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国健业绩回升,聚焦自免赛道再寻新增长点
受益于主业收入回暖、费控水平提升以及非自免在研管线转让获收益,三生国健(688336.SH)2023年业绩快速增长,盈利能力回到疫情前的较高水平。
但目前三生国健65%以上的收入依然来自TNF-α类自免药物益赛普。随着该细分赛道竞争加剧,三生国健寻找新业绩增长点的需求日益迫切。
三生国健近年来持续加快新药研发,并逐渐聚焦自免药物赛道。目前已有多款自免新药进入临床中后期,能否为该公司带来新的增长动力,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核心产品收入回稳业绩大增
三生国健日前披露2023年业绩快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0.14亿元,同比增长22.84%,实现归母净利润2.96亿元,同比增长500.35%。核心产品益赛普加快市场渗透,新产品赛普汀持续放量以及肿瘤、眼科在研药物向三生制药授权获得收入,是营收增长的主要原因。
其中,益赛普是国内风湿病领域首款肿瘤坏死因子(TNF-α)抑制剂,凭借疗效及先发优势,上市后销量快速增长,为三生国健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并推动该公司连续12年实现收入正增长。
2020年以来,受新冠疫情以及竞品增多等因素影响,益赛普销量大幅下滑,市场份额从此前的50%左右逐步降至近23%,三生国健整体收入也因此受到显著影响。
据悉,目前国内已有超过10款进口/国产 TNF-α抑制剂上市销售,其中,恩利(辉瑞)、修美乐(艾伯维)、类克(西安杨森)、欣普尼(强生)等进口产品均已进入医保目录并降价,对益赛普的销售带来巨大压力。
作为应对,该公司近年来将推动产品渠道扩张,推进新剂型的研发作为重要业务发展方向,寻求进一步提升益赛普的市场渗透率,延续这一核心产品的生命。目前来看,随着新冠以及集采因素的影响逐渐减弱,益赛普的销量下滑态势趋缓甚至回稳,新剂型目前也已获批上市,有望成为提升益赛普市场渗透率的重要抓手。
报告期内该公司盈利增速远超营收增速,除了费控等因素外,在研管线对外授权收益是最主要贡献。
2023年4月,三生国健公告称,将旗下多款在研单/双抗肿瘤药物、眼科药物权益以4.2亿元的价格转让给了三生制药,并已收到其中部分款项。此外,该公司还以9930万元的价格向三生制药转让了304R项目的知识产权。这部分收入中大部分应直接计入利润,成为推动业绩高速回升的主要因素,并且随着后续款项陆续到账,预计近年内还将对该公司业绩形成正向影响,但可持续周期有限。
聚焦自免赛道寻求新增长点
作为三生国健的核心产品,益赛普带来的收入在该公司整体营收中占比曾长期维持在95%以上。随着自主研发的CD25单抗药物健尼哌、Her2阳性乳腺癌治疗药物赛普汀先后上市,以及新增的CDMO业务逐渐放量,至2022年,益赛普营收占比降至65%左右。

不过,随着销售规模增长,健尼哌、赛普汀的收入增速2022年以来明显下降,能否成为支撑该公司持续增长的重磅产品仍有待观察。三生国建寻找新增长点的需求日益迫切。

近年来,三生国健在自免、肿瘤及眼科领域多线出击,在创新药研发投入方面不遗余力。2020-2021年,该公司研发投入甚至占到了营收规模的50%以上,而这也给该公司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2022年,三生国健主动收缩战线,聚焦自免业务,减少旗下非自免领域新药研发投入。至2023年转让相关权益后,三生国健旗下在研药物除赛普汀新适应症外,已全部集中在自免疾病领域。该公司相关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相比于竞争激烈的肿瘤药物市场,更看好自免疾病药物这一更为可观的蓝海市场。
目前,国内自免疾病药物市场参与者及创新药数量仍相对有限,拥有巨大的未被满足临床需求,且确诊率持续提升。弗若斯特沙利文此前预测,到2030年,中国自免药物市场规模2030年有望达到近250亿美元,较2020年实现十倍增长。
三生国健目前在研自免药物管线中,抗IL-17A人源化单克隆抗体(“608”)、抗IL-1β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613”)、抗白介素4受体alpha(IL-4Rα)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药物(“611”)部分适应症已进入III期临床试验,针对适应症为中重度斑块银屑病、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以及成年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等较为常见的自免疾病。其中,抗IL-17A单抗(“608”)临床试验已于2023年末到达主要终点,进度在国内同类型药物中排名第三。

在全球范围内,IL-17是自免药物领域的热门靶点,首款上市的IL-17靶向单抗药物Cosentyx目前已成为诺华的销量冠军,2022年销售总额达到47.88亿美元。从三生国健抗IL-17A单抗(“608”)的临床数据来看,该款产品相较于同靶点已上市产品在安全性和疗效上均具有一定竞争力,未来有望在国内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按照国内创新药从III期临床研究到实现上市销售的平均周期来看,三生国健的自免药物矩阵要形成规模收入至少还需要两年时间。在此之前,该公司将不得不依靠现有产品的市场开拓来维持增长,可能面临一定压力。
暂停限售股出借 限制融券效率 次新股优先受益 后市还有哪些利好?
昨日证监会发布进一步优化了融券机制,今日次新股表现活跃,腾达科技连续两日涨停,中科磁业和金凯生科也出现20%的涨停价。今日次新股表现活跃,腾达科技2连板,中科磁业、金凯生科20%涨停,C美信科技、中远通、百通能源、腾达科技等领涨。0000四个原材料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出台,哪些亮点值得关注
当前原材料工业稳增长的压力依然较大。从行业外部看,全球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国内需求仍然不足,资源环境压力加大;从行业自身看,传统产品过剩问题犹存,自主创新能力依然偏弱,转型升级任务艰巨。原材料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近30%,是稳增长的重要领域。锤子财富2023-08-26 17:16:390000科创板外资交易占比超10%,国际机构期待“参与方式能更便利”
目前,外资在科创板持股占比近4%,交易占比超10%。科创板开市四年来,内外资眼中的科创板是怎样的,对未来有何期待?近日,在上交所举办的科创板四周年线上国际推介活动上,上交所副总经理董国群表示,随着科创板市场产品体系进一步丰富、境外投资者参与渠道持续拓宽,科创板市场国际化程度显著提升,国际投资者已成为科创板市场重要参与主体。0000基金业高管变动频频,这家700亿公募迎来新掌门
行业高端人才流动加快近日,多家公募基金行业高管人士迎来变更。仅5月27日,就有兴银基金、汇丰晋信基金、博时基金分别发布关于高级管理人员变更的公告。截至5月29日,基金公司5月以来高管变更人数已增至22位。5月27日,兴银基金发布公告称,原董事长张贵云因工作调动于5月26日离任,兴业期货原董事长吴若曼新任基金管理公司董事长、法定代表人。锤子财富2023-05-29 22:16:380000国家能源局:选取部分县乡地区开展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应用推广活动
选取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等33个县(县级市、县、自治县、旗)、天津市宁河区大北涧沽镇等74个乡(镇)开展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应用推广活动。7月16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选取部分县乡地区开展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应用推广活动的通知。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