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紧急贷款连续两周增加,中小银行危机余波尚未平息
美国银行业连续第二周增加从美联储的紧急借款,凸显出上个月多家银行倒闭后美国金融体系持续面临压力。
根据美联储当地时间周四公布的每周资产负债表数据,在截至4月26日当周,美联储通过两个支持贷款工具向金融机构提供的未偿贷款从上周的1439亿美元增加至1552亿美元,是连续第二周增长。
数据显示,从美联储传统的支持贷款计划(即贴现窗口)获得的贷款规模为739亿美元,前一周为699亿美元,上个月曾达到创纪录的1529亿美元。新工具(BTFP)的融资贷款也攀升至813亿美元,前一周为740亿美元。
第一共和银行或步入硅谷银行后尘
在硅谷银行引发的金融压力趋于平缓之际,美国第一共和银行业绩显著恶化,导致其股价暴跌,让市场对银行业本已脆弱的信心再受打击。分析人士认为,第一共和银行扭转局面的选项日益减少且艰难,不能排除出现类似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关闭的风险。
第一共和银行周一公布的财报显示,该行一季度主要业绩指标显著恶化。截至一季度末,第一共和银行存款总额为1045亿美元,环比和同比分别减少了719.6亿美元和575.9亿美元,降幅分别为40.8%和35.5%。如果将美国11家大型银行于3月份注入的300亿美元存款排除在外,第一共和银行在此期间流失的存款超过1000亿美元。
综合多家美国媒体报道,第一共和银行正寻求出售价值500亿美元至1000亿美元的住房抵押贷款和证券等资产,对象是大型银行或私人股权投资者,从而由买家分担数十亿美元的亏损。而消息人士称,目前美国白宫或财政部似乎不愿意向各大银行施压,要求它们制定第一共和银行的资产出售计划,这加剧了人们对这家陷入困境的银行扭转局面的担忧。为此,该行股价在25日和26日分别暴跌近50%和30%。
第一共和银行寻找买家分担亏损的理由是,如果任由形势恶化并最终由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接管该银行,联邦储蓄保险公司运营的存款保险基金预计将遭受约300亿美元损失,这些损失最终将由作为存款保险基金成员的大型银行承担。
报道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最近几天,第一共和银行的顾问已经接触了11家大型银行中的至少四家,提出了购买该行部分资产的建议。其中三家银行表示,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他们看不到前进的道路。显然,各家银行不想将自身财务状况置于风险之中。
考恩华盛顿研究集团分析师贾里特·塞伯格表示,虽然监管机构不会基于股价采取行动,但股价大幅下跌将使第一共和银行筹集新资本的能力受到质疑。
第一共和银行寻求出售资产“自救”的努力迟迟未取得进展,监管机构似乎对下一步走势不甚乐观。据外媒报道,美国监管部门正在考虑下调对第一共和银行的评分,包括所谓的骆驼信用评级(CAMEL rating),这或将限制第一共和银行使用美联储贴现窗口和上月推出的应急融资工具。
“银行倒闭余波将贯穿全年”
分析人士预计,在上月美国两家银行倒闭导致多家地区性银行出现流动性紧缩后,挑战将贯穿今年。
富国银行的分析师说,报告的存款外流情况比华尔街的预期要严重得多,而且“可能很难恢复”。
不过,周三公布的美国银行4月信贷投资者调查显示,银行压力可能仅限于少数银行,但会导致贷款条件收紧和企业违约上升。
在最新的调查中,约有36%的受访者表示,他们预计银行压力仍将局限于业务模式受到挑战的小型银行,由于监管的不同,美国比欧洲更容易受到影响。
然而,超过20%的人表示,他们认为银行压力导致的信贷紧缩将使企业违约率明显上升。
银行可能退出对高风险资产的贷款,信贷投资者不认为私人信贷市场会介入并取而代之。
上半年人才流动报告:4城最吸引京沪人才,月薪1万到2万职场人最常加班
新一线、二三线城市对电子/半导体/集成电路行业人才吸引力异军突起。随着新一线城市高新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这些城市对人才吸引力持续上升。在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后,人才流动正在变得更为活跃。锤子财富2023-07-13 22:58:460000为留住人才,拜登政府公布H-1B工作签证新规
在今年6月,特朗普在一次竞选活动中宣布,如果当选,他将向所有美国大学毕业生自动发放绿卡。美国国土安全部(DHS)移民局(USCIS)于当地时间周二(12月17日)公布了一项有关H-1B工作签证的新规,对在美国的外国员工需要使用的H-1B签证的申请和审批程序提出全面的改革计划。锤子财富2024-12-24 14:19:290000央行: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2000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2000亿元,进一步加大对“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金融支持力度,发挥精准滴灌作用,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促进扩大就业,支持经济内生动力恢复。0000晚间公告丨7月16日这些公告有看头
7月16日晚间,沪深两市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以下是第一财经对一些重要公告的汇总,供投资者参考。【品大事】阿特斯:拟在呼和浩特市投资建设光伏新能源全产业链项目0000回购潮热度升级、多家头部表态,董明珠、曾毓群提议最高回购30亿
回购潮对市场情绪和股价有积极作用A股上市公司再掀回购增持热潮。据第一财经不完全统计,26日晚,沪市共11家次上市公司披露回购计划,26家次上市公司披露回购进展,8家次上市公司披露大股东、董监高增持计划,5家次上市公司披露大股东、董监高增持进展。深市共有15家次上市公司披露回购计划,12家次上市公司披露回购进展,9家次上市公司披露大股东、董监高增持计划或增持进展。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