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最新报告释放货币政策大量信号
8月9日,人民银行发布了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总结上半年货币政策执行情况,并透露了下一阶段货币政策主要思路。
央行强调,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丰富和完善基础货币投放方式,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密切关注海外主要央行货币政策变化,持续加强对银行体系流动性供求和金融市场变化的分析监测,灵活有效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必要时开展临时正、逆回购操作,搭配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和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
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一位业内专家认为,今年以来,为支持经济回升向好,央行货币政策用心良苦,三轮大的组合拳政策先后出台,有效体现了逆周期调节:一是靠前发力,助力经济实现良好开局;二是抓住关键,缓解房地产对经济的拖累;三是深化改革。
“7月下旬以来央行一系列货币政策操作,既是短期宏观调控,也是中长期金融改革思路的体现。央行货币政策框架的总体改革思路是明晰的,未来整个改革步伐也会稳步有序推进。”该专家说。
货币政策框架改革有序推进
经济稳定运行仍面临一些挑战。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经济运行出现分化,重点领域风险隐患仍然较多,新旧动能转换存在阵痛。
央行在报告中指出,要看到,这些是发展中、转型中的问题,既要坚持底线思维,也要坚定发展信心。
对于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央行表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注重平衡好短期和长期、稳增长和防风险、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关系,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逆周期调节,增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态势,为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年初,市场上对全年经济增长存在一些担忧。1月24日,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央行带头释放重磅信号提振信心。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0.25个百分点,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中长期流动性超1万亿元,为市场提供了充裕的流动性,银行资金成本显著下降。2月5年期以上LPR下行0.25个百分点,是2019年LPR改革以来最大降幅。
业内专家认为,年初货币政策发力早、用力足,支持经济良好开局,一季度GDP增长5.3%,明显好于市场预期。
7月22日,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调10个基点,同日报出的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均同步下降10个基点。
实际上,从中长期来看,人民银行在健全市场化利率调控机制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宣布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采用固定利率、数量招标,进一步明示政策利率,市场利率与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挂钩联动增强,MLF利率的政策利率色彩明显淡化。7月LPR与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同日、同幅变化,而MLF利率则是在LPR下行之后才有变动,二者下行幅度也不同。
市场人士认为,近期央行操作也是央行行长潘功胜此前陆家嘴论坛讲话内容的逐步落实,央行货币政策框架的总体改革思路是明晰的,未来整个改革步伐也会稳步有序推进。
缓解房地产对经济的拖累
除了在总量上用力,货币政策在结构上也下了大功夫,抓住关键,缓解房地产对经济的拖累。
5月17日,央行针对房地产市场打出政策组合拳,降低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取消个人房贷利率下限、下调公积金贷款利率,降低居民购房成本,释放刚性和改善性购房需求。同时,设立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支持房地产行业去库存。
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同比降幅分别较1-5月收窄1.3个和2.9个百分点。
具体在房地产方面,央行称,要充分认识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新变化,顺应人民群众对优质住房的新期待,着力推动已出台金融政策措施落地见效,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引导金融机构强化金融保障,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满足工薪群体刚性住房需求,支持城乡居民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大住房租赁金融支持,推动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报告还通过专栏阐释了金融支持住房租赁产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有利于兼顾当前与长远。
