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722

新年第一单全球授权达成!宜联生物再揽10亿美元

锤子财富2024-01-02 18:47:390
根据协议,双方将合作开发靶向间质表皮转化因子(c-MET)的下一代抗体偶联药物候选产品YL211,用于治疗实体瘤。

2024年,中国生物技术公司延续上一年的对外授权势头。1月2日,宜联生物宣布与罗氏达成一项关于下一代抗体偶联药物(ADC)的全球合作和许可协议。

根据协议,双方将合作开发靶向间质表皮转化因子(c-MET)的下一代抗体偶联药物候选产品YL211,用于治疗实体瘤。罗氏将获得宜联生物YL211项目在全球范围内的开发、制造和商业化的独家权益。宜联生物将与罗氏中国创新中心合作推动YL211项目进入临床I期试验阶段,并交由罗氏负责后续全球范围内进一步开发和商业化工作。

此次合作将为宜联生物带来5000万美元的首付款及近期里程碑付款,近10亿美元的开发、注册和商业化潜在里程碑付款,以及未来基于全球年度销售净额的特许权使用费。

据介绍,间质表皮转化因子与肿瘤的形成、侵袭性生长和转移密切相关,是治疗上皮间质转化的关键靶点,是一种多功能跨膜酪氨酸激酶,作为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受体。

研究发现,c-Met抑制剂可能不仅对肝细胞癌有效,也可能对胃肠癌、肺癌等有效。目前国内也有多家企业正在开发c-MET靶向疗法治疗实体瘤。

宜联生物称YL211目前处于临床申报阶段,采用新一代TMALIN ADC平台技术,在多种临床前肿瘤模型及安全性评价试验中展现出极具潜力的疗效及安全性。

广生堂上个月表示,公司的高选择性c-Met靶向抑制创新药GST-HG161已完成临床I期试验剂量递增阶段所有受试者的耐受性和安全性观察,总体安全性良好,正在进行多中心扩展阶段试验,但尚需经过系列临床研究并获批上市后才可生产销售。

此外,浦润奥生物、正大天晴、顺健生物、豪森药业等国内药企也在研发c-MET抑制剂。

截至去年,全球已有多款c-MET小分子抑制剂成功研发上市,2021年,强生研发的EGFR/c-MET的双抗Amivantamab在美国获批上市,用于治疗铂类化疗后进展的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

尽管研究显示,c-MET单抗可能会有不错的效果,但在实际研发过程中,c-MET单抗的进展并不顺利,但目前仍没有任何一款c-MET抗体获得批准。多家药企纷纷折戟,罗氏也是其中一家。

2014年,在一项三期临床研究中,罗氏的c-MET单抗onartuzumab和罗氏的厄洛替尼联用,相比厄洛替尼单独使用并没有延长晚期c-MET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总生存期。

安进研发的c-MET单抗Rilotumumab也在三期临床试验中遭遇惨败。

Insight数据库显示,截至去年3月,全球已有15款靶向c-MET ADC药物在研,9款已进入临床阶段。其中进度最快的是艾伯维,其研发的Teliso-v已进入临床III期阶段。

国内包括恒瑞医药、荣昌生物在内的药企也在布局。其中,恒瑞医药的SHR-A1403是国内首个进入临床阶段的c-MET ADC,早在2018年5月,SHR-A1403就已获批临床。

2023年是国产ADC药物的出海“大年”。根据国联证券2023年12月研报,2023年以来,中国药企达成的已披露金额的创新药出海交易已有26起,从产品类型来看,药物授权出海集中在ADC产品和小分子药物,分别达到12起和9起。

去年10月,德国制药公司BioNTech与宜联生物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和全球许可协议,双方将合作开发靶向HER3的下一代ADC候选药物产品,交易潜在总金额超过10亿美元。

此前,宜联生物自主研发的创新抗体偶联药物YL201获得了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授予的孤儿药资格,用于治疗食管癌(EC)。YL201是靶向B7H3的ADC药物,能有效杀伤食管癌肿瘤细胞,在临床前和临床阶段的数据中均获得了验证。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