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润759.6亿 科创板上市公司去年营收总额稳中有升
记者从上海证券交易所获悉,截至2024年4月30日,科创板全部571家公司披露了2023年度主要经营业绩信息。面对国内外多重因素挑战,科创板上市公司聚焦重点领域加快科技攻关,研发投入迭创新高,创新成果屡获突破,国际竞争展露良好势头,为我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科创板力量。
攻坚克难夯实“稳”的基础,加大创新积蓄“进”的动能
营收总额稳中有升
数据显示,科创板公司全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3977.8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超六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正增长,47家公司营业收入增幅超过50%;全年实现净利润759.6亿元。
经营质量持续向好
2023年科创板公司毛利率水平保持高位,全年平均毛利率达到41.7%,超三成公司毛利率超过50%,59家公司毛利率较上年增加5个百分点以上。从现金流看,2023年科创板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合计1395.5亿元,同比增长13.6%,显示出良好的变现能力和回款效率。
研发投入迭创新高
2023年,科创板公司研发投入金额合计达到1561.2亿元,同比增长14.3%,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中位数为12.2%,83家公司研发强度连续三年超20%。截至2023年末,科创板已汇聚超过23万人的科研人才队伍,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比例超过三成。
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截至2023年末,累计124家次公司牵头或者参与的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等重大奖项,6成公司核心技术达到国际或者国内先进水平;累计形成发明专利超10万项。
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加快发展,未来产业谋篇布局
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加快协同发展,助力产业自主可控进程。科创板集成电路公司数量超过110家,已达到万亿市值规模,形成了头部引领、集群支撑的发展格局。
科创板生物医药公司超过110家,汇聚生物药、化学药、医疗器械、医药研发外包服务等多个细分领域,深度介入癌症、艾滋病、乙肝、丙肝等重点治疗场景。一批创新药企在研发与“出海”的双轮驱动下,商业化进程提速,步入发展快车道,目前已有27家公司的超50款药品获批上市,超200款药品进入临床试验阶段,2023年合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7.8%。
科创板高端装备制造公司超过120家,涵盖航空航天、工业机器人、工业母机、激光加工等多个重要产业链及生产环节。2023年业绩持续稳健增长,其中工业母机、激光加工等产业链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8.8%、7.7%,有力推动中国制造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主动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
2023年,科创板公司合计实现海外收入4026.2亿元,同比增长9.7%,占板块整体营收的28.8%,展现较强韧性。超七成公司积极布局海外业务。
积极利用资本市场工具做优做强
截至2023年末,共有369家科创板公司推出539单股权激励计划,板块覆盖率达到65%,涉及核心技术及业务人员10万余人次。目前,科创板超六成公司的创始团队为科学家、工程师等科研人才或行业专家,近3成公司实控人兼任核心技术人员,近3成公司实控人拥有博士学历。
持续融资发展方面,2023年科创板公司累计实施50单再融资,融资金额逾560亿元,8家公司通过“小额快速”机制高效解决资金需求。沪硅产业发行全国首单科创板上市公司科技创新公司债券,募资13.4亿元用于置换过去12个月内的科技创新领域资产投资以及半导体产业股权投资。
产业并购重组方面,2023年科创板公司累计发生30余单交易额在1亿元以上的股权收购交易,其中4单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或涉及发行证券。
扎实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理念
截至2024年4月30日,科创板363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占公司总数的63.6%。科创50、科创100成份股公司发挥头部公司的示范引领作用,全部披露年度行动方案。从披露方案看,多数公司围绕提升经营质量、增加投资者回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及压严压实“关键少数”责任等,综合性、系统性、针对性地推出可落地、可操作、可检验的具体举措。
