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55

雄心勃勃的博物馆计划,卡塔尔的文化艺术之梦

锤子财富2024-05-11 11:45:580
过去20年,卡塔尔毫不掩饰在文化艺术领域的雄心勃勃,它没有选择与国际知名的博物馆合作共建,而是坚定地打造自己的IP品牌。

多哈南端的人工岛上,知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的“封山之作”——伊斯兰艺术博物馆(MIA),经历18个月的翻新后,赶在卡塔尔世界杯前重新开放。古朴的石灰石外墙包裹下,几何叠成巨大的方形主楼,饰以拱门、穹顶、水景等阿拉伯传统元素,造就这座卡塔尔地标建筑。

贝聿铭设计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博物馆历时10年筹备,起初为贝聿铭提供了滨海沿线多处选址,但他担心,未来周边新建的大型建筑会遮蔽住博物馆的“光芒”,于是卡塔尔专门为其建造了一座人工岛,外部环绕宽阔的绿地。2008年开馆至今,这座博物馆以横跨7世纪到19世纪的典藏,再现伊斯兰艺术的风采,北侧大厅45米高的落地窗则是多哈的网红打卡点,可以将海湾和城市天际线尽收眼底。

以这座博物馆为起点,这条长达7公里的滨海大道(Corniche),也是多哈最具代表性的景点。从南边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到卡塔尔国家博物馆,这条大道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国际关注与参与,大大小小的文艺机构散落其间,它们同月牙形的多哈湾一起,被视为卡塔尔新兴的国家标志,但这次不是石油革命,而是一场蓄势已久的文化艺术变革。

多哈湾

大师名作云集

和海湾地区的其他国家相似,卡塔尔也是“坐落在石油之上的聚宝盆”。这个位于波斯湾西南的后起之秀,神秘、富足而低调,国土面积虽小,却跻身全球最富有国家之列,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展望,2027年其人均购买力平价GDP预计将超15.4万美元,居中东国家之首。而在全国一半以上人口居住的首都多哈,一系列文化机构开发计划正逐步实现。

过去20年,卡塔尔毫不掩饰在文化艺术领域的雄心勃勃,它没有选择与国际知名的博物馆合作共建,而是坚定地打造自己的IP品牌,在2005年成立“卡塔尔博物馆群”(Qatar Museums),自此开始投资打造世界级的博物馆和文化空间,邀请名家大师和国际知名事务所操盘,包括法国著名设计师Jean-Franois Bodin设计的马塔夫:阿拉伯现代艺术博物馆(2010年)、OMA设计的卡塔尔国家图书馆(2017年)、普利兹克奖得主Jean Nouvel设计的卡塔尔国家博物馆(2019年)、西班牙建筑师Joan Sibina设计的3-2-1卡塔尔奥林匹克和体育博物馆(2022年)等。

预计今年开工建设的卢塞尔博物馆(效果图)

卡塔尔博物馆群还将多个中小型画廊纳入麾下,展示国内外知名艺术家新作,以及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公共艺术、文化遗产和考古项目。现在,这个名单变得越来越长,包括计划今年竣工的卡塔尔汽车博物馆、预计2026年落成的卡塔尔儿童博物馆,以及更远期的卢塞尔博物馆、艺术磨坊博物馆等。2023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期间,Qatar Creates支持的“打造一个创意国家”(Building a Creative Nation)展览也提到,五个全新的文化机构正在开发中,分别由OMA、Herzog & de Meuron、UNStudio、ELEMENTAL、Philippe Starck设计。

纵观近年的大师名作,最受瞩目也是体量最大的,当数“沙漠玫瑰”卡塔尔国家博物馆。这处选址本身就具有纪念意义,它是阿卜杜拉·本·贾西姆·阿勒萨尼酋长(Sheikh Abdullah bin Jassim Al-Thani) 之前的宫殿,曾作为政府机构所在地长达25年。不过,这个备受关注的项目自2010年亮相后,工期一拖再拖,延期两年至2019年3月正式开放。

2019年开放的卡塔尔国家博物馆

从外观远眺,其沙色的悬臂式圆盘环环相扣,勾勒出极具冲击力的主体建筑,这种交错感还延伸到室内空间,仿佛沙漠天然的起伏蜿蜒,天花板或墙面的边界被模糊,给参观者带来不同寻常的探险体验。博物馆的建筑灵感则取自“沙漠玫瑰”的独特地质现象:沙子逐渐凝结成类似花瓣的矿物结晶,每一片花瓣如同圆盘般互相交错,是干旱的海滨地区特有的矿物。

