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169

十年禁渔看长江|上海“中华鲟保护者”:将探索干细胞繁殖和培育技术

锤子财富2023-12-22 21:12:120
“在放流中华鲟时,我们会选择部分个体安装卫星标记,标记会根据设定的时间自动脱落,我们就可以获得其所处的位置信息,以及一段时间内它栖息水域的水温、水深等重要信息。”

“这些都是用来放流和驯化中华鲟的水池,水面上的黄色装置是涌浪机,用来模拟海浪,让中华鲟提前适应海中的生存环境。”在日前举办的“绿水青山踏歌行——十年禁渔看长江”主题宣传上海站采访活动期间,上海市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中心(下称中心)工作人员这样告诉第一财经。

该工作人员称,长江口是中华鲟生命周期中的关键区域,也是多种水生生物洄游的重要通道和索饵产卵的重要场所。为此,中心承担了中华鲟抢救、保种、繁殖、培育和相关水生生物的研究工作。

近年来,上海持续加大水生生物保护力度,累计放流中华鲟、松江鲈等珍稀物种85万余尾。2020年6月6日,上海首部单一特定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文件《上海市中华鲟保护管理条例》开始施行,这也为中华鲟抢救性保护提供了进一步的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

保护中华鲟为何紧急而迫切?上海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中心主任顾士连告诉记者,上世纪70年代,每年洄游到长江口水域的中华鲟数量有几千尾,但最近几年已衰退到不足20尾,而且已经连续多年都未能监测到中华鲟的自然繁殖现象,“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如果再不对中华鲟加以保护,这一物种的野外种群极可能面临灭绝。”

图为上海市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中心“中华鲟”。邹臻杰/摄

对于中华鲟的自然繁殖减少,顾士连解释,这主要是受到栖息地破坏、环境污染等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为了做好保护工作,近年来中心不断完善中华鲟等物种的抢救、保种、监测、研究等做法。

记者了解到,今年,经该中心放流的人工培育的大规格中华鲟40多尾,胭脂鱼放流数量较大为5万余尾。“由于中华鲟的底栖习性,常在沿海大陆架的底部,跟踪监测极为困难;因此,在放流中华鲟时,我们会选择部分个体安装卫星标记,标记会根据设定的时间自动脱落,我们就可以获得其所处的位置信息,以及一段时间内它栖息水域的水温、水深等重要信息。”顾士连说。

谈及中华鲟的保护难点,顾士连也表示,目前,我国在中华鲟的人工繁殖方面已经取得很大的突破,但繁殖效果仍然没有达到保护所需的理想状况,具体来说,就是人工繁殖的中华鲟如何在自然界中持续生存,包括其成活率、抗病性、健康程度等,以及是否能够进行野外繁殖等,还有很多科学问题有待解决。

中心物种保护科科长徐嘉楠也告诉记者,现阶段,中心从三个方面对中华鲟开展保种工作,第一,是日常养护,包括中华鲟的日常投喂、观察、病害预防,水质监测、调控、循环系统维护等。第二,是抢救救护,包括结合人类医学、兽医学领域的技术,针对中华鲟开展一对一的疾病诊疗和护理等。第三,是物种繁育,包括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条件下的亲鱼培育和人工繁殖技术,以及开展新型繁育技术研究等。

顾士连也告诉记者,为了进一步拓展中华鲟物种保护的技术路径,下一步,中心将开展关于中华鲟生殖干细胞保存和移植相关技术的课题研究,“未来,通过干细胞繁殖相关技术,争取实现鱼苗的可持续繁殖,并逐步推广到更多水生物种。”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