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看中国经济的活力与压力:这个“机床小镇”想要更大的增长
平时辗转各地参加各类工业机械展的锯力煌销售负责人李正,第一次在“家门口”参展——这场首次聚焦当地产业的国家级展会也让位于浙南山区的“机床小镇”从幕后走向了台前。
11月21日,首届中国(缙云)机床工具展览会(下称“机床展”)开幕。作为丽水市首个工业商贸类展会,这场开在山区小镇的展会汇聚了国内外近200家展商,展览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展位达500多个。

之所以选在今年、在缙云举办机床展,正是源于当地高度集聚的产业优势与转型升级需求。
2023年,缙云县机械装备产业实现产值211.9亿元,占其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50.3%。机床产业作为绝对的主导产业,主要由锯床、特色机械装备和关键基础结构件、零部件等子产业组成。当地产业的集聚度由此可见一斑:缙云生产的带锯床占全国的6成以上,零配件及配套耗材中的锯片更是占全国的9成以上,也因此被称为中国“锯床之都”。
在经济下行的挑战下,全国的装备制造业生产却逆势保持较快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0月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继续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这座小镇的转型现状,也为装备制造业的增长提供了样本。
保持增长背后
“我们今年的业绩同比增长了30%左右。”缙云锯床行业头部企业浙江锯力煌锯床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锯力煌”)销售负责人李正告诉第一财经,从2019年的上亿产值到如今的4亿多规模,他们在过去几年里保持着两位数的高增长。受益于精密液控技术的突破,他们去年研发的一款大型锯床设备更是贡献了20%左右的增量,“如果整体经济形势好,增幅还能更大”。

因技术创新得以实现的进口替代,以及满足制造业降本增效的转型需求,是近年来当地锯床制造企业得以保持增长的主要动因。
一方面,新技术的持续迭代升级打破了进口垄断,让大规模国产化具备了条件,并在更多领域有了应用;另一方面,制造业的“卷”也对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当地的产业链正在逐渐从中低端走向高端。”在李正看来,新产品没有研制出来前,整个行业都是一片死气沉沉。自2019年开始,锯床不管是外形还是性能或工艺,不管是硬件还是软件,都获得了比较明显的突破,也带动了当地整个锯床乃至机床行业的转型。
在装备制造产业链中,锯床为众多装备制造环节提供基础的原材料切割服务,比如制造机床、工程机械、汽车零部件等,处于相对上游的位置。从下游的应用而言,除了由电气化、智能化驱动的汽车产业,包括低空经济在内的航空航天产业也是多家机床制造企业提及的热门场景。“虽然整体大环境不好,还是有优质的企业,对好的产品仍然有需求。”李正说。
锯床行业相对细分,多数企业规模也较小。截至2023年底,缙云县有锯床及机床生产规上企业40家,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4家。
和锯力煌一样,浙江晨龙锯床股份有限公司也是当地的头部企业。该公司营销副总经理吕易晏对第一财经表示,他们今年的销量也保持增长。公司自2019年前后推出第一条锯切自动化产业线,试图从单机制造转型成为高端锯切方案的解决商,“从上料、切料、锯切到加工等,各个环节都要考虑”。

