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第一单全球授权达成!宜联生物再揽10亿美元
2024年,中国生物技术公司延续上一年的对外授权势头。1月2日,宜联生物宣布与罗氏达成一项关于下一代抗体偶联药物(ADC)的全球合作和许可协议。
根据协议,双方将合作开发靶向间质表皮转化因子(c-MET)的下一代抗体偶联药物候选产品YL211,用于治疗实体瘤。罗氏将获得宜联生物YL211项目在全球范围内的开发、制造和商业化的独家权益。宜联生物将与罗氏中国创新中心合作推动YL211项目进入临床I期试验阶段,并交由罗氏负责后续全球范围内进一步开发和商业化工作。
此次合作将为宜联生物带来5000万美元的首付款及近期里程碑付款,近10亿美元的开发、注册和商业化潜在里程碑付款,以及未来基于全球年度销售净额的特许权使用费。
据介绍,间质表皮转化因子与肿瘤的形成、侵袭性生长和转移密切相关,是治疗上皮间质转化的关键靶点,是一种多功能跨膜酪氨酸激酶,作为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受体。
研究发现,c-Met抑制剂可能不仅对肝细胞癌有效,也可能对胃肠癌、肺癌等有效。目前国内也有多家企业正在开发c-MET靶向疗法治疗实体瘤。
宜联生物称YL211目前处于临床申报阶段,采用新一代TMALIN ADC平台技术,在多种临床前肿瘤模型及安全性评价试验中展现出极具潜力的疗效及安全性。
广生堂上个月表示,公司的高选择性c-Met靶向抑制创新药GST-HG161已完成临床I期试验剂量递增阶段所有受试者的耐受性和安全性观察,总体安全性良好,正在进行多中心扩展阶段试验,但尚需经过系列临床研究并获批上市后才可生产销售。
此外,浦润奥生物、正大天晴、顺健生物、豪森药业等国内药企也在研发c-MET抑制剂。
截至去年,全球已有多款c-MET小分子抑制剂成功研发上市,2021年,强生研发的EGFR/c-MET的双抗Amivantamab在美国获批上市,用于治疗铂类化疗后进展的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
尽管研究显示,c-MET单抗可能会有不错的效果,但在实际研发过程中,c-MET单抗的进展并不顺利,但目前仍没有任何一款c-MET抗体获得批准。多家药企纷纷折戟,罗氏也是其中一家。
2014年,在一项三期临床研究中,罗氏的c-MET单抗onartuzumab和罗氏的厄洛替尼联用,相比厄洛替尼单独使用并没有延长晚期c-MET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总生存期。
安进研发的c-MET单抗Rilotumumab也在三期临床试验中遭遇惨败。
Insight数据库显示,截至去年3月,全球已有15款靶向c-MET ADC药物在研,9款已进入临床阶段。其中进度最快的是艾伯维,其研发的Teliso-v已进入临床III期阶段。
国内包括恒瑞医药、荣昌生物在内的药企也在布局。其中,恒瑞医药的SHR-A1403是国内首个进入临床阶段的c-MET ADC,早在2018年5月,SHR-A1403就已获批临床。
2023年是国产ADC药物的出海“大年”。根据国联证券2023年12月研报,2023年以来,中国药企达成的已披露金额的创新药出海交易已有26起,从产品类型来看,药物授权出海集中在ADC产品和小分子药物,分别达到12起和9起。
去年10月,德国制药公司BioNTech与宜联生物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和全球许可协议,双方将合作开发靶向HER3的下一代ADC候选药物产品,交易潜在总金额超过10亿美元。
此前,宜联生物自主研发的创新抗体偶联药物YL201获得了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授予的孤儿药资格,用于治疗食管癌(EC)。YL201是靶向B7H3的ADC药物,能有效杀伤食管癌肿瘤细胞,在临床前和临床阶段的数据中均获得了验证。
贵州发债2149亿缓释地方债风险,建立健全化债风险体制机制
贵州一个多月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2149亿元,位居各省份之首,助力当地化解债务风险。在中央大力支持下,贵州正加快化解当地政府债务风险,目前当地债务风险总体可控。锤子财富2023-11-24 15:26:010000上海:推进张江高新区改革创新发展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
《意见》提出,对标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力争用三年时间,张江高新区基本形成统筹有力、权责一致、市区联动、协同高效的管理体制机制。12月1日,据上海市人民政府网站,上海发布《关于推进张江高新区改革创新发展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0000人工智能革命:“奇点”将至?
人工智能革命除了可能会引发相似的社会问题外,还可能催生出智能时代特有的问题和风险。2022年底,美国人工智能公司OpenAI推出ChatGPT,引发社会各界对人工智能的热议,更有甚者将其媲美蒸汽机、电力的出现,称之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回顾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动力为主导;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为特征;第三次科技革命以信息与计算机为表象;这三次科技革命,均极大提高了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0000新发传染病如何预警?业内:病原监测需要新策略,一体化管理是关键
针对新发传染病所开展的监测(包括微生物和病原体)、预警(包括数据联动和风险判断)对人类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发传染病的监测、预警,如何为减少人类生命健康威胁提供更大价值?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国家流感中心主任王大燕在1月14日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冬明春我国将继续呈现多种呼吸道病原交替或者共同流行态势,短期内仍将以流感病毒为主,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可能在本月出现回升。0000晚间公告丨11月17日这些公告有看头
11月17日晚间,沪深两市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以下是第一财经对一些重要公告的汇总,供投资者参考。【品大事】7天5板统一股份:充电桩冷却液等产品收入占公司营收不足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