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思科技技术减碳:内减碳存量,外加新能源增量
2022年,南方电网在蓝思科技松山湖园区建设了一个总容量为53MW(兆瓦)/105MWh(兆瓦时)的用户侧智慧用能项目储能,平均每天移峰填谷约10万度电,是目前全国单体容量最大的用户侧磷酸铁锂电化学储能项目。这是蓝思科技布局的一个光伏、储能一体化的减碳新项目。
为践行国家能源战略、推进“双碳”战略目标,蓝思科技成立了能源管理领导小组。小组负责全面统筹规划公司的能源管理战略方向,制定清晰明确的集团各园区节能减排路线和目标,保障公司的电力供应安全和稳定,推动集团的节能降耗工作,推动集团的新能源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的投资和建设,领导集团的绿电采购和碳权交易等工作。
据了解,蓝思科技计划按每年万元产值能耗下降5%,有序推进“十四五”节能减排规划。
该公司一位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的“减碳”思路是:“软硬结合,内外兼修”。他解释说,“硬”就是替换更为节能的各类设备,“软”就是对减碳工作的数字化管理,“内”是在内部减少碳存量,“外”就是通过光伏发电等措施提高新能源增量。为此,公司投入巨额资金进行节能减排和低碳研发工作。
尤其是在光伏发电和储能方面,蓝思科技做出了更多有力探索。据介绍,蓝思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开展新一代光伏玻璃研发,通过化学等离子交换等方法,研发出全新一代光伏双玻组件,具备更薄、更轻、透光率更好、强度更高的特点,性能全面优于行业平均水平。同时,该司也涉足第三代太阳能电池研发,如新一代钙钛矿电池技术等。
据了解,蓝思目前有4个园区建设了光伏电站,分别是:泰州1园、泰州2园、长沙榔梨园区和东莞松山湖园区。光伏装机总量超过20MW,年发电量超过2000万度。每年可减少6000吨标煤消耗和16000吨二氧化碳排放。蓝思科技充分利用厂房屋面,逐步加大太阳能开发力度。在今明两年,蓝思科技将继续投入数亿元资金,用于各园区屋面光伏发电系统的建设,其建设总容量约100MV。
在东莞园区,蓝思科技的用户侧智慧用能项目每年可为下游公司节省数百万元用能成本。除此之外,该园区的充电桩项目已纳入工作计划当中,主要用于厂区内车辆的日常充电、可进一步减少传统化石燃料的使用。
在生产领域,蓝思科技紧抓工业4.0发展机遇和数字化风口,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自主研发生产工业机器人和智能制造装备,对传统生产线进行智能化改造,期望通过人、机、料、法等全方位、全过程管理,进一步提升管理效能,全面推动企业给向绿色低碳化转型。
为此,蓝思将生产制造与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进行深度融合,自主研发搭建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蓝思云”,可实现设备、人员、环境、物料、能源等要素的数据化、标准化和可控化。在实现产能提升、良率提高的同时生产成本降低、能源消耗降低。2022年,公司实施节能技改项目99项,将有效节省电能消耗。
此外,蓝思科技还采取了电力交易市场积极采购绿电、相关基金参与新能源电站建设、光伏新材料和新产品开发等措施,来助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2022年8月3日,蓝思科技开展的“3C电子行业智能工厂标准应用试点”项目成功入选国家工信部发布的“2022年度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项目”公示名单。
国信证券发布首份ESG报告 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服务高质量发展
近日,国信证券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随年报一同亮相的还有国信证券《2022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即ESG报告。锤子财富2023-05-04 14:39:330001部分产品净值创四年新低,国投瑞银施成“百亿”光环熄灭
2年亏超170亿元近日,公募基金最新二季报陆续出炉。其中因押注新能源赛道而广受关注的国投瑞银基金经理施成,在管的6只产品的二季报也悉数披露。记者注意到,随着新能源板块的持续调整,这些产品仍“深陷”其中,年内业绩悉数告负,上半年累计亏损28.36亿元。0000实探泰国边境小城,未来将成中国游客铁路入泰第一站|走边关
很快,廊开站的宁静将被打破。它将成为中泰铁路上的重要枢纽,与中老铁路衔接,从昆明出发的国际班列将从这一站点入境泰国。泰国北部边境小城廊开,与老挝首都万象隔着湄公河遥遥相望。城内的廊开火车站是一座泰式风格的小站台,这里每天有两对班列往返于一河之隔的老挝,小站打理的干净整洁,但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站台上却并没有几位乘客。锤子财富2023-04-20 08:32:210000自然资源部:2023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99097亿元 同比增6%
孙书贤表示,在海洋经济发展方面,2023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99097亿元,比上年增长6%,增速比国内生产总值高0.8个百分点。7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孙书贤在会上介绍,近年来,自然资源部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积极通过高水平保护,支撑海洋高质量发展,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0000中央环保督察公开5省反馈意见,“两高”项目盲目上马等三大问题突出
“两高”项目盲目上马、海洋生态保护不力、环境基础设施短板突出是一些地方的共性问题。截至2月28日,第三轮第一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完成对福建、河南、海南、甘肃、青海5省的督察反馈。第一财经记者梳理督察反馈意见注意到,“两高”项目盲目上马、海洋生态保护不力、环境基础设施短板突出是一些地区存在的共性问题。“两高”项目盲目上马锤子财富2024-02-29 12:05:2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