中国锻压协会执行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金认为,举办机床展的目的在于促进机床技术交流,提升当地产业的知名度,从而共同促进工业文化的建设,带动整个机床产业的发展。锯床是金属制造业里的重要工具,还将对下游一系列的应用产生影响。
在上述首届机床展上,除了锯床制造,还有相关供应企业以及激光机等装备制造企业参展,以促进整个装备制造产业的交流。
作为锯床制造的设备供应商,宁波海天精工股份有限公司也将已向当地出售的大型制造设备带到了缙云机床展的现场。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虽然大环境不好,但今年的业绩仍然保持稳定增长,只是增速不如此前那么高。航空航天、轨道交通以及进口设备的替代趋势,都为他们提供了增长机遇。
斯爱科轴承(上海)有限公司负责人马东志对第一财经表示,锯床及上下游制造都需要轴承部件。今年公司的销量增幅不如去年,但也增长了10%左右。由于同时代理日本和国产的品牌,他看到国产和进口的产品仍然存在品牌力方面的差异,“有些客户的出口产品会指定要进口的轴承”,而中外技术和品质的差异正在减小,国产品牌在同等技术上拥有更低价格的性价比优势,这也为他所代理的国产品牌提供了比进口品牌更强的增势。
和锯床的发展类似,中国的激光机也因技术突破而在近几年实现了大规模的国产化,进而大幅降低了制造成本。
因机床展而第一次来到缙云参展的广东佛山千钢激光销售负责人邹晃平对第一财经表示,今年整体业绩保持增长,但不如过去几年,“之前下游客户比如健身器材的出口好做得好,采购激光机的需求就大”。和进口设备相比,在技术相当的前提下,国产设备的成本仅八分之一左右,“技术上基本都突破了,只是品质或者品牌的价值不同”。受经济下行影响,他担心下游客户设备更新的周期会拉长,“本来买一台就可以用8-10年,下游生意不好市场需求更容易饱和”。
严峻的经济形势下,李正认为,行业的分化将会越来越明显,“好的会越好,差的会被淘汰”。装备制造行业也是如此。
小镇的烦恼与应对
分化和竞争加剧之下,加码创新和提升服务,是企业生存、取胜的唯一方式。
虽然锯床产业在缙云已集聚发展了数十年,技术迭代也不乏突破,但产业总体呈现“低端内战、中端争夺、高端失守”的现象。在全球而言仍处于中低端水平,和德国、日本、台湾地区等相比,自主知识产权相对缺乏,市场话语权和竞争力均有待提高。除此之外,当地尚未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和创新链,产品创新往往以整机企业单点式的结构改进为主。
任何技术的创新都离不开人才。要从中低端向高端突破,填补国产空白,不能坐等微创新的量变到质变,必须要从理论、方法、理念、标准等多方面突破提升。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懂实践又懂技术理论的高端人才愈加关键。
对于扎根在缙云山区的制造企业,即使是行业头部也面临着吸引、留住高端人才的难题。人才缺,新的产能也会受限。
李正说,他们的做法是舍得长期投入,培养自己的高端人才团队,“我们有个博士团,都是在这个领域深耕十多年的员工,招进来时还是硕士研究生,通过去浙大的专业学习,提升学历和理论水平”。
吕易晏他们的做法是把制造留在缙云壶镇,而在杭州设立研发中心,也因此吸引了数名博士后。
在当地政府的计划里,举办机床展打响知名度、促进交流之外,通过与高校共建产业研究院,落地创新高层次人才“共引共享”模式,结合博士后工作站、绿谷精英计划等人才项目,从机制、编制、待遇、成长角度突破,也是让人才留得住、用得好的努力方向。
目前,中国锯床制造多以内销市场为主。在国内市场需求收缩、供应端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开拓海外市场显得更为迫切。
“早些年,中国台湾的设备占据海外市场较多。目前我们的设备技术产品性能上超过了台湾,也有机会形成替代。”李正说,公司目前的出口占比约为20%,这一比例自2023年开始有所增长。面对关税高企等挑战,他们必须做出足够有竞争力的产品,“差不多的机型,我们的价格是国外产品的三分之一左右”。
作为专业制造数控机床的上市企业,宁波海天精工的出口占比约为六分之一。除了海外市场结构本身的调整之外,国际化布局也是影响出口比例的原因。通过海外并购,他们收购了日本的技术与品牌,并在海外建立了产业基地和分公司。
对于寻求创新转型的中小设备制造企业而言,即使现在还没有迈开“走出去”的步伐,多数企业也表示,会考虑在海外布局产能,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和供应配套的同时,也真正与国际技术、标准接轨。
40金27银24铜!中国体育代表团创境外奥运最佳参赛成绩
在游泳、射击、举重等项目上共有7名运动员打破1项世界纪录、创超9项奥运会纪录,12个小项首次获得奥运会金牌,8个小项首次获得奥运会奖牌,另有13个小项创历史最好名次。巴黎奥运会落下帷幕,中国体育代表团最终获得40金27银24铜的成绩,创造了境外参加奥运会的最佳参赛纪录。0000管涛:理解我国对外经济部门运行状况的四条重要线索︱汇海观涛
汇率浮动是吸收内外部冲击的“减震器”,有助于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和宏观经济稳定。同时,也表明汇率波动是“双刃剑”,其影响好坏取决于从什么角度看问题。0000晚间公告丨8月16日这些公告有看头
8月16日晚间,沪深两市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以下是第一财经对一些重要公告的汇总,供投资者参考。【品大事】奥特维:拟2.7亿元收购普乐新能源100%股权奥特维(688516)公告,公司拟以现金2.7亿元收购普乐新能源100%股权。收购普乐新能源将提高公司对电池片设备的研发、生产能力,丰富公司在电池片设备领域的产品结构,形成新的业务增长点。长鸿高科:拟出资2.25亿元设立合资公司0000冰上交响,申动四洲!2024国际滑联四大洲花样滑冰锦标赛在沪举行,龚正宣布开幕
“冰上交响申动四洲”2024国际滑联四大洲花样滑冰锦标赛开幕式今天(2月1日)在上海东方体育中心举行。“冰上交响申动四洲”2024国际滑联四大洲花样滑冰锦标赛开幕式今天(2月1日)在上海东方体育中心举行。上海市市长龚正宣布开幕。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李颖川出席开幕式。上海市副市长解冬致欢迎辞。国际滑联赛事代表玛丽亚·特蕾莎·萨马兰奇、中国花样滑冰协会主席申雪致辞。0000流浪猫中途之家与一米菜园,一场从社区花园开始的实验
通过最近的回访,我们了解到,从社区花园出发,走一条多方协作的道路,吸引公众参与,促进社区治理的可持续发展,是具有实操性和未来性的。成立于1999年的上海浦东新区东明路街道,无大型产业区和商务区,是纯居住社区,资源禀赋相对不足、文化积淀较浅。街道干部和社会工作者在自我介绍时,常说自己来自一个没有特点的普通街道。锤子财富2024-11-25 05:10:4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