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贷卷至白菜价,房贷客户“以贷转贷”暗藏风险
“我们比较了好多银行的消费贷额度和利率,最终选择了一家有降息券的。”深圳一名房贷客户黎明(化名)最近正规划将30万元左右的房贷置换为消费贷,算下来可以节省4500元左右的利息。
与黎明类似的房贷客户不在少数。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调后,新发贷款利率也随之下调,目前部分银行的消费贷、存量房贷存在利率差,有人看准机会,在各大银行“比价”,借入低息消费贷还房贷。
值得注意的是,居民“以贷转贷”背后仍潜藏诸多风险。一方面,消费贷的还款期限较短,置换期限较长的房贷容易导致个人或家庭短期面临较大债务压力;另一方面,用消费贷置换房贷本身属于违规操作,背后存在多种法律隐患。
消费贷价格战打响
LPR下调后,新发贷款利率也应声下滑,消费贷价格战愈演愈烈。近期,记者从深圳多家银行客户经理处获悉,开门红阶段消费贷利率较此前进一步下滑,抢券、打折、拼团活动层出不穷,折扣后最低利率可达到2.88%。
例如,平安银行推出的信用贷产品“白领新一贷”,优享客户用券后年利率低至2.88%。交通银行浙江省分行推出的惠民贷宣称年化利率最低3.24%。招商银行闪电贷额度宣称最低3%起。
为印证实际借贷利率是否与宣传一致,记者按一名客户经理的指引,在招商银行闪电贷进行建额。建额结果显示,预计可借额度为20万元,利率在3.4%左右。
“根据客户个人情况不同,系统的招米值不同,获得的利率和额度也不同,基本最低是3.0%。”该客户经理告诉记者。
而在社交平台上,各类提高额度、降低消费利率的攻略更是层出不穷,不少博主热衷于在各个银行间比价,从消费贷里“薅羊毛”。一名金融类博主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与此前相比,现在如果本身资质条件尚可,基本都能找到3%~3.5%左右的“白菜价”消费贷。
消费贷下降已是大势所趋。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监测的数据显示,2023年11月,全国性银行线上消费贷最低可执行平均利率为3.41%,环比下降1个基点。
消费贷利率卷至新低的同时,房贷利率年初重定价后也有所下调,但对不少高位上车者而言,两者间仍存在较高利差。
黎明告诉记者,她目前的房贷利率调降后在4.5%左右,而目前能借到的消费贷利率在3%,两者间存在1.5%个百分点。
“利差不多,但是‘蚊子再小也是肉’。”一名来自东莞的购房者告诉记者,目前他能借到的消费贷与存量房贷之间有1.8%的差距,置换额度在30万元。在去年,他已成功将10万元的消费贷置换为房贷,初尝“甜头”,这次选择再次冒险操作。
房贷客户“套利”还房贷
利差之下,不少房客纷纷选择私下利用消费贷置换房贷,以期变相降息。
大林(化名)最近陷入对房贷利率的焦虑中,打算先将50万元的房贷置换为消费贷。
2020年,大林在东莞某镇区买入一套340万元的房产,彼时贷款金额238万元,利率5.4%。而后来虽然存量房贷下调、LPR也重新定价,但大林的房贷利率仍有4.2%。这次,他计划分别从两家银行贷出50万元,用于提前还贷。
记者从采访的多名房客处也大致获悉操作路径。他们基本都是先选择银行建额查看消费贷利率,最终敲定1~2家银行提交消费贷申请,金额入账后“倒腾”几轮,随后用于还房贷。
对于房客而言,选择“以贷转贷”的原因也各有不同。
“还了三年,基本都在还利息,房价还在不断贬值。”大林的焦虑来自高利率和低房价间的差距,当时340万购入的房产,现在自“砍”40万元都难寻买家。
在这种焦虑下,他开始做“功课”研究各类房贷置换的方式,最终选择试水消费贷。在他看来,经营贷置换确实可以将所有房贷一次性降息,但要经过中介包装,且后续的“续贷”风险较大。而消费贷则可以自己操作,额度也不算大,可试水观望情况,即便是续贷压力也不大。
“这更像一种提前消费的方式,额度也不算太大。”黎明认为,假设预估在3年内收入可覆盖消费贷,那风险就比较小。省下来的利息钱也有利于促进消费。
而与之相比,此前从事房地产策划的于明(化名)选择“以贷还贷”则是无奈之举。降薪两年后,每月房贷基本已将他的存款消耗殆尽,定期借入消费贷不仅可以省利息,还可以解决“燃眉之急”。
种种迹象看,“套利”还房贷现象确实存在,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剧提前还贷现象。根据信达证券研报,2021年10月早偿率指数是0.0713,2022年1至8月RMBS条件早偿率指数呈上升趋势,于2022年8月达到当年峰值0.1336后开始回调。但截至今年2月底,该指数仍处在0.1035的相对高位。
暗藏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居民“以贷转贷”背后潜藏诸多风险。
