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债市高水平开放,“债券通”又出新创举
在中国人民银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共同推动下,1月24日,香港金融管理局宣布将“债券通”北向合作(下称“北向通”)项下的人民币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纳入人民币流动资金安排合资格抵押品名单。
这意味着已经进入境内债券市场的香港银行,可以将其通过北向通持有的境内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券抵押给香港金融管理局,用以请日间、隔夜等类型的人民币资金,应对短期流动性需求。
当天,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在会上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决定推出六项政策举措,涉及金融市场互联互通、跨境资金便利化以及深化金融合作等多个方面,可以概括为“三联通、三便利”。
此前,香港金融管理局已经将离岸发行的中国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券纳入人民币流动资金安排合资格抵押品名单。在“债券通”多年稳健高效运行的基础上,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支持香港方面将通过北向通托管在香港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即CMU)的中国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券纳入有关名单。
支持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
在市场分析看来,将“债券通”债券纳入人民币流动资金安排合资格抵押品名单,是首次在离岸市场确立境内债券的担保品功能,对深化我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和支持香港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一位市场权威专家对第一财经表示,这有利于激活人民币债券的担保品功能,为境内债券用作全球广泛接受的合格担保品奠定基础,促进境外机构的投资逻辑从“因为收益率高值得买”转向“因为便利使用愿意拿”,从而稳定和提高境外机构持债意愿。
此外,有利于支持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和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体现中央政府支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中银香港副总裁徐海峰表示,近年来,中国债券市场的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升,投资者入市投资的便利度也越来越高。公告首次将债券通“北向通”渠道下的内地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纳入人民币流动资金安排合资格抵押品名单,一方面进一步丰富了香港参与人民币业务的认可机构管理人民币短期流动性时可使用的抵押品种类,使市场参与者可更有效的利用香港金管局提供的机制管理人民币流动性,助力离岸人民币市场的稳健发展;同时,公告纳入债券通“北向通”渠道下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是人民银行有序启动在岸人民币资产抵押品功能和应用空间的有益尝试,是人民币债券融入国际担保品市场进程中实现的又一突破。
浦发银行金融市场部总经理薛宏立表示,新公布的这一机制,丰富了债券通下境外机构投资境内人民币债券后的使用渠道,对于促进人民币债券流动性提升有着重大的意义,也显著增加了境内债券市场对境外投资者的吸引力。
中国债市开放成效显著
2023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向好,高质量发展和对外开放稳步推进,相应的,人民币债券的投资价值与避险属性更加凸显,外资持续看好我国债券市场。截至2023年12月底,境外投资者已连续11个月净买入我国债券,2023年全年累计净买入量超过1.5万亿元。境外投资者已连续四个月增持我国债券,累计增持量超过4800亿元。其中,2023年11月,境外投资者净买入我国债券约3600亿元,增持约2500亿元,月度净买入量和增持量均创历史新高。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会同相关部门,统筹开放和安全,积极推进中国债券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取得了积极成效。
比如,促进内地与全球债券市场有序联通。推动“债券通”、“互换通”落地并保持平稳高效运行,境外投资者可通过香港“一点接入”中国债券市场和金融衍生品市场。
再比如,持续优化投资环境,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积极响应投资者诉求,推动债券市场发行交易、登记结算、评级、税收等各项规则制度与国际接轨,不断提升境外投资者入市投资便利性。
在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方面,会同相关部门建立统一的债券市场开放框架,统筹推进银行间和交易所债券市场统一对外开放。
截至2023年末,共有1124家境外投资者进入我国债券市场,涵盖了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权类和商业类投资者,持有我国债券总量为3.7万亿元人民币。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香港是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离岸人民币市场,也是亚洲最重要的资产管理中心、私人财富管理中心。人民银行始终支持香港离岸人民币枢纽建设,推进内地金融业对香港高水平开放,坚定维护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上述发布会上强调。
美商务部将调查“关键行业采购中国传统芯片”情况 商务部回应
中方将密切关注美方相关措施的动向和影响,坚决维护自身利益。12月28日,在商务部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美国商务部日前表示,将对美国半导体行业的供应链和国防工业展开调查,以减少所谓“中国构成的国家安全风险”。美方发起的这项调查,将重点关注美国关键行业对中国制造的传统芯片的使用与采购情况,以评估其半导体供应链对中国芯片的依赖程度。请问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0000“万物皆可ETF”,全球ETF规模首超11万亿美元
2023年,全年超5000亿元资金涌入境内ETF。ETF市场近年迎来高速发展。作为投资工具,ETF在资产类别、细分行业、风格指数等不同维度上都在逐步补齐,不少细分行业或海外市场都迎来了对应ETF工具的发行上市,稳步迈向"万物皆可ETF"的时代。0000港股双柜台模式落地,下一步或联接人民币柜台与港股通交易
未来将推动人民币计价证券纳入南向通。今天(6月19日),香港交易所正式上线“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为发行人和投资者提供港币和人民币计价股票的选择。锤子财富2023-06-19 18:47:010000鹏辉能源:拟约130亿元投建年产36GWh储能电池项目
据公告,本次投资符合公司的战略发展规划,将进一步完善公司产能布局,增强公司储能业务的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5月22日,鹏辉能源公告,公司拟在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投资建设储能1号项目,项目建设年产36GWh储能电池,项目分三期建设,其中本项目一期建设年产12GWh储能电池项目;项目二期建设年产12GWh储能电池项目,三期建设年产12GWh储能电池项目。项目总投资约130亿元。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