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光绍:西部金融中心可以借新赛道后来居上
金融变革使得金融城市之间的竞争进入新赛道,这为区域性金融中心提供了赶超的新机遇。
1月12日,在成都交子金融大会上,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长屠光绍以“金融科技发展与银行业务转型”为题作主旨演讲。屠光绍表示,金融中心建设的竞争在不断变化,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金融五篇大文章可能是所有金融城市的新赛道。
屠光绍表示,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的金融城市之间有合作,肯定也有竞争,竞争是常态。但是,无论是从国际上来看,还是从国内来看,新赛道对大家来说都是新课题、新任务。因此,他认为,西部金融中心是可以后来居上的。

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屠光绍表示,高质量发展三大转型需要金融助力,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快自身变革,在金融变革当中恰恰提供了赶超的新机遇。其中,金融五篇大文章恰恰就是应对高质量发展三大转型的。金融科技又是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重要助力器。
屠光绍表示,第一个是发展引擎转型,过去发展有很多红利,现在的引擎是科技创新,这就是科技金融。第二个是发展方式转型,更多需要可持续发展,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可以推动可持续发展方式转型。第三个是发展要素转型,过去有四大要素,现在有数据要素。
屠光绍表示,“过去的金融中心可能是传统赛道更多一些,现在都是新赛道。所以,西部金融中心不说‘弯道超车’,但是抢占新赛道,借新赛道可以跑得快一点。”
2021年底,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印发《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规划》(下称《规划》),《规划》提出,将成渝建设成为立足西部、面向东亚和东南亚、南亚,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西部金融中心。
《规划》提出,到2025年,西部金融中心初步建成。金融体制机制更加优化,金融机构创新活力不断增强,金融开放程度显著提高,辐射集聚能力不断增强,支撑人民币“走出去”的区域战略地位更加凸显,金融生态环境明显优化,金融营商环境居全国前列。现代金融体系更加健全,金融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格局初步形成。科创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等特色金融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基本建成中国(西部)金融科技发展高地。
最近几年,成都正着力以金融科技为突破口,加快现代金融产业生态圈建设,努力把成都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金融科技中心,构建“成都特色、全国影响、国内示范、国际同步”的金融科技创新示范体系,确立成都金融科技在中西部地区领先、全国一流的地位。
成都的金融中心指数也在持续上升。2023年9月,英国智库Z/Yen集团与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联合发布“第34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GFCI 34)”显示,成都排名位居全球第44位,较2017年首次入榜时提升了42位。
1月12日,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在此次大会上发布了《2023·中国“双创”金融指数》研究成果。这是该院第七次发布金融双创指数,本次评价中国地级以上城市337个,成都本次排名第5位,居中西部第一。
其实,成都的金融发展具有悠久历史和厚实基础的。改革开放以来,在成都诞生了新中国第一个场外股票交易市场,更具标志性意义的是,根据史学考证,公元1024年1月12日北宋在成都设立益州交子部发行“官交子”,以国家信用背书的“官交子”,自此人类历史上第一张纸币交子诞生。
此次召开的成都交子金融大会就是在交子诞生千年之际,以“交子文化与金融科技,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的创新探索”为主题召开。
屠光绍表示,在千年交子最传统、最古老科技发展基础上,成都这座城市正在焕发出新的金融创新活力,其发展生态也是非常良好的,“所以用好金融科技,通过金融科技创新和发展,更好地服务西部金融中心的发展是有基础、有条件的、有优势的”。
碳排放大户迎来大限?新能源重卡开打“续航战”
截至2022年底,中国的汽车保有量约为3.19亿辆,其中,以重卡为代表的商用燃油车,是其中的碳排放大户,占全部汽车碳排放的60%左右。全国3.19亿辆汽车中,谁是真正的碳排放大户?6月5日上午,在郑州举办的“为商用而生”宇通商用车技术品牌全球发布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孙逢春给出了答案。锤子财富2023-06-06 09:14:100000中国企业境外IPO数量大降,PE/VC基金面临退出挑战
监管流程的变化也使得包括香港在内的跨境上市流程拉长。中国企业境外上市备案新规正式实施已将近5个月,截至上周,根据证监会官网公开信息,已有109家申请人就境外上市申请备案、6家已上市申请人单独就全流通申请备案。目前仅有21家企业已经取得备案通知书,而且其中尚未出现VIE架构,这也是早年多数中概股赴美上市的普遍模式。0000联影医疗年报与一季报业绩双增长,持续高研发投入、加速推进产学研医融合
代表“中国制造”的科创板千亿龙头企业的年报与一季报备受市场关注。4月27日晚间,联影医疗发布2022年年报、2023年一季报。这是联影医疗上市后的首份年报,公司开足马力,实现营收净利润双增长,核心产品在国内与海外市场持续放量。今年一季度,联影医疗继续高歌猛进,新产品销售规模不断增长,叠加海外新市场扩张有序推动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3.42%,达22.13亿元。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