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推动提前批次以工代赈项目抓紧开工建设
11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在会上介绍,以工代赈是指在政府投资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中,有针对性地安排群众参加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以此取代直接发放赈济款的一项政策。
李超表示,实施以工代赈,主要是为了加强低收入群体就业帮扶,鼓励引导群众通过劳动实现增收、提高技能。从1984年以实物报酬形式,支持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基础设施建设算起,这项工作已经开展了40年,期间实施了一大批农村道路、水利等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带动贫困群众就近就业增收、激发脱贫内生动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重要作用,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积极贡献。“十四五”以来,以工代赈已经由一项专项扶贫政策转变为一项综合性帮扶政策,包含促进就业增收、提升劳动技能、推动区域发展等多种功能。通过实施以工代赈中央专项投资项目、在重点工程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推广以工代赈方式,仅2023、2024年就累计吸纳低收入群众务工就业超过500万人次,累计发放劳务报酬660多亿元。
为充分发挥以工代赈政策作用,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部门提前下达了2批2025年度以工代赈中央专项投资90.5亿元,支持地方实施以工代赈项目2000余个。在此过程中,我们推动地方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确保投资计划下达后,项目可以迅速开工建设,群众能够尽快拿到劳务报酬;同时,重点向脱贫县、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受暴雨洪涝灾害影响较重的地区倾斜,优先组织脱贫人口、防返贫监测对象、返乡农民工、受灾群众等困难群体参与工程项目建设,依托项目建设积极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公益性管护岗位开发,要把资金用在“刀刃上”,让困难群众不仅获得劳务报酬,还能通过参与以工代赈项目,提升劳动技能。初步测算,提前下达的以工代赈专项投资项目将吸纳20余万名群众就近就业、计划发放劳务报酬超过27亿元;如果算上在重点工程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吸纳就业、发放报酬的规模还将翻几番。
李超表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督促指导地方,推动提前批次以工代赈项目抓紧开工建设,切实保障务工群众更好享受以工代赈政策红利。
8月新冠病毒阳性率缓慢上升,新增死亡病例数继续下降
全国报告新冠新增死亡病例数连续两个月环比下降。9月7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了8月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据显示,全国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新冠病毒阳性率在缓慢上升,全国报告新冠新增死亡病例数连续两个月环比下降。锤子财富2023-09-08 12:09:460000专访|邢予青:美国产业回流并不显著
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规模在历史同期首次突破20万亿元。最新一期《2023年全球价值链发展报告》(下称“报告”)近日出炉。数据显示,尽管压力不断增加,全球价值链仍是全球化核心部分:几乎所有经济体在2022年的全球价值链参与率都高于2018年的水平。锤子财富2023-11-24 20:02:120000北证50大涨9.5%,北交所推出上市公司提质行动方案
北证50指数持续下跌数日后迎来反弹,北交所发布《行动方案》助力市场信心修复。经历了持续多日的下跌行情之后,北证50指数终于迎来强力反弹。2月6日,"国家队"扩大增持、证监会密集发声,A股市场应声上涨。截至收盘,北证50指数收涨814.41点,涨幅达到9.50%,成交金额99.32亿元。个股方面,共232家上市公司收涨,仅1家下跌。其中,包括坤博精工、九菱科技、同心传动等9只个股涨停。0000“绿证经济”模式开启,为可再生能源发展提供新动力
绿证的出现,为可再生能源电力的消费提供了一种新方式我国将正式开启“绿证经济”模式,专家表示,这将为可再生能源电力的消费提供一种新的方式,也为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国家能源局综合司6月26日发布的《关于启用国家绿证核发交易系统的公告》称,为切实提升绿证核发效率,推动绿证核发全覆盖,定于2024年6月30日正式启用国家绿证核发交易系统。锤子财富2024-07-01 04:28:2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