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查处假冒企业登记违法行为 这些措施3月15日开始实施
为有效防范和查处假冒企业登记违法行为,破解企业被冒名登记难题,强化对提交虚假材料责任人的惩戒,加快构建诚信守法的市场秩序,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营造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法治环境,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防范和查处假冒企业登记违法行为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将于2024年3月15日起正式实施执行。
《规定》指出,一是坚持源头预防。为在登记注册环节更好防范假冒他人身份行为,明确自然人和企业作为出资人都需要配合登记机关进行身份核验;为了加强对国有资产出资行为的管理,明确登记机关在办理国有企业登记时,应当查验比对国有企业登记信息与产权登记信息,信息查验比对不一致,不符合有关登记申请规定的,不予登记。
二是坚持全程防控。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合法权益,针对实践中假冒国企央企、知名民企和外商投资企业违法行为隐蔽性强、蔓延快、社会影响大等特点,提出了加强身份核验、强化部门协作、实行信息比对核验、完善撤销登记程序、对已立案调查的企业依法不予登记、严惩不法中介机构违法行为等制度措施。
三是破解查处难题。针对实践中存在的查处假冒企业登记行为鉴定难、鉴定贵的问题,明确登记机关可以结合具有法定资质的机构出具的鉴定意见,或者有关部门出具的书面意见,依法作出行政处罚、撤销企业登记等决定。
四是严格规范企业登记代理行为。明确要求中介机构在办理登记业务时应当表明其代理身份;不得采取不正当手段提供虚假信息或者材料;不得以转让牟利为目的,恶意大量申请企业登记,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或者妨碍社会公共秩序。对于中介机构多次从事有关违法代理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依法从重处罚。
五是强化责任追究。对于提交虚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取得企业登记的,由登记机关依法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直接责任人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企业登记,并依法列入市场监督管理严重违法失信名单。
《规定》实施后,市场监管部门将持续规范企业登记管理秩序,做好假冒企业登记违法行为的防范和查处工作,切实维护交易秩序和安全,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合法权益。
央行呼吁关注长期收益率,汽车贷款“零首付”来了丨一周热点回顾
其他热点还有:美国财长耶伦再度访华,小米汽车交付周期不断延长央行强调逆周期、关注长期收益率4月3日,央行发布一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内容。与2023年四季度例会内容相比,本次会议对于宏观经济及货币政策内容出现了多处重大调整。会议指出,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我国经济运行延续回升向好态势,但仍面临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等挑战。要精准有效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做好逆周期调节。00005年药品耗材集采减负超5000亿,带量采购进入扩面提质新阶段|晋观医养
目前,集采品种只占到了公立医疗机构常用药品的约30%,要达到让集采品种成为公立医疗机构采购使用的主流还任重道远。从2018年11月的“47”试点,到今年11月16日第九批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公布,正好是5年时间。这五年间,我国共进行了九批国家药品集采、三批国家高值医用耗材集采,连同地方联盟采购,已累计为患者减负5000亿元。锤子财富2023-11-17 09:11:100000我国企业信用水平总体平稳 转型升级稳步推进
2023年度中国企业信用指数为149.71点,处于近十年来的次高水平,表明在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严峻,国内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的局面下,中国企业信用水平仍保持了整体平稳态势。记者今天从市场监管总局召开的中国企业信用指数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最新中国企业信用指数显示:2023年至2024年上半年我国企业信用水平总体平稳,转型升级稳步推进。0000中美领导人计划在旧金山APEC峰会期间举行会谈?外交部回应
中美双方都同意朝着实现旧金山元首会晤共同努力。11月8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塔斯社记者提问,据报道,一名美国官员表示,中美两国领导人计划11月15日在旧金山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峰会期间举行双边会谈,外交部能否证实这条新闻?0000IPO周报:7家企业终止审核,特创科技研发投入真实性存疑被否
1家企业因保荐人撤回材料而终止审核。4月24日~5月3日期间(下同),A股沪深市场有5家IPO申报企业终止审核,2家申请在北交所公开发行股票的企业终止审核。这7家企业中,有6家因为撤回材料而终止审核,1家因为审核不通过而终止审核。其中,申请在创业板上市的惠州市特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特创科技”),因未能充分说明研发活动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有效、研发投入真实性,而上会被否。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