同时,科创板公司积极通过分红、回购、增持等方式,持续提升投资者获得感。现金分红方面,约7成科创板公司推出2023年度现金分红方案,年度累计分红总额达424.7亿元,超300家公司现金分红比例超过30%,10家公司年度累计分红金额超过5亿元。增持方面,“关键少数”践行“义利共生”理念,2023年共计42家公司发布45份增持计划,相关人员拟增持金额上限达到12.6亿元。
科创板指数、产品日益丰富,长期资金加快流入
科创板指数体系愈发完善,投资“工具箱”不断丰富。2023年以来,科创100指数、科创ESG指数等指数陆续发布,目前科创板指数数量已达到15条,境内外产品规模近1600亿元。其中,科创50ETF产品规模近1300亿元;科创100ETF产品规模近190亿元,较发行规模增长42.3%。衍生品方面,2023年6月,科创50ETF期权上市,成为全面注册制背景下首次推出的股票期权新品种。科创板投资渠道持续扩展,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了分享科创板增长红利的良好工具,引导资源向创新领域聚集。
专业机构投资者“站定”科创板,中长期资金构筑板块投资“基石”。专业机构投资者活跃账户数持续增加,截至2023年末超过7万户,同比增长30%,其中,企业年金、公募基金活跃账户数增速较快,同比增速分别超过200%和10%;机构投资者持仓占比近七成(专业机构投资者、一般机构投资者持有的流通市值占比分别约为4成和3成),其中,社保、保险、年金等长线基金持仓占比接近5%。
2024年一季度平稳开局,中长期发展态势向好
2024年第一季度,科创板公司经营业绩平稳开局。除中芯国际、华虹公司、百济神州、诺诚健华4家多地上市红筹企业外,567家科创板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775.5亿元,同比增长3.6%;合计实现净利润172.1亿元,与上年同期持平。超六成公司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5家公司营业收入增幅超过50%,超五成公司第一季度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151家公司净利润增幅超过50%。
2024年第一季度,科创板公司合计研发投入322.7亿元,同比增长18.2%,超70家公司披露产品研发或商业化取得突破,助力形成新的收入增长点;合计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出539.2亿元,同比增长6.7%,超30家公司披露研发、生产项目正在加速落地,为长远发展积蓄动能。
财政部:做好1万亿元国债项目审核和预算下达
下一步,将会同有关方面抓好增发国债的各项具体工作,做好项目审核和预算下达,加强国债资金监管,切实提高国债资金使用效益。财政部今天(17日)介绍了增加发行1万亿国债三方面工作的最新进展。具体来看:一是建立工作机制。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会同相关部门建立增发国债项目实施工作机制,加强部门协同,强化统筹协调,共同抓好增发国债各项工作。0001本周外盘看点丨 美联储领衔“央行超级周”,5月CPI如何影响降息?
日本央行决定或造成日元巨震。上周国际市场风云变幻,石油输出国及盟友(OPEC)的减产协议效果有限,美国5月非农表现亮眼。市场方面,美股延续涨势,道指周涨0.29%,纳指周涨2.38%,标普500指数周涨1.32%,欧洲三大股指涨跌互现,英国富时100指数周跌0.36%,德国DAX30指数周涨0.32%,法国CAC40指数周涨0.11%。锤子财富2024-06-24 10:23:100000集体诉讼和解第一案生效,泽达易盛7195名投资者获赔2.8亿元
单个投资者最高获赔500余万元,人均获赔3.89万元。中国证券集体诉讼和解第一案生效,泽达易盛7195名投资者获2.8亿余元全额赔偿,人均获赔3.89万元。这也是全国首例涉科创板上市公司特别代表人诉讼。12月26日,上海金融法院审理的投资者诉泽达易盛及其实控人、高管、中介机构等12名被告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案以调解方式审结。0000三大金融监管部门“掌门人”齐发声,透露这些重要信号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潘功胜、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今日在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做主题演讲。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于11月8日至10日在北京举办。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潘功胜、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今日在年会上做主题演讲,以下为部分要点:➤央行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潘功胜:-全年5%的预期目标有望顺利实现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