业内专家称,从短期看,当前房地产市场也处在调整的特殊时期,很多新房卖不出去、二手房产空置,加大对住房租赁产业的支持,有助于盘活存量去库存,平衡房地产市场供求,稳定预期。从长远看,总量上我国已“不缺房”,但结构上还有调整空间,新市民、青年人想租“好房子”;坚持租售并举,支持越来越多的住房租赁优质企业进入市场,发展住房租赁产业,这些都是未来房地产新模式的重要方向。
央行在专栏中表示,目前我国住房租赁业务仍处于起步阶段,市场发展模式还在探索阶段。推出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新工具,支持企业批量收购存量住房,形成团体购买力,收购价格折扣会进一步提升住房租赁产业投资回报和企业参与意愿。截至6月末,金融机构已发放247亿元租赁住房贷款,保障性再贷款余额为121亿元,后续贷款投放有望进一步加快。同时,各地方政府还在财税、土地、配套设施等方面提供了支持政策,这些都能起到降低企业成本、增强住房租赁产业商业可持续性的作用。
研究适度收窄利率走廊宽度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在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围绕利率问题设置了两篇专栏,一篇梳理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演进脉络,另一篇介绍了近期央行完善利率调控框架方面的一些改革举措,两篇利率专栏分别聚焦利率形成和调控。
进入7月,货币政策消息不断,将开启买卖国债;设立临时正逆回购;将7天期逆回购操作招标改为固定利率的数量招标,明确其政策利率地位等等。
业内人士认为,利率市场化是人民银行长期持续推进的重要改革,央行潘功胜行长此前在陆家嘴论坛上已经释放了改革信号,近期又推动了实质性的举措,足见央行对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工作的重视和决心。
目前,存款利率已主要由金融机构自主调整,辅之以行业自律来保障理性有序竞争。存贷款利率已实现市场化定价。
当前贷款利率由金融机构根据资金成本、风险溢价等情况,参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与客户自主协商确定;存款利率定价总体是由金融机构根据市场利率变化和自身经营需要自主确定,近年来银行已多次主动下调存款利率。
截至2024年7月末,大型银行已5次主动下调存款利率。2023年以来,企业贷款利率和定期存款利率均下降约30个基点。
业内专家表示,央行通过调整优化公开市场操作等方式,进一步增强了利率调控能力。
该专家称,央行通过将7天期逆回购操作招标改为固定利率的数量招标,明确其政策利率地位,提高操作效率,稳定市场预期。同时,增加午后临时正、逆回购操作,利率分别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减20个基点、加50个基点,在不改变现有利率走廊格局的情况下,既保持足够的弹性和灵活性,又有利于引导市场利率更好围绕政策利率中枢平稳运行,增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作为主要政策利率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央行在7月25日增加了一次MLF操作,利率跟随短期政策利率下调。央行已在有意淡化中期政策利率作用,引导LPR报价更多参考短期政策利率,MLF利率不再发挥LPR定价的参考作用,由短及长的利率传导关系进一步理顺。
央行强调,下一步将进一步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调控和传导机制,增强政策利率的权威性,研究适度收窄利率走廊宽度,给市场传递更加清晰的利率调控目标信号。同时,持续改革完善LPR,着重提高LPR报价质量,更好发挥利率自律机制作用,维护理性有序竞争秩序,畅通利率传导渠道,为经济回升向好和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长春高新股价突遭闪崩跌停,五机构大举抛售,公司称经营一切正常
长春高新股价突遭闪崩跌停,二机构合计净买入4918.88万元,五机构合计净卖出2.80亿元。6月7日午后,长春高新股价突遭闪崩跌停,截至收盘,报141.71元,全天成交额19.89亿元。交易所公布的盘后龙虎榜数据显示,深股通专用席位买入5985.50万元并卖出2697.94万元,二机构合计净买入4918.88万元,五机构合计净卖出2.80亿元。锤子财富2023-06-07 17:07:08000031省份前三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公布;上海反垄断办回应李佳琦被质疑涉嫌控价;以色列总理:加沙地带“不会实现”停火丨早报
第一财经每日早间精选热点新闻,点击「听新闻」,一键收听。【观国内】巴勒斯坦问题联大紧急特别会议通过决议外交部:中方希望这项决议得到全面落实锤子财富2023-10-31 07:25:540000歌尔股份一度跌停,一季度扣非净利润几乎“归零”?|?公司观察
业绩公布前,总裁姜龙辞职。一季度业绩不如预期,扣非后净利润几乎“归零”,歌尔股份(2241.SZ)4月18日上午一度跌停。对歌尔股份而言,很大部分原因在于失去苹果公司(AAPL)的订单。虽然营业收入依然增长,但歌尔股份并未详细解释营收增长利润却大幅下滑的具体原因。有业内人士认为,消费电子行业处于下行期,近期公布手机和个人电脑的销售数据都不如预期,让产业链公司议价能力下降。锤子财富2023-04-18 14:53:240000沙特宣布将在7月份每日额外减产原油100万桶
今年5月起,沙特自愿减产原油50万桶/日。两次自愿减产后,到今年7月,沙特原油日产量将减至900万桶。当地时间6月4日,根据沙特石油部消息,为配合“欧佩克”的会议决定,共同维护国际原油市场稳定,从7月起,将自愿再减产原油100万桶/日,即从此前自愿减产原油50万桶/日提升至150万桶/日,为期一个月,减产措施可考虑延长。0000农业农村部:全国春播粮食已完成近两成 全年粮食意向种植面积17.7亿亩以上
全国春播粮食已完成近两成,进度同比略快。其中,早稻栽插过六成。全年粮食意向种植面积17.7亿亩以上,连续4年增加。加力扩种大豆油料。4月20日,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在发布会上介绍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