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银票转贴利率飙升近200BP,信贷开门红会否超预期?
临近月末,票据转贴现利率持续飙升,为信贷“开门红”打开想象空间。
1月24日,国股行各期限转贴现利率均有不同程度上行,其中3个月期和半年期品种转贴现利率分别上行0.15BP(基点)、0.06BP,为1.95%、1.48%,较1个月前的低位分别上行了194BP、90BP,其中前者达到2024年3月以来新高。
考虑到票据“资金 信贷”的二元属性,月末票据利率的持续上行也被市场看作信贷投放可观的信号。综合券商和业内人士观点,高基数效应加上信贷需求回温缓慢,今年“开门红”分化趋势或更为明显。信贷投放前置背景下,后续可持续性仍有待观察。
票据利率月内飙升近200BP
1月26日,调休日,非银机构休息,国股行3个月期和半年期票据转贴现利率较24日均有小幅回落,分别降至1.9%和1.37%。
而回顾1月票据市场表现,转贴现利率整体延续了去年12月末低位反弹后的上行趋势,其中3个月期品种价格在震荡中触及2024年3月以来新高。以24日收盘价格计算,国股行3个月期和半年期票据转贴现利率分别较2024年12月25日的低位上行194BP和90BP。
因为票据具有资金和信贷双重属性,银行票据转贴现利率一直被视为信贷前瞻的先行指标。在此背景下,1月尤其是月末票据利率的高位攀升,被不少机构视为银行2025年信贷良好开局的信号。
回顾2024年,在信贷需求恢复缓慢的背景下,国股行各期限票据转贴现利率整体呈震荡下行趋势,其中3个月期期品种利率最大降幅接近240BP。
其中,在2024年12月25日,国股行半年期票据转贴现利率一度下破0.6%关口,创下新低,3个月期品种转贴现利率则继11月中旬后再次逼近零利率,降至0.01%,直到26日从低位迅速反弹。当时,这被市场解读为当月信贷需求依然不足,尤其临近年底加上“开门红”准备,“以票充贷”需求量较大。
央行此前披露的金融数据显示,2024年12月人民币贷款新增9900亿元,同比少增1800亿元。其中,居民和非银贷款同比多增,企业贷款同比少增。而在企业中长期贷款大幅同比少增成主要拖累的情况下,票据融资大幅放量,成为企业部门单月信贷融资的绝对主力。(详见报道《12月票据融资缘何放量,信贷“开门红”预期现分歧》)
具体来看,2024年12月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4900亿元,同比少增4016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200亿元,同比少减435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00亿元,同比少增8212亿元;票据融资增加4500亿元,同比多增3003亿元,环比多增3277亿元。
事实上,考虑到信贷需求特点和冲击“开门红”的需要,每年1月票据市场的表现都被看作信贷投放的重要风向标,因此备受关注。但近年来,关于票据“去信贷化”的监管导向和讨论逐渐增多。另外,票据利率波动受到季节性因素和资金市场的双重影响,在定价方面也相对更加复杂。
回看最近3年,2022年~2023年1月,票据转贴现利率均有较大幅度上行,其中半年期品种价格较上年12月最高分别上行285BP、189BP;2024年1月虽然信贷表现不弱,但半年期票据转贴现利率不升反降,月底小幅攀升,3个月期品种在2023年12月末低位大幅反弹,2024年1月则陷入高位震荡。
值得注意的是,与历年年初上行的趋势有所不同,票据利率在今年1月初一度出现反常下行。中金公司银行业分析师林英奇提示,这反映了实体信贷需求可能仍未完全恢复,票据贴现规模可能高于去年同期。
信贷“开门红”会否超预期
事实上,针对2024年12月实体企业贷款数据低迷、票据融资高增,有机构就提到了对今年1月信贷“开门红”的较高预期。
广发证券资深宏观分析师钟林楠认为,票据资产的利率偏低,银行投资票据资产不利于稳定息差。2024年12月票据融资规模多增,可能包含政策的积极推动——政策希望银行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银行买入票据实现这一目标,从而将企业中长期贷款等项目储备置换,延迟至2025年一季度投放。
此前的2024年四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指出,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1月14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在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方面,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提到了“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资源投入和优化信贷结构”。
岁末年初,“开门红”成色也是买方和卖方机构共同关注的焦点。从机构调研情况来看,区域性银行尤其是地处长三角的中小银行对“开门红”信心较足。比如,苏州银行1月下旬接受机构调研时提到:“截至目前,本行2025年旺季信贷投放情况良好, 实现开门红较好开局。本行坚持早谋划、早营销、早投放,较早启动旺季开门红相关准备工作,项目储备规模超上年同期水平。”
