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79

玄奘之路文化与公益论坛举办,商业与公益如何融合创新?

锤子财富2023-05-03 12:04:090
新的商业标准与企业运营模式,已经改变企业和商业对公益的理解和行动。陈思劼认为,新格局下,捐赠只是公益的起步,简单而不经规划的捐赠效果和初衷未必一致。

站在慈善前沿的商界人士,需要怎样的支持和服务?公益基金会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如何理解ESG影响下的公益新逻辑?商业向善正在开启哪些新趋势?

4月30日下午,第二届玄奘之路文化与公益论坛暨“戈17”公益慈善奖项颁奖典礼在敦煌举办。再次奔赴戈壁的新老戈友,在踏上玄奘之路的前一日,深度聆听与思考公益文化的未来。

这个五一假期最热门的目的地之一敦煌,迎来了5000多名崇敬敦煌文化和玄奘精神的商学院朋友,他们也是中国公益事业的重要力量。玄奘之路文化与公益论坛,让商业精英们在出发前往戈壁徒步竞争的前一天,从商业与公益的维度,思考在经济、社会、环境和科技的整体变革冲击下,如何重新认识和理解公益与社会责任。

玄奘之路秘书长、北京市戈友公益援助基金会理事长黄伟敏

此次论坛由北京市戈友公益援助基金会、玄奘之路组委会主办,厦门大学EMBA户外俱乐部、上海第一财经公益基金会联合主办。论坛的主题为“戈友公益新‘资’势”,主要从慈善资产管理与有效资助的角度探讨“企业 公益”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在敦煌讨论商业文化演进

论坛的首位演讲嘉宾,是厦门大学管理学院MBA中心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傅小凡,他从张骞出使西域的艰辛历程讲起。丝绸之路、河西走廊与敦煌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进程,与西汉国力发展相关,也离不开张骞等人的执着与坚守。论坛现场的200余位听众,大多为企业与机构的负责人与管理者,2000多年前张骞的困境、信念与功绩,对他们的管理与创业都有着文化层面的重要启示。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MBA中心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傅小凡

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上海第一财经公益基金会理事长陈思劼,从“ESG与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出发,将大家带回商业世界发展的前沿,他在现场提问:“步入2023年,新一轮的发展周期中,怎样的企业在未来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他给出的答案是,伴随着政府和市场对ESG(环境、社会和治理)的重视,当前 SDG2030(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GRI(全球报告倡议组织标准)、ISSB(国际可持续发展标准委员会)的标准,以及非市场战略、利益相关者经济等,已经逐渐成为新一轮商业通用语言。中国企业管理者应该迅速认知加强适应并跟进。

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上海第一财经公益基金会理事长陈思劼

放眼国际,ESG投资目前已经发展到第五阶段,气候变化成为热门话题,碳中和成为全球共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ESG信息也愈加受到国内投资者关注,“这也是稳定的市场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陈思劼表示,对企业而言,长期目标是持续追踪核心ESG的指标表现 ,在财务等维度上倾向于获得中长期回报,以及打造企业共享价值及品牌形象。台下,观众们频频举起手机拍摄大屏幕,显示出对分享内容的浓厚兴趣。

新的商业标准与企业运营模式,也已经改变企业和商业对公益的理解和行动。陈思劼认为,新格局下,捐赠只是公益的起步,简单而不经规划的捐赠效果和初衷未必一致。“要做正确的‘捐赠’,需要像产品研发一样,完成市场调研、需求确认、项目开发、优化迭代等过程。”他在现场介绍了第一财经公益基金会发起的公益金融Mini MBA项目,面向商业精英、金融人士开放,学习包括ESG影响力投资、捐赠人建议基金、慈善信托、慈善资产管理、有效资助等公益金融的新领域,培养一批既懂金融又懂公益的高端稀缺人才。

未尽研究创办人周健工

论坛上,未尽研究创办人周健工、三届残奥会世界冠军侯斌,也分别从自身对公益与时代的理解出发进行演讲。周健工提到,新一轮人工智能浪潮中,非营利模式起到了关键作用。他建议商业界人士面向未来,思考如何以非营利的方式,应对复杂的科技和社会议题。

三届残奥会世界冠军侯斌

基金会更积极和关键的作用

随后的圆桌对话环节,北京市戈友公益援助基金会秘书长黄毅、第一财经公益基金会执行理事长庄爱玲、第一财经可持续商业研究中心副主任周旭峰、深圳国际公益学院教授唐昊,以及厦门大学户外俱乐部执行会长、戈17公益大使副队长沙洪亮一起,继续就“戈友公益新‘资’势”展开深入讨论。

“戈友公益新‘资’势”圆桌
厦门大学户外俱乐部执行会长、戈17公益大使副队长沙洪亮

北京市戈友公益援助基金会缘起于 2008 年汶川大地震,那一年的玄奘之路商学院戈壁挑战赛上,戈友们希望尽己所能救助震区同胞,于是自愿发起了中国第一支企业家志愿救援队,这也是基金会的前身。2011 年 9 月 21 日,北京市戈友公益援助基金会正式注册成立,在教育、助残、救援、青年成长等领域持续开展多项公益活动。

北京市戈友公益援助基金会秘书长黄毅

黄毅介绍了基金会的发展历程,他说,在与各个商学院对接的过程中,“发现每个院校的文化属性不同,团队不同,对公益的理解也不同”。基金会的项目不能完全满足各个院校的需求,“干脆我们就反其道行之,转向做院校公益项目的协同和管理。”

庄爱玲简要梳理了中国基金会的发展历程后,同时也对基金会对戈友“想通过公益让人生增加更多价值”的诉求进行了回应。她认为,一家基金会能否可持续地回应捐助人做有效公益的愿望是衡量其是否成功的衡量标准之一。“基金会具有金融和社会两项功能。一是运用金融手段管理基金会受赠的慈善资产,让钱生钱,为开展公益提供持续的资金;二是运用资助方式支持公益项目、活动或服务,解决社会问题,促进公益发展。”

第一财经公益基金会执行理事长庄爱玲

公益发展不仅需要专业化探索,也需要通过跨界协作整合社会资源,寻求解决之道。这是公益基金会的发展目标,也是此次圆桌讨论的核心议题。

唐昊认为,戈友们作为商业界人士,作为企业家,站在商业文明和公益文化的交界处,可以发挥的作用非常大。“站在社会与商业文明、市场之间重构它们的关系,可能很多的疑惑就会迎刃而解。如果从这个角度来思考,我想未来的一种良性设计关系,将有助于企业打开一个新思路。”

深圳国际公益学院教授唐昊

圆桌主持人周旭峰表示,伴随着现代慈善观念的快速普及,一方面,政府、商业和社会部门正在发生越来越多的跨界合作,另一方面,公益也越来越受到多元利益相关方的影响,来自政策、行业、消费者、捐赠意愿等的复杂变化,将进一步推动慈善走向守正创新。“这正在引发慈善行业资金和资本方面的新型配置变化,同时对捐赠人来说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看到,一些被动回应式的慈善项目,也在转为主动选择型的战略公益。”

第一财经可持续商业研究中心副主任周旭峰

他指出,正如多位嘉宾不约而同地提到,伴随着对ESG等一批责任量化工具的认可度不断增高,中国的公益发展也进入到新的发展周期。例如,不少善款从传统的公益领域扩展到政策倡导的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等新方向,而更多企业也正在不断尝试将社会事务融入到自身的核心业务战略中,兼顾社会利益和自身的长期竞争力。这一过程中,基金会可以发挥积极和关键的作用。

摄影/第一财经记者张健、任玉明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