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当前气象:为何“南涝北旱”?还将持续多久?有啥注意事项?
近期,南方多地持续出现强降雨,多地发生洪涝和地质灾害;而北方部分地区旱情又发展迅速,“南涝北旱”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重大影响。
为何会出现“南涝北旱”?这种情况会持续多久?南北方群众应如何应对次生灾害?记者就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采访了国家气候中心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室汛期主班、高级工程师冯爱青。
何为“南涝北旱”?
冯爱青介绍说,自今年4月入汛以来,我国共发生15次区域性暴雨过程,其中14次发生在南方地区。“尤其是6月9-23日这次暴雨过程,持续时间长、范围广、极端性强,造成南方多地遭受严重暴雨洪涝及泥石流、滑坡等灾害。”冯爱青说,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南涝”。
而“北旱”则指,自6月以来,受持续高温少雨影响,气象干旱发展迅速,黄淮等地遭遇春连初夏干旱。6月9-15日,出现今年首次区域性高温天气过程,影响范围广、极端性强,高温干旱时空复合加剧了旱情。
“南涝北旱”的成因是什么?
冯爱青分析,出现“南涝北旱”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今年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偏高,同时受厄尔尼诺影响,南海、西北太平洋海温长期偏高,有利于充沛的水汽输送。
厄尔尼诺现象是一种发生在热带海洋中的异常现象,其特征是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洋表面温度显著升高。截至目前,虽然厄尔尼诺现象在赤道东太平洋海域继续减弱,但全球海洋表面温度总体上仍异常偏高。
冯爱青说,在厄尔尼诺衰减的背景下,华北南部和黄淮等地主要受到西风带暖高压的控制,降水偏少、气温偏高;而华南前汛期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显著偏强且稳定,降水明显偏多。特别是在6月21日左右,受北部冷空气影响,稍有北移趋势的梅雨带又返回长江以南,导致雨带持续在南方地区徘徊、强降雨落区重叠度高。
这种情况会持续多久?南北方群众有啥注意事项?
“根据目前的气候预测结果,未来15-30天,随着雨带不断向北推进,华北南部、华东及华中的中部和北部、华南等地将有明显降水,华北南部、黄淮、江淮、江汉等地干旱缓和或缓解。”冯爱青说。
冯爱青认为,当前形势下,南方以抗汛防涝为主,暴雨频发、强发,容易引发河流洪水、山洪、城市内涝及泥石流、滑坡等灾害;北方以抗旱为主,特别要注意高温干旱复合与旱涝急转并存的风险。
暑期将至,冯爱青建议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预警信息,合理安排出行,避开灾害多发地区;提前做好灾害应急预案,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北交所上市股票全部飘红;发改委宣布内设民营经济发展局丨早市热点
沪指涨1.12%,深证成指涨1.02%,创业板指涨0.45%。北证50指数涨5.85%,上证50指数涨1.70%。北向资金大幅扫货逾63亿元。9月4日,A股三大指数震荡上行,沪指、深证成指均涨超1%,截至午间收盘,沪指涨1.12%,深证成指涨1.02%,创业板指涨0.45%。北证50指数涨5.85%,上证50指数涨1.70%。北向资金大幅扫货逾63亿元。锤子财富2023-09-04 12:19:270000建筑减排难点多,智慧楼宇掘金碳资产管理
截至2023年12月29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4.42亿吨,累计成交额249.19亿元。2024年以来,碳价开始出现回落。据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披露的数据,1月19日全国碳市场综合价格行情为开盘价70.67元/吨,较1月2日收盘价76.81元/吨,年内累计下跌7.89%。0000我国EG.5变异株占比已超七成!中疾控披露疫情最新态势
EG.5变异株占比呈上升趋势,从4月的0.6%增长至8月的71.6%,目前已在我国绝大多数省份形成优势流行。8月19日,国家疾控局发布《关于新冠病毒EG.5变异株相关科普问答》(下称“问答”),其中提到我国监测结果显示,新冠病毒流行株中EG.5变异株占比呈上升趋势,从4月的0.6%增长至8月的71.6%,目前已在我国绝大多数省份形成优势流行,未来一段时间内很可能继续保持这一趋势。0000商业化难题待破,AI大模型能为知乎“答疑”吗?
在知乎创始人、CEO周源看来,AI这件事能给知乎带来很多新的机会。“很多人,包括参会的代表,对于AI大模型的关注是明显更多的。”聊起2023世界互联网大会热议的话题,知乎创始人、CEO周源立即想到了AI大模型。锤子财富2023-11-10 19:28:470000科普|我国乳腺癌年轻化趋势明显,早诊早治是最佳路径
据中国癌症中心报告,2020年中国新发乳腺癌42万例,且年轻化趋势明显。10月是“粉红丝带月”,也是乳腺癌防治月。乳腺癌是威胁女性生命健康的全球第一大癌种。世卫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乳腺癌新发病例达226万例,死亡病例高达68.5万例,均位居全球女性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之首。美国癌症学会的最新预计显示,2023年美国新确诊女性乳腺癌病例将达到近30万例。锤子财富2023-10-13 13:41:0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