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平股份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此前因关联方占用资金遭警示
1月23日,正平股份(603843.SH)股价跌停,报收2.79元/股,创下七年半以来的最低。公司前日晚间公告称,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及实控人之一金生辉立案,系诱发股价暴跌的主要原因。
正平股份在公告中表示,目前公司经营活动正常开展,立案调查期间,公司及金生辉将积极配合中国证监会的相关工作。1月23日,第一财经记者多次尝试拨通正平股份董秘办电话,截至发稿,电话未能接通。
尽管正平股份的公告没有透露细节,但公司2023年收到的青海证监局的警示函显示,正平股份存在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会计核算不准确等情形,公司实控人等高管被上交所予以公开谴责或通报批评。
正平股份2016年上市沪市主板,上市不久便创下股价巅峰,但因业绩表现无法支撑估值,股价长期阴跌。近三年,正平股份的营收规模大幅萎缩,盈利能力出现上市以来最大幅度下滑,2022年至2023年前三季度,净利润累计亏损约3.3亿元。
涉嫌信披违规被立案调查
在正平股份发布上述公告前,公司股价就已经出现连日大跌的情形。1月16日至22日,正平股份累计下跌18.85%,大幅跑输大盘。1月23日,正平股份股价跌停,在六个交易日内大跌27%,最新价2.79元创下上市以来最低,总市值20亿元。

财报显示,金生光、金生辉、李建莉为一致行动人,系正平股份的实际控制人。其中,金生光与金生辉是公司第一、第二大股东。截至2024年1月18日,金生辉直接持有正平股份4622.86万股,占总股本比重6.61%;金生光直接持有1.21亿股,占总股本比重17.33%。
金生光、金生辉、李建莉的持有上市公司股份均处于高比例质押状态,金生辉与李建莉均为100%质押,金生光质押了其持有的97.2股份。
正平股份没有在公告中具体说明公司涉嫌信披违规的事项。不过,2023年9月7日,青海证监局对正平股份下发了警示函,透露出不少细节。
经青海证监局查明,正平股份存在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资金。2021年,公司通过预付供应商工程款、材料款等方式向控股股东关联方青海金阳光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青海金阳光”)拆借资金累计6220万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上述占用资金及利息均已清偿完毕。但正平股份对上述关联方资金占用事项未履行审批程序,未按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此外,正平股份部分工程项目的会计核算过程中虚记工程量、预付款,导致公司2021年年报、2022年一季报、半年报及三季报财务数据不准确,未能真实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上述会计差错更正后,正平股份2021年和2022年三季度的归母净利润分别调减1802.01万元、1937.37万元。
青海证监局决定对正平股份、金生光、金生辉、王黎莹、马富昕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督管理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上交所作出纪律处分决定:对正平股份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暨时任董事长兼总裁金生光,实际控制人暨时任副董事长金生辉,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青海金阳光,时任财务总监兼副总裁王黎莹予以公开谴责,对时任董事会秘书兼副总裁马富昕予以通报批评。
上市即巅峰,近三年业绩“滑铁卢”
资料显示,正平股份2016年9月在沪市主板上市,公司注册于青海省西宁市,主要从事城镇、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运营、设施制造、综合开发等业务,主要业务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文旅 产业综合开发、有色金属矿业三大板块。
上市之初,正平股份连拉12个一字板,在短短43个交易日内,累计上涨407.12%,创下历史最高的23.93元(前复权)。之后的六年多,正平股份几乎是一路阴跌,近一年来,公司股价徘徊于3元左右。
股价阴跌的背后,是正平股份持续变差的盈利能力。2014年,实现营业收入25.7亿元、归母净利润1.17亿元。之后三年(2015年至2017年),正平股份的营业收入连续下滑,利润规模下滑至不足5000万元,其中2017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滑近30%,归母净利润下降近48%,为4730.37万元。2018年至2020年,正平股份业绩回暖,营业收入突破40亿元,但净利润规模始终未能超过2014年水准。
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具有一定周期性,2022年起,正平股份的业绩开始大幅下滑。2022年、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亏损2.14亿元和1.18亿元,同比下滑幅度分别为328.68%、590.7%。公司在2022年年报中提到当年疫情导致旅游出行受限严重,影响公司文旅业务,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也存在开工严重不足的情形。2023年前三季度,正平股份的主业造血能力尚未恢复,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出3.95亿元,销售净利润为-11.58%。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9%,明显低于2022年基建投资增速(9.4%)。
主业低迷之际,正平股份决定拿出全部资金,切入新能源赛道。22晚间,公司披露了全资孙公司投资风光电和储能设施制造项目的公告,拟由全资孙公司正平(青海)新源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风光电和储能设施制造项目”,项目总投资约1.4亿元,项目设计规模为年产风光电站基础连接件及储能设施10万吨。
截至目前,正平股份没有任何新能源领域的投资及生产经验,且公司的财务状况并不乐观。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9月30日,正平股份货币资金余额约为4.18亿元,其中受限货币资金余额约2.79亿元,可用货币资金1.39亿元,资产负债率79.23%(均未经审计)。正平股份称,项目建设所需资金,通过企业自筹和银行贷款解决,其中企业自筹占29%、银行贷款占71%,预计2025年1月前完成试运营前准备及试生产运营,投资回收期4.53年(含建设期1年)。
还需要指出的是,2023年10月27日,正平股份公告称,公司副总裁、贵州水利董事长兼总经理李正光因涉嫌行贿被立案调查并实施留置措施,公司称不知晓所涉事项及原因。截至目前,该事件未有新进展。
日本石川县能登地区7.6级地震已致55人死亡
日本石川县政府发布消息称,1月1日石川县能登地区7.6级地震已造成当地55人死亡。当地时间1月2日夜间,日本石川县政府发布消息称,1月1日石川县能登地区7.6级地震已造成当地55人死亡。0000德汽车业:欧盟若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将损害自身利益
米勒说,与中国的经贸往来为德国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希尔德加德·米勒近日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说,德国汽车业反对欧盟可能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额外关税的做法,此举可能引发贸易摩擦,影响欧盟电动化和数字化转型并威胁德国就业。0000北交所总经理隋强:持续深化改革,优化企业上市机制
北交所下一步发展怎么走?开市运行一年半的北京证券交易所(下称“北交所”),下一步发展怎么走?“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北交所已经站在新阶段的新起点。”北交所总经理隋强日前在第五届西城区企业上市主题交流活动上致辞时表示,下一步北交所将聚焦改革、服务、生态,全面推进北交所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服务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特色优势、比较优势。0000上海两日土拍揽金超190亿,招商年内拿地金额已破百亿
这也是上海土拍规则调整后的首次土拍。10月12日,上海第三批次土拍中的首轮出让全部结束,7宗地块均成交,其中4宗封顶、1宗溢价、2宗底价,共计收金196.9亿元,溢价率约为6.7%,热度较此前有所下降。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