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风知劲草:2024年上海投资促进如何实现“奋力一跳”?
作为中国经济总量最大的城市,2024年上海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为5%左右。这意味着,在2023年4.72万亿元的基础上,2024年上海的GDP要冲刺5万亿元大关。
1月27日举行的上海市人民政府记者招待会上,上海市市长龚正表示,实现这个目标,上海有信心、有底气。但要实现这个目标,龚正表示,也要经过十分艰苦的努力,必须“奋力一跳”甚至“奋力两跳”。
招商引资和扩大有效投资是经济工作的“牛鼻子”和“生命线”。上海社科院国家高端智库资深专家杨建文表示,进入2024年,美联储加息进入尾声,国际资本供给增加、流动性改善,新兴经济体发展的外部环境将有所改善。同时,上海正在根据《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总体方案》,打造国家制度型开放示范区,也形成了优化营商环境、稳外资稳外贸的优势。
对于正全力撑竿跳的上海而言,杨建文说,可以把内外部的机会更好结合起来。
“顶格”制定招商引资计划
身处经济一线,招商引资在过去一年变得极具挑战性。2024年,也并不轻松。
当地时间1月9日,世界银行发布最新《全球经济展望》报告称,预计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将连续第三年放缓,从2023年的2.6%降至2.4%(2022年3.0%,2021年6.2%)。这将使2020至2024年成为全球经济30年来增速最慢的5年。
回看上海。伴随着一系列重大项目的落地,2023年上海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3.9%,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规模达到1.6万亿元。
在此基础上,为了达成需要“奋力一跳”甚至“奋力两跳”的目标,2023年年末2024年年初,上海新一年的招商引资工作已经全面启动,任务也被顶格拉满。
2023年12月6日举行的全市工业稳投资专题会议上,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刘平表示,要精心制定2024年招商计划,改进招商方式,提高招商能力,打响投资上海品牌。用好重大产业项目协调机制,抓好产业政策供给,推动产业投资加快释放。
2023年12月18日举行的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强调,市区两级要千方百计抓好招商引资,用好重点企业“服务包”等政策,促进高质量高水平项目落地。
2024年伊始,上海多个区举行重点产业项目的集中签约、集中开工仪式,以抢抓一季度“开门红”。
1月2日,闵行区2024年重点产业项目集中签约开工。其中8个重点产业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达50亿元。另有10个项目现场签约落地闵行,总投资额50亿元。
1月3日,2024年杨浦区重大项目签约暨重大工程集中开工,此次集中签约的重大项目共50个,投资总额超300亿元。
1月4日,2024年普陀区第一次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举行,25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落户,涵盖生命健康、数字营销、人工智能等多个重点领域。
1月18日,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市投促办)组织召开市级部门招商引资工作座谈会,共有包括市商务委、市教委、市科委等18家市级部门参会。刘平表示,招商引资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聚焦今年招商引资工作任务和目标,市投促办将联合各部门,进一步细化全年招商重点任务和工作分工,全力推动上海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突破和新成效。同时,刘平还表示,要加强工作联动,科学制订产业政策,用好平台展会招商资源,做好龙头企业招商。市级各单位在日常服务和工作推进过程中,要做好链主、龙头企业等招商线索捕捉,加强信息资源共享,构建全市“大招商、招大商”的工作格局。
“满格”改进招商引资方式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上海将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聚焦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加快建设“(2 2) (3 6) (4 5)”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巩固提升工业经济比重,推动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全力落实新一轮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上海方案”。
巩固提升工业经济比重,在《上海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中被明确为:到2025年,上海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5%以上。
根据2022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当年上海工业增加值(10794.54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44652.80亿元)的比重,为24.17%。
在科技变革和产业赛道变迁的当前,要实现25%以上目标,唯有在稳住工业大盘中坚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世界一流企业,新型产业率先培育成势、先导产业抢占发展先机。
为千方百计促进高质量高水平项目落地,上海首次在市级层面出台综合性的产业招商引资和投资促进政策。2023年4月发布的《关于新时期强化投资促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政策措施》(下称《政策措施》)提出了高质量招商的五大“新模式”——鼓励重点产业链招商、开放应用场景招商、强化科技研发招商、强化投资联动招商、深入推进招商引才。
