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板块超50股跌停!退市新规出台,市场有望迎来加速出清
4月15日,ST板块开盘集体重挫,ST恒久、*ST民控、*ST新纺、ST同洲、ST宇顺等超50股跌停。

退市新规出台,进一步削减“壳”资源价值
消息上,4月12日,中国资本市场第三个“国九条”出台。其中提出,加大规范类退市实施力度。进一步畅通多元退市渠道。完善吸收合并等政策规定,鼓励引导头部公司立足主业加大对产业链上市公司的整合力度。进一步削减“壳”资源价值。加强并购重组监管,强化主业相关性,严把注入资产质量关,加大对“借壳上市”的监管力度,精准打击各类违规“保壳”行为。
同日,证监会制定《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着眼于提升存量上市公司整体质量,通过严格退市标准,加大对“僵尸空壳”和“害群之马”出清力度,削减“壳”资源价值。其中提出,调低2年财务造假触发重大违法退市的门槛,新增1年严重造假、多年连续造假退市情形。
随后,沪深北交易所同步修订相关退市规则。上交所修订重组上市条件,加大对重组上市的监管力度,削减“壳资源”价值,对照主板上市条件的修改,提高主板重组上市条件。北交所提出,连续120个交易日累计成交量低于100万股将被强制退市。深交所提出,适当提高主板A股(含A B股)公司市值退市标准至5亿元。
机构:市场有望迎来加速出清
华泰证券表示,退市制度改革或进入新阶段,退市新规在2020年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对财务造假、公司治理乱象的威慑力度,强制退市标准更严、维度更广;多措并举降低壳价值、鼓励主动退市;优化过渡期,加强投资者保护力度。A股因财务造假、财务指标而强制退市的比例或大幅提升,市场有望迎来加速出清。
兴业证券指出,本次退市新规拓宽了退市类型和收紧了不少退市要求,因此会有更多的个股面临退市压力,例如营业收入大于1亿元但小于3亿元的主板上市个股;同时新规提出公司若已连续2年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被出具否定或者无法表示意见,第三年再次触及前述情形的,将被终止上市,且此条自新上市规则发布实施时开始适用。梳理2021年、2022年年报,发现已有12家公司被连续两年出具否定或者无法表示意见,若2023年年报仍维持此结果,根据新规可能将会被退市。
吉林省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王用生决定逮捕
该案正在进一步办理中。国家开发银行原党委委员、副行长王用生涉嫌受贿一案,由国家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日前,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定管辖,吉林省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贿罪对王用生作出逮捕决定。该案正在进一步办理中。0000住建部: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分三类,要建一定比例保障房
住建部提出,坚持多渠道筹措改造资金,既可以由城市政府筹措资金,也可以引入社会资金,银行业金融机构将对城中村改造给予政策性和商业性贷款支持。目前,全国范围内正在推进的城中村改造项目达到162个。这些改造项目中,符合条件的可实施“拆除新建”,集聚了产业的将先行有序疏解集聚产业,银行业金融机构将给予政策性和商业性贷款支持。0000秦朔:生产性创新成“主引擎”,科技企业成长环境向好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不断成长,目前的中小市值专精特新企业未来也有可能长成参天大树。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生产性创新正成为经济增长“主引擎”,与此同时科技企业成长环境向好。0000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不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我国正在形成以创新为重要特征的产业生态系统竞争新优势,从原材料获取、生产制造、研发、运输物流,到维修、知识产权、金融、标准制订等产业链所有环节,都具备了创新能力。2023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5周年。经过45年改革开放发展,我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站在改革开放的新起点上,未来要以国内大循环为底盘,深化国别合作,促进国际循环,不断提升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站在新起点上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0000事关10万亿财政转移支付,国务院这份报告透露五大改革动向
推动完善转移支付法律制度,建立健全转移支付分类管理机制,改进转移支付预算编制,加强转移支付分配使用和绩效管理,推进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经济下行叠加土地市场低迷,地方财政越来越依赖中央财政支持,今年中央财政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首次突破10万亿元,而这笔巨额资金分配管理变化备受地方政府关注,也关系着老百姓切身利益。锤子财富2023-09-02 17:01:5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