“不建议大家采用这种方法。银行贷款是有明确的用途设定的,必须按照用途去使用,不能挪作他用。”北京金诉律师事务所主任王玉臣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消费贷是明令禁止流入楼市的。对于购房人来说,一旦被查出消费贷转房贷,将面临停贷或提前全额偿还贷款的风险,征信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消费贷款的资金专款专用,不能擅自改变贷款用途。”冠苕咨询创始人周毅钦也持类似观点。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如果日后被查到,客户会被商业银行勒令提前还贷,甚至记入不良信用记录。
此外,期限错配也将形成续贷风险。王玉臣向第一财经记者介绍,消费贷与房贷不同,贷款周期是很短的,一般期限在五年内。到期后,借款人需要先还清之前的本金才能再办理新的贷款。这本身就会存在续贷风险。
“在借新贷还旧贷的过程中,将可能会出现资金缺口,给购房人带来新的经济压力。”王玉臣认为,如果续贷时不能成功取得新的资金填补窟窿,购房人可能会在过桥资金的偿还上出现违约,由此引发新的问题和纠纷。
“这类消费贷款期限短,月还款金额比较高。”周毅钦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如果贷款者的流动性出现问题,更容易变成不良贷款。
此外,周毅钦进一步指出,有的“贷款中介”打着银行的旗号,宣传所谓的无抵押、低息贷款,其背后隐藏的风险或陷阱不少。直到消费者真正签协议的时候才发现,中介会收取很高的服务费用,折合贷款成本甚至超过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
印官员称若边境和平,可放松对中国投资审查,外交部回应
中方希望印方充分认识中印经贸合作互利共赢的本质,为中国企业在印度投资经营提供公平、公正、透明和非歧视的营商环境。1月19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路透社记者提问,昨天印度最高产业政策官员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表示,如果中印两国在边境问题上保持和平,印度可以放松对中国投资的严格审查。外交部对此有何回应?0000四箭齐发!楼市强力金融支持重磅官宣
中国房地产市场重量级金融“组合拳”终于落地。继9月24日,央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等部门公布包括降息降准、降存量房贷利率等在内的多项房地产利好政策后,中国房地产市场重量级金融“组合拳”终于落地。9月29日晚间,央行会同金融监管总局连发四项稳地产政策,包括引导银行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统一房贷最低首付比例至15%、延长部分房地产金融政策文件的期限、优化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政策。0000纪录片|万物破土——数字中国行实录(上)
2023年,第一财经发起“数字中国行”调研项目,走访近百家上市公司,重磅推出《数字中国行实录》纪录片(共三集),记录数字中国建设的每一帧进程。项目介绍:1994年,一条64K国际专线,将中关村和互联网连在了一起。中国,成为第77个全功能加入互联网的国家。202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布《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明确数字中国建设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锤子财富2023-11-29 11:58:200000自动驾驶“寻落地”:滴滴推进货运合作,菜鸟吸收达摩院相关团队
多家出行公司在近期更新了自动驾驶业务的动态。2023年,自动驾驶行业里,玩家的动作又多了起来。5月15日,滴滴自动驾驶货运品牌KargoBot宣布与陕汽重卡达成合作,推进L4级自动驾驶卡车量产。同日,阿里达摩院自动驾驶实验室并入菜鸟集团的消息传出,菜鸟相关负责人随后向第一财经记者确认了该消息。从布局来看,今年4月13日,滴滴已官宣了自动驾驶货运品牌KargoBot。锤子财富2023-05-15 18:47:4700003只新股大涨触发二次临停,N盟固利复牌后一度暴涨3678%
截至发稿,N盟固利涨1779.7%,此前一度暴涨3678%,创年内上市新股最大涨幅;N威力涨464.81%;N碧兴涨140.48%。8月9日,三只新股集体大涨触发二次临停。复牌后,三股股价继续上扬,截至发稿,N盟固利涨1779%,此前一度暴涨3678%,创年内上市新股最大涨幅;N威力涨464.81%;N碧兴涨140.48%。锤子财富2023-08-09 14:58:2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