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收入继续恢复性增长,今年财政如何发力?
最新的“国家账本”公布。2月1日,财政部公开2023年财政收支情况。去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约21.7万亿元,同比增长6.4%。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约27.5万亿元,同比增长5.4%。
财政部副部长王东伟在当天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去年财政部门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促进经济回升向好和高质量发展。财政预算执行的特点之一,是财政收入保持恢复性增长态势,财政支出持续加力。预计2024年财政收入将会继续恢复性增长,财政支出将继续保持必要强度。
去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也跟上一年低基数有关。而地方财政依赖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下称“土地出让收入”)在2022年大幅下滑之后,2023年继续同比下降13.2%,影响了地方可用财力。2024年考虑到经济增长承压、结构性减税降费、相对较高基数等,绝大多数省份下调了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预期值。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告诉第一财经,2023年财政政策总体落实“加力提效,注重精准、更可持续”,在收入有限增长尤其是土地出让收入负增长的情况下,仍保证了一定的支出强度推动经济增长、防范化解风险,紧平衡态势有所加剧。总体来看,财政在支持经济恢复发展、稳定就业、改善民生、促进科技创新、防范重大风险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去年财政账本全扫描,有喜有忧
中国财政预算有“四本账”,其中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两本账收入规模大,是地方可用财力主要来源。
跟2023年年初预算相比,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支出规模基本符合预期,略微小于预期值。
王东伟表示,受益于经济回升向好,加上2022年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拉低基数等因素影响,2023年财政收入呈现出恢复性增长。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税收和非税收入组成,其中税收是大头,税收被称为“经济晴雨表”,从而更受关注。
根据财政部数据,去年21.7万亿元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约18.1万亿元,同比增长8.7%。税收收入占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约为83.6%。税收收入增速也高于经济增速(5.2%)。非税收入约3.6万亿元,同比下降3.7%。
辽宁大学地方财政研究院院长王振宇告诉第一财经,去年财政收入呈现恢复性增长,基本实现了与国民经济的同步。从上述税收占比来看,财政收入质量较好。
罗志恒表示,去年税收收入增速超过非税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结构有所优化,税收收入占比较2022年提高1.7个百分点,但仍略低于2020年和2021年。
从主要税种来看,财政部数据显示,第一大税种国内增值税逼近7万亿元,同比增长42%。这主要跟2022年实施超2万亿元的增值税留抵退税,基数较低有关。第二大税种企业所得税约4.1万亿元,同比下降5.9%。东方金诚高级分析师冯琳认为,这主要与企业利润总体下降、减税等因素有关。
由于去年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提高等,减税效应持续释放,叠加居民收入增长承压,使得去年个税收入出现下降。财政部数据显示,2023年个人所得税约1.5万亿元,同比下降1%。
另外,去年国内消费税、进口货物增值税、关税等收入也有所下滑。备受股民关注的证券交易印花税同比下降34.7%。“证券交易印花税大幅下降,主要与股市表现不佳、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调降有关。”冯琳说。
王振宇认为,企业所得税、国内消费税、进出口税收、涉及土地和房地产税收等表现不景气,反映出整个经济尚在修复期。
相比于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符合预期,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却明显低于预期,而这主要是由于土地出让收入大幅下滑。
财政部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约7.1万亿元,同比下降9.2%。其中土地出让收入约5.8万亿元,同比下降13.2%。冯琳表示,房地产市场未能如期回暖,土地市场持续低迷,导致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在2022年大幅收缩基础上仍出现两位数的下滑。
不过,从全年月度数据来看,去年土地出让收入降幅呈现持续缩窄态势。
冯琳认为,去年9月份以来,土地出让收入降幅收敛,主要原因是低基数效应。同时,多个城市取消土地限价等政策对土地市场景气度也起到一定托举作用。但目前土地市场热度并未普遍回温,非核心地块多底价成交,加之房地产销售端仍承压,尚难以断言土地市场已经形成趋势性拐点,仍需重点关注后续稳地产政策能否有效提振地产需求和投资。
“去年地方土地出让收入明显下降,说明‘土地财政’尚未走出低谷,后‘土地财政’地方税系建设需在‘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中予以重点、优先考虑。”王振宇说。
由于大规模退税减税使得2022年财政收入基数较低,也相应推高了2023年收入增速。为了更客观看待实际收入增长情况,需观察2022年和2023年两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平均增速情况。
罗志恒表示,去年在低基数下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4%,但两年(2022年和2023年)平均增速仅为3.4%;一般公共预算与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之和的两年平均增速为-2.2%,这反映了经济增长承压背景下,税基扩张缓慢、财政收入增长动力不足的现实。
而为了稳经济,去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仍保持5.4%的增长,社保和就业、教育、科技等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
在上述国新办发布会上,针对记者去年前几个月财政支出有所收缩等提问时,财政部国库司司长李先忠回应称,去年6、7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幅小幅下降,主要是因2022年同期存在一次性的大额支出,抬高了基数,这是在预期之内的,不存在财政支出收缩的情况。
“从去年全年看,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突破了27万亿元,同比增长5.4%,支出规模再创新高,应该说有效发挥了积极财政政策效能,对经济恢复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撑。”李先忠说。
罗志恒表示,去年财政支出保持了一定的强度,支出结构持续优化、重点投向民生领域。去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5.4%,两年平均增速为5.7%;一般公共预算与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之和两年平均增速为2.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教育、社保就业、卫生健康三大民生领域支出占比达37.7%,为近年来较高水平。
