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称苹果手机一季度出货量同比下跌近10% 二季度挑战加剧
研究机构IDC最新发布报告显示,第一季度苹果智能手机iPhone出货量为5010万部,较去年同期的5540万部下降9.6%,在排名前五的智能手机品牌中,苹果第一季度同比跌幅最大,三星重夺销量冠军。
4月15日美股盘前,苹果股价下跌近1%。今年以来,该公司股价累计下跌超过8%。今年早些时候苹果市值已经被微软超越,目前英伟达正在追赶苹果市值。

IDC数据显示,全球第一季度智能手机整体出货量同比增长7.8%,达到2.894亿部,连续三个季度实现出货量增长。
该公司表示,尽管宏观经济面临挑战,但第一季度出货量数据有力地表明智能手机市场正在复苏中。
值得关注的是,IDC数据显示,中国智能手机品牌小米从过去两年的下跌趋势中强势回归,跻身前三,传音和OPPO也跻身前五。
第一季度中,三星智能手机出货量为6010万部,与去年基本持平,占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20.8%,苹果iPhone市场份额从一年前的20.7%下降至17.3%。2023年,苹果销量首次超越三星成为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冠军。
小米第一季度出货量增长33.8%至4080万部,市场份额达14.1%,位列第三;传音和OPPO的出货量分别为2850万部和2520万部,以9.9%和8.7%的市场份额位列第四和第五,其中传音第一季度出货量暴增84.9%,OPPO出货量则下降8.5%。传音旗下拥有Tecno、Itel和Infinix智能手机品牌。
苹果iPhone在中国市场份额的下滑直接影响了该公司全球整体出货量。根据研究公司Counterpoint上个月的预测数据,今年前六周,苹果在中国的iPhone销量同比下降达24%。
研究机构Canalys高级分析师朱嘉弢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上半年是苹果的销售淡季,第一季度销量情况不理想,预计第二季度的挑战会更大,同比销量也会下滑。
朱嘉弢认为,苹果iPhone在中国已经过了巅峰时期。自去年下半年以来,苹果在中国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在iPhone销量下滑之际,上个月,苹果上海第八家旗舰店开幕,苹果公司CEO库克亲临现场揭幕。他没有就市场关注的苹果iPhone销量前景发表公开评论。
与此同时,苹果正在全面押注AI,希望通过AI在智能手机消费端的应用占据更多市场份额。该公司有望在6月10日至14日的年度开发者大会WWDC上宣布关于AI的更多战略布局。
上周,有消息称透露苹果正加速研发M4系列AI芯片,该芯片有望装配在新款今年年底发布的Mac设备中。受此消息提振,苹果股价在上周四一度创下一年以来单日最高涨幅。
苹果CEO库克在上个月的访华行程中强调,对苹果供应链来说,没有比中国更重要的地方。但苹果公司仍在积极寻求供应链的多元化。
进博会参展日企占10%,瞄准中国市场这些新热点
高山博希望,未来更多日企能紧随中国消费市场的趋势,在重视线下渠道之余,更积极地“拥抱”线上渠道。作为进博会的老朋友,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此次组织了150多家日本中小企业,参加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的“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这也是日本贸易振兴机构连续第六次参加进博会。锤子财富2023-11-06 21:44:480000热市追踪丨龙头房企出手“护盘” 地产股集体活跃;传媒概念多股涨停板
保利发展拟斥资超10亿元回购股份,实控人保利集团将同步增持,地产股集体走高,主力资金大幅加仓该板块。今日沪指收复3000点;北证50指数收盘跌逾3%。板块方面,保利发展拟斥资超10亿元回购股份,实控人保利集团将同步增持,地产股集体走高,主力资金大幅加仓该板块;教育板块表现活跃,教育部表示,在3年内培养一批厚基础、实战型、能集中解决企业最急迫技术难题的高层次创新人才。锤子财富2023-12-12 18:56:360000新质生产力是啥“力”,湖北两会代表委员热议形成路径
湖北可率先在全国制定出台发展新质生产力规划和实施方案,确立湖北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产业图谱和推进线路图。新质生产力是啥“力”,如何形成有湖北特色的新质生产力,成为今年湖北两会代表委员们热议的新话题。0000全面通水十周年,南水北调带来哪些经济社会效益
水利部正会同有关部门、地方和南水北调集团,全力推进后续工程的规划建设。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十年间,工程已累计调水超过了767亿立方米,沿线的城市生活和工业供水保证率显著提升,有力改善了北方地区特别是黄淮海地区的水资源条件和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锤子财富2024-12-19 06:00:160000惠民保进入第五个年头,如何答好可持续发展这一必答题?
可从筹资、支付和服务三方面切入。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光是4月23日,就有上海“沪惠保”、厦门“惠厦保”、东莞“莞家福”三款2024年版惠民保产品上线。其中,从“沪惠保”首席承保公司中国太保处获取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27日,2024版“沪惠保”参保人数已超250万。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