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836

释放中国经济潜力,代表委员热议扩内需深化改革

锤子财富2024-03-05 20:31:120
当前稳预期强信心,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都离不开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召开。在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的态势越来越明显、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酝酿谋划之际,如何释放中国经济发展潜力、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成为热议话题。

3月4日,在全国“两会”首场委员通道集体采访活动中,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教授韩保江表示,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势不可挡,关键是要把潜力更充分地释放出来。他建议重点打好五张牌,分别是创新牌、内需牌、改革牌、政策牌和安全牌。

同日举行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大会发言人娄勤俭表示,中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和底气。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将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稳中求进推动立法工作,以高质量立法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

多位代表委员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今年要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着力扩大投资和消费,实施好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提振收入预期。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谋划财税体制改革、金融改革等重点领域的改革,同时要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这条底线。

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今年是甲辰龙年,有个成语叫虎跃龙腾,龙年的中国经济就如这成语的寓意,将在去年回升向好取得5.2%经济增长亮眼成绩的基础上,迎来新的腾飞。”韩保江表达了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

刚刚过去的龙年春节假期,我国多地迎来旅游热潮。韩保江说,这充分展示了中国经济实现新腾飞的好势头。除了这个“表层”现象,看好中国经济还有更深的底层逻辑,那就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五大优势”,包括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政治优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还有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的人才优势。

韩保江表示,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势不可挡,中国经济前景光明毋庸置疑,但关键是如何把这“五大优势”潜力更充分、更好地释放出来。对此,他建议重点打好五张牌。首先是打好创新牌,要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被问及如何看待各国在科技领域的竞争时,娄勤俭表示,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带来交叉融合创新、集成创新和应用创新,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中国主张,开放合作才是探索科学前沿、推动科技发展的正确选择,科技竞技场应遵循科技发展规律,符合市场经济规则。搞“脱钩断链”“小院高墙”只会阻碍全球科技进步,损害全球产业发展,拉大全球发展鸿沟。

他透露,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科技领域的立法主要是科学技术进步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科学技术普及法等三部法律。202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科学技术进步法实施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下一步,将研究推进科技创新方面的立法,特别是深入研究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前沿科技领域有关伦理、道德、安全等重要问题,不断完善科技法律体系。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抓手,也是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的一大热词。3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官微发布《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和发展重点》文章称,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是一项长期任务和系统工程。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根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产业升级为方向,着力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和质变。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来推动产业发展, 同时创新发展模式,增强发展动能。”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鄂尔多斯控股集团总裁王臻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是创新,不仅包括技术和经营模式层面的创新,还包括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特别是文化创新对纺织服装行业也是至关重要的,要把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将我们的文化自信融入到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当中。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告诉第一财经,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可以从关键领域和通用领域两方面发力,关键领域适合举国体制,通用领域涉及行业众多。在这个领域只有充分发动数以百万计的民营高科技企业,才能有效实现技术突破、推动成果转化。在助推民营经济发展方面,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还需要出台配套的执行细则,让好政策真正落地起效。

提振居民收入预期

当前需求不足依然为经济的主要掣肘,扩大内需成为推动经济回升向好的关键。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董煜表示,通过好的投资不断去引领和创造新的消费热点,与此同时通过消费的带动作用,也给投资指明方向,使得投资朝着更有回报的方向发展。通过不断找到消费和投资之间的结合点,促进这两项工作之间的循环,整体带动内需提升到新的水平。

3月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业内分析,当前经济的主要压力是宏观总需求不足和微观主体信心不振,扩大有效投资、刺激耐用品消费是稳增长稳信心的重要抓手。推动各类生产设备、服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鼓励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有助于加快投资和消费增速,加快经济恢复步伐。

提高收入是促消费的关键。全国人大代表、盐津铺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学武表示,短期来看,与当下现实收入相比,未来收入预期对消费影响更大;长期来看,中国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即最终消费率)约53%,仍有很大增长空间。

他建议多管齐下提振居民可支配收入预期。首先,改善就业结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稳岗扩岗企业、就业培训机构等的税费减免与财政补贴支持力度。其次,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放开农民住宅流转交易和抵押,从而大幅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让在资本市场中理财的中国老百姓,得到更公平、合理、安全的保障。

释放改革活力

日前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明确,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又一个重要年份,主要任务是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当前稳预期强信心,进一步夯实中长期高质量发展基础,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都离不开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张军扩说。

2024年是中国分税制改革30周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张连起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提交了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提案。他建议,以推动高质量发展、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提高财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目标,健全现代预算制度,增强财政可持续能力,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完善税收制度,优化税制结构。加速推动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

金融领域改革也是各界关注重点之一。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经济学院院长方洁说,要不断完善金融监管体制机制,实现金融监管全覆盖,强化中央与地方协同监管,加强问责力度,强化“对监管的监管”。

多位人大代表建议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聚焦建设强大的中央银行机制,对《中国人民银行法》进行修订。

全国人大代表,人民银行湖北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林建华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根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本次国家金融管理体制作出部分调整后,人民银行职责更加聚焦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实现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双目标”,更有助于构建现代中央银行制度。为推动相关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有必要修改《中国人民银行法》,支持形成专业高效的央行治理机制,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董事长宋曙光建议,强化金融改革先行先试。稳步扩大规则、管理、标准等开放,在金融机构市场准入、业务经营、离岸金融发展等方面深化“放管服”改革,用好自贸区改革经验,加强自贸区、自贸港之间的改革联动。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