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研人员安心坐“冷板凳”,上海加强基础研究用了这招
地基打得牢,大厦才能建得高。作为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和根基,加强基础研究不仅是中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然而,要让科研人员保持“板凳坐得十年冷”的耐心,需要一个更具创新性、更高自由度也更便利化的体制机制。
5月13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上海主题采访活动走进上海首批“基础研究特区”之一——复旦大学。于2021年在全国率先设立“基础研究特区”,正是上海市政府《关于加快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推出的创新举措。
上海市科委基础研究处处长宋扬表示,上海首批“基础研究特区”包含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上海市政府每年向每个特区投入2000万元,持续5年;三家单位以不少于1:1的经费比例共同投入。第二批基础研究特区计划现在也已启动,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成为特区,每家单位每年将获得1000万元资助,持续5年。
目前,上海的6个“基础研究特区”均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或国家重大需求,根据自身学科优势遴选项目,探索更适合基础研究特点的管理制度,力争产出一批重大原创成果。
对上海而言,在全国率先设立这类特区,目的即依托当地基础研究优势突出的机构,赋予特区充分自主权,支持特区自由选题、自行组织科研、自主使用经费,探索科研组织管理机制创新,营造更适合基础研究的小环境,从而引导科研人员心无旁骛地从事前沿探索。
“原来这些项目更多是申报性的,通过基础研究特区项目,高校可以自主支持青年教师开展研究,流程更便捷,并由同行专家来评估研究价值。”复旦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徐晓创提出,基础研究特区计划的关键在于“选好人、选好问题”,重点支持具有原创思想的青年科研人员,鼓励高质量基础研究科学问题凝练和提出,比如聚焦基础研究原始创新,不拘泥于研究工作基础;着重以科学问题的提出,以及可能取得的基础原创突破为考量。

作为特区计划入选者,芯片与系统前沿技术研究院青年研究员刘春森坦言,青年教师处于科研创新的黄金年龄,既有冲劲也有时间和精力,然而因为缺乏经验和履历而难以获得大项目的支持,招生也更加受限。基础研究特区计划的推进,让他拿到了入职教师岗后的第一个项目,也是第一个金额超百万、长达5年的稳定项目。借助学校和制度方面的相关支持,他也被快速认定为了博导,有了在基础研究领域施展拳脚的更大空间。
在他看来,特区计划针对国家重大需求中的基础科学问题布局自由探索不限技术路线,不设硬性考核指标,而且给予长期稳定资金支持,给了像他这样的科研人员安心、耐心、潜心研究的环境。
新一轮政策密集发布,多重组合拳为“金九银十”护航
不完全统计显示,现在仍有15个大城市执行“认房又认贷”。8月底以来,楼市迎来多组政策红包,从三部委发声支持“认房不认贷”落地,到财政部三部门延续实施支持居民换购住房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再到证监会表示房地产上市公司再融资不受破发、破净和亏损限制等,监管层给出的利好政策涵盖了需求端与供给端。0000多家航空公司公布3月成绩单 机构称中长期看行业基本面向好趋势不改
机构表示,航空公司有望迎来业绩触底反弹带来的β行情,建议重点把握投资机会。4月15日晚间,多家航空公司公布3月份主要运营数据。中国东航、中国国航旅客周转量同比上升超50%锤子财富2024-04-15 19:57:210000公司法修订草案三审稿进一步落实产权平等保护要求
草案三审稿围绕进一步落实产权平等保护要求、强化对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规范等方面作出修改和完善。公司法修订草案三审稿28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草案三审稿围绕进一步落实产权平等保护要求、强化对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规范等方面作出修改和完善。0000同比增逾5倍,宁德时代一季度净利接近百亿,股价涨超2%
截至发稿,该股涨超2%,报405.41元,成交额14.46亿元。4月21日,宁德时代高开高走,截至发稿,该股涨超2%,报405.41元,成交额14.46亿元。4月20日,宁德时代发布一季报,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90.38亿元,同比增长82.91%;净利润98.22亿元,同比增长557.97%;基本每股收益4.03元,同比增加526.37%。锤子财富2023-04-21 10:01:5200002023年沪深A股图谱:IPO募资额降四成
2023年下半年,IPO阶段性收紧,增量表现不及2022年。2023年,A股市场表现如何?近日,沪深交易所均公布了全年证券市场概况。在主要的指数表现方面,截至2023年最后一个交易日,上证指数报收2974.93点,全年跌幅3.70%;科创50报收852.00点,全年跌幅11.24%;上证50报收2326.17点,全年跌幅11.7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