作为卡塔尔历史的化身,卡塔尔国家博物馆的11个展厅围绕三大展览主题展开,从远古到近代,从珍珠贸易到石油、天然气的开采,再到融入全球化网络,引领参观者感受这座半岛背后沙与海的故事,解答一座小渔村如何跃升为现代化国家。度身打造的喷泉装置、雕塑作品等一系列委约艺术品,一如既往提示着这个国家在文化艺术领域的热诚付出和雄厚财力。

如果说卡塔尔是一个富有艺术野心的国家,没来过的人不太相信,来过的人则多会表示赞同。在社交网络,网友们也热衷于分享“壕无人性”的卡塔尔攻略,打卡那些媲美国际水准的建筑与艺术品。比如,已故日本建筑大师矶崎新设计的卡塔尔国家会议中心,壮观的立面犹如两棵相互交缠的锡德拉树(卡塔尔国树),寓意沙漠中的知识灯塔。

为城市与设计发声

在Msheireb艺术区的中心,一个占地31公顷的综合开发项目正在深度融入并渗透多哈居民的生活方式。作为卡塔尔时尚及设计行业的创意中心,由John McAslan & Partners操刀的M7,与周边的博物馆、清真寺、商场、住宅、办公区,形成紧密相连的城市街区,共同复兴着这个曾经的旧商业中心。

Msheireb艺术区

John McAslan以传统卡塔尔合院为灵感,打造了这个富有层次的活动空间,大尺度的楼梯带来强烈的秩序感,天窗的伊斯兰图案格栅将阳光洒入中庭,随时间流动投下错落光影。建筑师认为,“这种光线斑驳的环境让人联想到邻近历史悠久的露天广场,这里提供了充满活力的艺术集市,伊斯兰建筑和现代建筑在此交融”。

M7也是近期举办的首届多哈设计展(Design Doha)的主展区,来自中东和北非(MENA)的100多位设计师的作品在此交流碰撞,呼应并突出该地区独特的文化价值和设计美学。去年7月新上任的卡塔尔博物馆群CEO Mohammed Saad Al Rumaihi参与了展览的筹备工作,在他看来,“多哈设计展将成为阿拉伯地区一个新的里程碑式活动”。

“100/100最佳阿拉伯语海报-第四轮”展览现场

这个双年展共设6个展览,最核心的是安曼设计周(Amman Design Week)创办人Rana Beiruti策展的“阿拉伯设计现场”(Arab Design Now),这是一项针对70多名阿拉伯设计师的地区性调查项目,其中包括38件委托作品。从黎凡特(注:包含如今的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等)到海湾再到北非,“他们的设计受到以社区、合作和共创为中心的文化启发,情感上则表现出与土地和地球的紧密联系,并对该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做出回应。”Rana Beiruti这样表示。

“阿拉伯设计现场”之外,另外5个展览“城市的色彩:一个世纪的多哈建筑”“编织的诗歌”“100/100最佳阿拉伯语海报-第四轮”“文化亲缘”“乌兹别克斯坦手工艺:螺纹传统”,也从多维视角呈现了卡塔尔的内外探索与价值挖掘。

艺术家Louis Barthélemy作品《瞪羚》

1914年,卡塔尔尚是奥斯曼帝国的管辖地区,1971年,与英国于1916年签订的条约废除后,它正式宣告独立。城市扩张速度如此之快,以至于游客会误以为,多哈是一个全新的城市。但事实并非如此,始建于19世纪20年代的多哈在发现石油后经历了第一轮城市发展,就像2022年的世界杯那样,它吸引了全球的目光,尤其是来自中东、北非和南亚的建筑人才,共同营建一座钢筋水泥的城市——装饰艺术、现代主义、野性主义相继到来,每一个流派都在这里找到了基于本土化的解答。

“城市的色彩:一个世纪的多哈建筑”追踪了这段少为人知的城市发展史,从传统的卡塔尔建筑风格到如今的百花齐放,一个世纪以来的多哈变迁徐徐展开。另一方面,策展人也没有回避城市化过程中付出的代价,“本次展览中的许多建筑都是近期城市化项目的牺牲品,其他的也面临隐患……一些老照片是这些消逝案例的唯一已知记录,尽管我们也运用2D和3D技术来重现被摧毁或被改造的建筑,它们原先是什么样子的”。