具体来说,要以产业链聚项目,发挥重点产业链优势,支持“链主”企业招引产业链上下游优质项目。以场景换项目,发挥应用场景丰富优势,通过开放应用场景,加快应用场景重大项目落地。以科技研发促项目,发挥科技创新资源集群优势,加快吸引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落地。以基金招项目,发挥金融机构集聚优势,整合产业投资基金,鼓励金融机构协助招商,加强产融对接服务。此外,《政策措施》中也提及将优质招商引资企业纳入人才引进重点机构范围,支持招商项目重点产业人才安居保障。
2024年青浦区投资促进大会上,青浦区委书记徐建表示,要促进招商引资提质增效,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加强前瞻研究和科学布局,全方位、多渠道开展战略招商、产业链招商、大数据招商、平台招商、以商引商,围绕产业发展、市场转型等方面,挖掘潜在机遇、化解潜在风险。
宝山区则提出,要围绕邮轮旅游、绿色低碳、生物医药及合成生物、机器人及智能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六大产业”,加快招引一批行业领域内龙头企业和链主企业,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快集聚。同时,不断拓展招商“朋友圈”,打好以商招商、基金招商、招投联动等组合拳。
静安区将围绕信息安全、新型算力等重点领域,强化自主基础软硬件底层支撑能力。大力实施“百企成长计划”,搭建各类创新主体与龙头企业、金融资本、专业机构的合作交流平台,营造近悦远来、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
奉贤区将深入实施“品牌出海”计划,推动东方美谷更好走向世界,聚焦美丽大健康、新能源汽配、数智新经济、化学新材料四大新兴产业,坚持“一体两翼”,“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持续打响东方美谷品牌。
“真格”提升招商引资能力
当前,全球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世界新版图,塑造现代化新图景。杨建文表示,上海的眼睛要始终盯着产业的前沿、发展的前沿、创新的前沿,和国家战略紧密契合。要更多招引类似特斯拉这样能够发挥鲶鱼效应,带动一个产业,对全国的新型工业化做出贡献的项目。
“比如核聚变的发电设备、绿氢,上海的产业基础在全国是领先的,通过高质量高水平的产业项目,把关键的产业领域、产业环节落下来,加快国内这一产业整合提升的步伐,形成多赢的局面。”杨建文说。
招商模式的转变,对于前沿产业、高端产业的中长期提前布局,都对一线招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全面提升全市招商引资人员综合实力,打造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即胜的招商“铁军”,进一步推动上海招商引资的水平,培训已经成为招商人员的常态。
2023年12月14日,“投资上海”系列能力提升计划第31期“重点产业我来讲”——数商产业专题培训举办。一年来,这一提升计划已经就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促进传统产业绿色生态转型等多个专题进行培训。
2023年以来,嘉定区投促中心开展招商铁军系列培训10余次,建立专业招引团队,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引擎”。
除了专业培训以外,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升业务能力。去年下半年,闵行区投促中心成立了产业研究部,区级招商人员从原来按区域划分,改成按产业分组。目前共设置了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能源、服务业5个组。徐汇的招商专班则设立了招商引进组、政策服务组和研究分析组。根据不同企业的特征需求,研究制定更加精准的对接策略。
除此以外,大比武,也成为上海持续提升招商人员专业素养的重要手段。
在上海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发起的“投资上海”招商大比武活动之外,各区也在积极举行业务综合能力大比武。比如宝山区推出2023年投促系统业务综合能力大比武,分别针对招商政策能力和招商实战能力开展大比武。
“招商引资的实质,就是以投资人的专业眼光、合伙人的服务意识,为创业者、企业家、投资者打造创新创业的热土,逐梦圆梦的舞台。”有招商人士告诉记者,招商人员复合型能力的打造和持续提升,在招商引资中至关重要。
618复盘|今年物流忙不忙,看京东快递小哥怎么说
广州京东快递员表示,本月收入预计较平时可以提高30%到40%。今年618大促已经落下帷幕,但很多快递还在路上,物流工作仍在继续。各家电商平台并没有公布618的总成交额,但物流作为电商大促的重要一环,也从侧面反映出了618的热度。京东快递是电商快递主力之一,第一财经采访了北京、上海和广州的京东快递小哥。从受访情况看,今年618小哥们的工作强度依然高于日常许多。锤子财富2023-06-21 18:20:350001中演协:要求会员单位对脱口秀演员李昊石进行从业抵制
经评议,本会决定对李昊石的违规行为进行严厉申斥,并根据《演出行业演艺人员从业自律管理办法》的规定,要求会员单位对其进行从业抵制。据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通报,脱口秀演员李昊石在5月13日下午、晚上连续两场“笑果脱口秀”演出中,肆意篡改演出申报内容,出现严重侮辱人民军队的情节,造成恶劣社会影响。锤子财富2023-05-17 19:59:150000机构论后市丨成长加内需短期或有修复
机构表示,成长加内需短期或有修复,增配仍需等待价格信号拐点。沪指本周下跌0.43%,深成指涨2.04%,创业板指上涨2.17%。A股后市怎么走?看看机构怎么说:①中信证券:成长加内需短期或有修复增配仍需等待价格信号拐点0000ISSB准则下ESG财务融合全面开启,优质资产逻辑静待重构
ISSB准则的发布标志着全球迈向更一致、可比、完整的ESG信披标准。英国央行原行长马克·卡尼(MarkCarney)曾说过,如果你不能计量(可持续性信息),就没有办法做出一个投资决策。早在2016年,作为二十国集团金融稳定理事会(FSB)的附属委员会,由卡尼领导的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旨在提供建议,帮助企业了解与气候相关的风险,向金融市场更好地传达这些风险。锤子财富2023-08-12 23:04:490000博时基金于善辉:连续多个季度主动权益跑不赢指数是不正常的
“主动权益跑不过指数”曾发生过2次自8月18日证监会就“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发布一揽子政策措施以来,权益基金已经在反弹行情中强势回血。截至11月10日收盘,一众主动权益产品业绩反超指数基金。但就全年而言,指数基金仍旧“霸榜”基金业绩排行榜。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