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652

京津冀十年产业变迁,下个十年如何出发

锤子财富2024-02-29 21:45:380
下一步,将着力深化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带动,充分发挥重点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集群对产业协同发展的牵引作用。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十年来,三地经济总量连跨5个万亿元台阶,达到10.4万亿元,是2013年的1.9倍,现代化首都都市圈持续升级。

国家发改委党组成员郭兰峰日前表示,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已进入全方位、高质量深入推进的阶段。下阶段,将创新协同发展体制机制,推动重点领域协同向规则协同并重转变。深化市场一体化改革,加快破除限制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的障碍。

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董煜表示,十年来京津冀地区在协同发展上努力探索,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这份成绩单既要看“硬”的数据,也要看“软”的经验,既要看到对于两市一省自身发展的积极意义,更要看到对于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示范价值。

新兴经济快速发展

京津冀城市群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以及河北省的11个地级市,土地面积21.6万平方公里,截至2022年末,常住人口总量1.1亿人。

根据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2023年,北京、天津、河北的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43760.7亿元、16737.3亿元和43944.1亿元,分别是2013年的2.1倍、1.7倍和1.8倍。

从产业结构发展看,十年来,京津冀第三产业的比重整体提高9.6个百分点;从第三产业占比看,北京占比八成以上,天津占比超过六成,河北占比突破五成,第三产业增速最快。

津冀携手打造世界级港口群。2024年2月7日,一艘轮船在唐山港京唐港区集装箱码头装完货物后离港。新华社图

在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过程中,新兴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北京数字经济增加值从2015年的8719.4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18766.7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2.9%,提高7.7个百分点;三地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持续增长,较2019年三地均增长20%以上。

“北京研发,津冀制造”模式正在加速形成,中关村企业在津、冀两地设立分支机构超1万家。北京企业对津、冀两地企业投资4.9万次,投资总额2.3万亿元。根据北京市统计局数据,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由2013年的71.2亿元增至2023年的748.7亿元,年均增长率达26.5%。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叶堂林认为,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三地各有侧重。北京作为国家首都、国际城市和文化名城,侧重于发展服务业、高科技产业和文化产业,可以为津冀两地制造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河北精心打造一系列类似曹妃甸的重点承接平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十年累计承接京津转入基本单位4.3万余家;天津加快建设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宝坻京津中关村科技城等重点承接平台。

下个十年产业“新”出发

北京市协同发展服务促进会秘书长李伟表示,如果说过去十年,京津冀地区的产业发展是对此前几十年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调整,那么,下一个十年,京津冀地区的产业发展就要向“新”出发。“量质并重”源于创新驱动,需要未来产业和新质生产力登场发挥作用。

2023年11月,京津冀三地首次联合主办2023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大会,首次提出了京津冀产业协同“五群六链五廊”的概念,并首次聚焦产业链供应链联合招商,达成意向签约项目152个,意向投资额超千亿元。

“五群”是指集成电路、网络安全、生物医药、电力装备、安全应急装备等产业集群;“六链”是指氢能、生物医药、网络安全和工业互联网、高端工业母机、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等产业链;“五廊”是指京津新一代信息技术、京保石新能源装备、京唐秦机器人、京张承绿色算力和绿色能源、京雄空天信息等产业廊道。

中国企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朱宏任表示,产业协同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大率先突破领域,京津冀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日益融合。京津冀新型工业化发展中,积极促进骨干企业对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的系统整合,打通产业链上下游,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加快形成一批现代产业集群,全面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此前表示,下一步,将着力深化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带动,充分发挥重点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集群对产业协同发展的牵引作用。“优化区域产业分工和生产力布局的支撑作用,聚焦集成电路、网络安全、生物医药、电力装备、安全应急装备等重点产业链,加强针对性政策支持,合力补齐短板,拉长长板,锻造新板,聚链成群。建立集群跨区域协同培育机制,优化产业分工定位,强化区域联动和政策协同,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协作,合力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