸易的规模及占比均有所下降。在这种背景下,继2016年《国务院关于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后,关于加工贸易发展的又一份重要指导性政策文件——经国务院同意,商务部等10部门于2023年底联合印发《关于提升加工贸易发展水平的意见》(下称《意见》)。0000前瞻2024|明年赤字率破3%预期升温,专项债或逼近4万亿
仍有必要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经济曲折式复苏的当下,担当稳增长重任的财政政策2024年动向备受关注,继续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已无悬念,这从近期三个万亿级举措就可看出。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