针对全年信贷投放规划和展望,青岛银行也提到,2025年该行将继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预计全年信贷规模保持平稳增长。投放节奏方面,青岛银行表示,将综合考虑市场环境、整体信贷需求等因素进行动态调整,实现有计划、有节奏投放,力争早投放、早收益。
不过,也有股份行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为“开门红”进行项目储备是业内常规性操作,但实体需求恢复节奏缓慢仍是客观现状,这可能使得信贷投放后置或前置带来的数据波动加大,加上票据业务资本占用和拨备要求更低,可能也会进一步加剧票据市场的阶段性供需失衡。1月努力实现“开门红”之后,全年压力依然不小。
据中金公司预测,2025年1月信贷“开门红”新增贷款规模约4.5万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略降,但单月信贷新增规模有望排在历史前三位。
在林英奇看来,除了月初票据利率的反常下行,上年的高基数效应也给今年“开门红”带来一定压力,其中大行同比多增的压力更为明显。此外,2025年春节较早会对数据形成干扰,同业存款流失、资金面紧张也可能制约信贷投放。
“近年银行息差压力加大,出于‘早投放早受益’的诉求,信贷投放节奏明显前移。2024年一季度新增信贷规模占比52%,明显高于2019~2023年39%的均值,除了银行开年竞争激烈的原因外,也由于二三季度清理手工补息、地方隐债置换、同业活期存款整顿等超预期因素,导致后续投放不及预期。”他认为,央行对于信贷“均衡投放”的导向仍在,假设2025年一季度按照全年新增信贷目标40%(过去5年均值)的比例投放,那么一季度新增贷款可能同比少增约2万亿元。
其中,大行在高基数下实现同比多增难度更大,中小银行因为2024年基数相对不高,加上区域经济景气度影响,“开门红”情况或更加积极。
深圳楼市仍现分化,整体均价走低时却有豪宅连续四年“日光”
深圳今年第一个“日光盘”诞生。深圳今年第一个“日光盘”诞生,这个名为“海德园”的高端住宅小区,入门级房源均在1000万元以上,四年来四次开盘,均收获了当日告罄的成绩。与该盘热销相对应的是,深圳今年以来的一二手房价持续走低,即便6月成交放量仍是“以价换量”行情。0000万达再卖资产,知情人士称“战投在正常推进中”
万达频现出售资产的动作,新战投推进情况如何了?“战投资金在正常推进中。”8月12日,一位知情人士就万达近况表示。近来,万达频现出售资产的动作,官宣战投后其资金情况到底如何?受到业内关注。公开信息显示,8月12日,江苏兴化万达广场的股权结构发生变更,万达商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不再担任全资股东,兴化市英莱达置业有限公司成为新的全资股东,同时法定代表人由王志彬变更为周传军。0000刘苏社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陆磊任央行副行长
任命刘苏社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任命陆磊为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任命刘苏社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任命陆磊为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任命吴海平为海关总署副署长;任命孟扬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任命付万军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任命李路明为清华大学校长(副部长级)。锤子财富2023-12-26 19:45:100000多家航司10月运营数据亮眼 机场航运板块表现活跃
截至发稿,南方航空、中国国航涨超2%,海航控股、中国东航、春秋航空等跟涨。11月17日早盘,机场航运板块表现活跃。截至发稿,南方航空、中国国航涨超2%,海航控股、中国东航、春秋航空等跟涨。消息面,近期多家航空公司公布10月主要运营数据。东方航空、中国国航、南方航空等航司的旅客周转量均大幅增长。锤子财富2023-11-17 10:26:300000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任重而道远
我国全面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取得阶段性成效;但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中也面临重大挑战,任重而道远。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问题。目前,通过中央多部委统筹布局、多措并举,利用文件标准、试点示范、宣传推广等抓手,全面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取得阶段性成效;但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中也面临重大挑战,任重而道远。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进展成效锤子财富2023-09-18 21:07:1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