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投资亮点解读:制造业韧性强,基建增速加快
2023年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增长3%。制造业投资、基建投资增速快于投资整体水平,房地产开发投资则成为主要拖累,下降9.6%。
国家统计局1月1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03036亿元,比上年增长3.0%,增速比1~11月加快0.1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6.5%,增速加快0.2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9%,增速加快0.1个百分点。
随着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深化、实化、细化,民间投资的意愿和能力逐渐恢复。2023年民间固定资产投资253544亿元,比上年下降0.4%,降幅比1~11月收窄0.1个百分点。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民间投资增长9.2%。
国家统计局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司司长翟善清表示,2024年将继续安排适当规模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强化专项债券资金管理使用,支持地方加大重点领域补短板投资,促进投资合理增长。要适应产业结构的演变和消费升级的变化,积极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与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着力增强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要不断完善“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充分激发民间投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制造业投资增速加快
分三大领域投资看,制造业投资继续领跑。在制造业企业盈利持续改善及转型升级加快等因素的带动下,制造业投资持续企稳向好,全年增长6.5%,增速较1~11月累计加快0.7个百分点,连续两月加速增长,且明显快于同期投资总体。
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产业升级构筑新竞争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成果,高技术产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占全部投资的比重稳步提高。2023年,高技术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0.3%,增速比全部固定资产投资高7.3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关于下阶段制造业投资增速走势,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告诉第一财经,预计制造业投资维持韧性,中枢在6%左右。一是前期盈利走弱和产能利用率低位对制造业投资的制约仍强。如2023年1~11月,工业利润同比下降4.4%;当前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处于2016年以来历史较低分位数水平;二是政策支持和盈利率先修复,继续对中游装备制造业投资形成支撑,但同比读数面临高基数和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压制;三是国内需求回升向好和中美补库存周期开启,将对制造业投资尤其是上游原材料行业形成积极带动,但恢复弹性仍面临需求不足的制约。

基建投资增速首次回升
2023年四季度增发1万亿元国债,为年末基建投资提供较充足资金。全年基建投资增长5.9%,增速较1~11月累计回升0.1个百分点,为年内首次回升。
中金宏观分析,去年12月财政支出加快,推升基建增速。从分项看,12月公用事业、交运、水利环保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速分别为12.7%、7.7%和12.1%,其中,水利环保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速较11月的-3.8%有明显提速,或反映临近年底,财政资金支出加快。预计去年10月增加的1万亿元国债或主要用于今年,叠加地方新增债务的提前下达,今年基建投资有望保持较高增长,并在年初持续发力。
2023年四季度以来,财政已靠前发力。2023年10月份发行1万亿元国债,资金全部通过转移支付安排给地方,专项用于支持灾后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能力。12月底,国家发改委表示,前两批项目涉及安排增发国债金额超8000亿元,1万亿元增发国债已大部分落实到具体项目。
华泰资产首席经济学家王军表示,2024年基建投资增速较2023年的5.9%会略微加快,预计在7%~8%,支撑因素是地方债务化解取得一定进展、“三大工程”对年度经济增长的贡献约为0.4%~1%。但与此同时也要看地方化债的进展和“三大工程”的增量到底有多大规模。
房地产处在调整转型中
2023年全国房地产市场供需两端持续缩量,行业整体规模进一步萎缩。中央和地方多次出台包括降低房贷利率、降低首付比、“认房不认贷”等利好政策,刺激购房需求释放,但市场整体仍未向暖。
从供给端来看,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1.09万亿元,同比下降9.6%;从需求端来看,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1.17亿平方米,同比下降8.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8.2%;商品房销售额11.66万亿元,同比降6.5%,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6%。
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在1月17日举办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称,房地产经过20多年的发展,还处在调整转型的过程中。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各地区各部门都在适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
康义表示,房地产市场长期健康发展有比较好的基础,主要在于与发达经济体80%的城镇化率相比,中国2023年66.16%的城镇化率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每年超千万的农村居民进入城镇会带来大量新增住房需求,且不少居民改善住房的需求比较迫切,也会形成房地产市场的重要推动力。
盘前必读丨英伟达涨超9%股价突破1000美元;小米集团Q1净利同比增100.8%
机构认为,刚需与改善购房需求有望进一步释放,助力市场企稳。当地时间周四,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截至收盘,标普500指数跌0.74%,报5267.84点;纳斯达克指数跌0.39%,报16736.03点;道琼斯工业指数跌1.53%,报39065.26点。锤子财富2024-05-29 19:32:0500003.15维权 | 刚需楼盘一年物业费过万,高价收费背后有何猫腻
100平方米非豪宅住宅物业收费标准却超豪宅,购房者直呼“买得起、住不起”。“看到物业费的那一刻,我感觉自己的心被刺了一刀。”近日,某一线城市购房者杨可对第一财经表示,自己从去年就在看房,参观了多个楼盘后,虽然对设计、户型都感到满意,感觉房价也合理,但看到物业费价位的时候还是“惊呆了”。“单价不到8万元的楼盘,物业费达到12元/平方米/月;单价6.5万元的楼盘,物业费高达14元/平方米/月。”000010月MLF大手笔加量续作,央行释放了什么信号?未来是否会降息?丨火线解读
本月MLF到期量为5000亿元,即加量续作2890亿,加量幅度在上月1910亿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10月16日,央行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10月16日开展了106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和7890亿元1年期MLF操作,中标利率均持平,分别为1.8%、2.5%。本月MLF到期量为5000亿元,即加量续作2890亿,加量幅度在上月1910亿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锤子财富2023-10-16 12:45:070000WHO呼吁在公共健康领域慎用AI,存在这些忧虑
此类大型语言模型工具包括ChatGPT等许多其他模仿理解、处理和产生人类交流的平台。当地时间16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声明呼吁谨慎使用人工智能(AI)生成的大型语言模型工具(LLM),以保护和促进人类的福祉、安全和自主性,并维护公共健康。锤子财富2023-05-17 09:32:440000央行:不断优化移动支付服务,确保老年群体能用、会用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在总结前期支付适老化工作的基础上,紧盯移动支付、银行卡受理、现金支付、银行网点服务等关键领域,会同发改委等有关部门,进一步提升支付适老化服务质效,着力构建广覆盖、多层次的适老化综合服务体系。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