不过,受制于政府性基金中土地出让收入明显下滑,在“以收定支”原则下,支出也相应减少。财政部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0.1万亿元,同比下降8.4%。
今年财政适度加力,收入预计有所放缓
中央要求2024年积极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在经济增长承压下,市场比较关注今年财政如何适度加力。
王东伟在会上解释,所谓适度加力,主要是四点:一是保持适当的支出强度,释放积极的信号;二是合理安排政府投资规模,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三是加大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四是优化调整税费政策,提高政策的精准性、针对性、有效性。
此前财政部明确,为满足各方面支出需求,除财政自身收入外,2024年还将安排一定规模的赤字,并从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其他政府预算调入一部分资金,确保财政支出总规模有所增加,更好发挥拉动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循环的作用,形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支撑。
“今年将用好相关国债资金,继续安排一定规模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适当增加中央预算内投资规模等,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王东伟说。
李先忠介绍,2023年12月,财政部依法履行审批程序后,已经向各地提前下达了部分2024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支持重大项目建设,推动形成实物工作量,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债券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今年1月以来,部分省份已经发行了地方政府债券,一季度地方发债计划规模超1.6万亿元。一些地方也披露了获得财政部提前下达的2024年新增债务额度,比如发债规模最大的省份广东是3449亿元,高于其2023年获得的提前批额度(3189亿元)。
在减税降费方面,财政部预算司司长王建凡介绍,2023年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中,新增的减税降费大约是1.57万亿元,办理的留抵退税大约是6500亿元。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和中小微企业受益明显。
“2024年,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政策的精准性和针对性,重点聚焦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强化政策供给,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王建凡说。
此前接受第一财经采访的专家普遍认为,2024年财政赤字率会再次超过3%,以释放积极信号,但大概率不会超过4%,不搞“大水漫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可能在4万亿元左右,跟去年相近。
对于2024年收入形势,各省普遍认为,经济持续复苏,以及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地方产业优势等会带动收入增长,因此基本所有省份都预计2024年当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会出现增长。不过,考虑到复杂外部形势、经济增长承压、结构性减税降费带来的减收,以及去年相对高的基数等,目前30个省份中有28个省份下调了今年收入增速,增速集中在3%至6%之间。
冯琳表示,今年28个省份下调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增速,一方面是2024年经济运行仍面临一定下行扰动,财政政策需继续加力稳增长。从这个角度看,年初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目标定得略低一些,也可为后续实施更大力度的税费“减降退缓”预留政策空间。另一方面是地方在制定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目标时,考虑到了2022年大规模留抵退税带来的低基数效应,因此,随着低基数效应减退,2024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目标也会有相应下调。
冯琳认为,展望2024年,预计实际GDP增速将在5.0%左右,同时CPI和PPI同比中枢均具备回升基础,GDP平减指数同比料实现回正,名义GDP增速将达到6.2%左右,高于2023年的4.2%,这对财政收入增速将会产生提振作用。不过,2024年财政收入增长还会受到经济局部下行压力、财政政策“适度加力”下减税降费政策料延续等因素影响,总体增速料低于名义GDP增速。
“预计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将在5%~6%之间,由于低基数效应减退,这一增速要低于2023年的6.4%,但要高于2022年~2023年两年平均增速(3.4%)。”冯琳说。
深交所:以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着力点,完善直接融资机制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深圳证券交易所承办的第二届中小企业投融资国际论坛在广州举办。6月28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深圳证券交易所承办的第二届中小企业投融资国际论坛在广州举办。0000英国首相:警方仍需对骚乱保持“高度警惕”
据统计,目前已有500多人被捕,十多人被认定有罪并被判处刑罚。当地时间8月8日,英国首相斯塔默再次召开紧急内阁会议。这也是近期英国大规模抗议活动爆发以来,召开的第三次紧急内阁会议。斯塔默在会议上表示,警力部署和迅速的司法判决对暴力骚乱参与者起到了震慑作用,但警方仍需要保持“高度警惕”。据统计,目前已有500多人被捕,十多人被认定有罪并被判处刑罚。四分之一的被指控者未满21岁。0000外交部:中方期待同俄方一道深化中俄东北远东合作
中方期待通过此访同俄方一道,落实好两国领导人达成的共识,深化中俄东北远东合作,共同促进本地区发展。9月8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中方对张国清副总理将赴俄罗斯出席第八届东方经济论坛有何期待?0001回顾国家资产负债表45年:未来中国资产-负债扩张可能出现分离
中国房地产高质量发展还有相当大空间,中国房地产“顶峰论”站不住脚。“国家资产负债表给宏观经济分析带来了质的提升。”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近日在“探索国家宏观资产负债表管理高层研讨会”上高度强调国家资产负债表的意义。00002连板珠江钢琴:公司不存在应修正半年度业绩预告的情况
珠江钢琴公告,2024年上半年,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6200万元至8600万元,去年同期盈利2526.89万元。7月15日,珠江钢琴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近期公司经营情况及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截至收盘,珠江钢琴涨停走出2连板,2天累计涨幅达21.04%。锤子财富2024-07-15 17:48:1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