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谷:2025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力争达到100万辆
新能源汽车的国内零售渗透率首次突破40%,老牌车城武汉经开区(亦称“中国车谷”)正发力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占比。
12月29日,武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武汉经开区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战略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下称《行动方案》)。
《行动方案》提到,到2025年,武汉经开区全区汽车整车产量力争突破15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确保达60万辆,力争超过100万辆,这意味着该区新能源汽车产量占比将达到2/3。
作为《行动方案》的重要载体,智能网联和电动汽车产业园已先后布局路特斯、博雷顿、开沃等4大新能源整车项目,2023年新能源整车产量突破6万辆,其中规上工业总产值超530亿元,实现翻番。力争到2025年,园区新能源汽车整车产量超过20万辆,实现工业产值超1000亿元;再引入一家新能源整车企业,丰富“车谷造”家族成员。
同时,武汉经开区将零部件摆在与整车同样重要的位置,将实施零整比提升计划。引导现有零部件企业转型升级,鼓励引导企业加快智能化改造。培育壮大核心零部件企业,加快采埃孚、安波福、爱机、智新科技等项目建设进程。打造长江经济带国家汽车产业备份基地。
《行动方案》提到,未来三年,中国车谷将打造10款以上具有标识度的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和关键零部件品牌;核心技术实现突破,三电系统、车规级芯片等关键技术实现国内领先,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终端系统技术加速产业化;产业生态要素完备,培育优化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研发、设计、制造、测试、应用等全产业生态;涌现一批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和典型应用场景。
在智能网联和电动汽车产业园内, 从整车工厂、智能座舱到智能驾驶,从电驱技术、电池制造再到电池回收,围绕“智能 新能源”已聚集企业500多家,涵盖以路特斯为代表的下一代汽车产业;以中创新航为代表的新能源科技产业;以长利玻璃、江河幕墙为代表的新能源材料产业;以日本爱机为代表的智能制造产业,形成完备的产业梯队和上下游循环体系。未来三年,园区计划再引进新能源产业项目15个以上,投资额超200亿元。
今年9月组建的武汉智能汽车软件园则是武汉智能汽车软件芯片创新主阵地。目前,园区一期软件总部基地已基本建成,一期建成区目前可实现年营收100亿元,年贡献税收6亿元。项目招商上,目前已签约拙河科技研发中心、视熙科技智慧视觉研发中心等5个软件项目,浪潮数字、云驰未来、映驰科技等项目正全力推进中。到2025年,园区车载智能系统产业营收规模力争达到600亿元。
氢燃料电池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三大路径之一,未来三年力争新增市级示范线路10条、运营车辆2000辆、加氢站5座。自动驾驶领域,目前武汉已开放测试道路里程2500公里,实现自动驾驶车辆由“江北”向“江南”覆盖,3年内将形成1000辆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规模,发放相关牌照超过1800张。
近年来,武汉经开区先后出台“助跑计划”“软件十条”“科创33条”“人才黄金10条”等产业政策,拿出30亿元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创新,设立500亿元产业基金,抢占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新高地。
美股全线下挫道指跌超300点,美债收益率打压科技股
订阅好于预期,奈飞盘后涨超10%。*三大股指尾盘跳水,纳指跌近1.6%。*中东局势有所升级,原油、黄金上涨超1%;*摩根士丹利重挫近7%,创2020年6月以来最大跌幅。0000上海台北城市论坛举行,上海市市长龚正、台北市市长蒋万安致辞并见证3项签约
只要我们和衷共济、共同奋斗,就一定能够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美好未来。以“新趋势新发展”为主题的“2023上海台北城市论坛”30日在沪举行。上海市市长龚正、台北市市长蒋万安出席论坛并作开幕致辞。0000CPI阶段性回落受多因素影响,未来几个月将低位窄幅波动
接近人民银行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接下来,仍应用好现有的货币政策空间,保持货币条件与经济潜在增速和物价基本稳定的要求相匹配,兼顾好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4月CPI继续回落,引发市场关于通缩的诸多讨论。0000上海7部门发文:支持创新药械发展,国谈和集采外由企业和医院自主定价
除国家谈判药品和集中带量采购的药械外,其他药械由企业和医疗机构自主定价。创新药械如何更快速、更广泛地让患者受益?日前,上海市医保局联合市经信委、市科委、市卫健委等7部门制定发布《上海市进一步完善多元支付机制支持创新药械发展的若干措施》(下称《若干措施》),提出完善基本医保支持政策,促进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等多项举措,为创新药械的可及性提供全方位的政策支持。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