一位参与其中的艺术家代表提到:“博物馆、体育场、地铁的建设,使多哈真正成为一个重要的设计胜地,这对中东和北非地区意义重大,对于全世界而言也是如此。多哈设计展是对本土设计艺术发展的最新补充,它真正构成了一个新的设计平台,不光在卡塔尔,而是对全世界。”

公主掌舵,王室加持

从落地多哈开始,哈马德国际机场就用张扬的艺术装置给旅客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中央大厅近十米高的黄色“亮亮熊”(Lamp Bear),由瑞士艺术家Urs Fischer创作,堪称中转旅客眼中的“灯塔”,出发大厅则矗立着KAWS同样高大的木制雕塑“小谎言”(Small Lie)。

还有航站楼大型画廊陈列的Tom Claassen作品“阿拉伯大羚羊”(Oryx)、Adel Abdessemed作品“中世纪之世界地图”(Mappemondes)等多幅画作,其实都出自卡塔尔博物馆群的收藏或委约创作。走在多哈街头,一系列风格各异的JEDARIART壁画遍布公园、交通枢纽、加油站等公共场所,甚至深入荒漠,都坐落着Richard Serra的雕塑作品“东西/西东”(East-West/West-East),四块巨型钢板绵延超过1公里,在日出日落时几乎与沙漠融为一体。

沙漠中的雕塑作品“东西/西东”

在当代艺术活跃的纽约、巴黎、伦敦等大都市,也很少能见到如此大体量的持续性艺术投资。可以说,卡塔尔在公共艺术和文化事业上的长期投入,离不开“文化建国”的决心,以及王室的加持和“供血”。2006年,刚研究生毕业的卡塔尔公主谢赫·阿尔-玛娅萨(Sheikha Al-Mayassa bint Hamad bin Khalifa Al Thani),被国王父亲任命为卡塔尔博物馆管理局主席,她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负责伊斯兰艺术博物馆的开幕。

这位在海外留学多年的公主快语速、善表达,在母亲莫扎太后的带领下开启艺术投资之路。她眼光独到,出手果断,2012年斥资2.5亿美元买下塞尚的《纸牌玩家》,创造了当时艺术品拍卖的最高成交纪录,2015年她又以2.1亿美元在纽约佳士得购入保罗·高更的《你何时结婚》。近20年,卡塔尔王室对艺术藏品的采购都由玛娅萨全权主导,据称,这位头号艺术买家每年投入艺术收藏的资金不低于10亿美元。

玛娅萨被《福布斯》杂志称为“当今艺术界最有权势的女性”,在2010年的TED演讲《地方全球化,全球地方化》上,她毫不讳言自己的雄心——把卡塔尔打造成“多元文化的国际中心”。“很多人都说让我们建起沟通的桥梁,坦率地说,我想做的不止这些,我更想推倒东方与西方之间无知的墙,文化是团结人们非常重要的方式。”

将名师大家请到卡塔尔,把国外的精品搬进来,仅仅是第一步。作为王室的第二代艺术收藏领军人物,玛娅萨还创办了多哈电影学院(Doha Film Institute),引入口碑不俗的多哈翠贝卡电影节;同时继承母亲对时尚的敏锐投资,推动M7融入时尚活力,举办奢侈品牌迪奥、华伦天奴的回顾展。她在多个场合提到,种种举措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卡塔尔“2030国家愿景”——摆脱单一的石油经济通往多样化,提高生活水平并增强国际影响力。

随着世界杯到来,如同被按下加速键的城市建设一样,一系列艺术文化交流让卡塔尔的野心越发清晰。穿梭在这座中东“冉冉升起的艺术之都”,在一座座宏伟的博物馆或一个个响当当的艺术家个展中游逛,很容易感受到这一地区艺术家的流动性和统一性,尽管他们表现出来的批判性和反思性较少。

今天的多哈是一个拥有近250万人口的大都市,从滨海大道北端的金字塔形喜来登酒店到卡塔尔世界杯的主球场卢赛尔球场,城市中随处可见充满想象力的建筑设计。不矛盾的是,集市仍在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古老的瓦其夫集市(Souq Waqif),迷宫般的小巷子里挤满了各种小店,售卖服装、宠物、食品、香料、纪念品等,拖家带口的当地人是这里最忠实的客户。

(本文图片由卡塔尔博物馆群提供;实习生田梦蕊对本文亦有贡献)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