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液晶电视面板全球产能占六成,为何与韩国头部企业利润差距在拉大?

在今年登顶全球液晶面板产能高峰后,中国面板业正在迎来转型关键期。
2023年上半年,中国大陆与韩国显示面板产业全球营收规模占比接近75%。但根据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向第一财经记者提供的统计数据,双方在利润上的差距却在拉大。
从2020年到2023年上半年,按年度数据计算(2023年为半年),韩国显示面板企业的毛利率水平与研发投入占比依次为21.9%/7.0%,26.8%/6.1%,25.3%/6.9%,14.7%/13.2%;同期,中国大陆显示面板企业的毛利率水平与研发投入占比依次为15.0%/4.7%,24.4%/4.3%,4.2%/6.3%,5.6%/6.9%。
“韩国企业通过持续高比例研发投入形成了技术引领,部分公司的盈利能力优于中国大陆企业,而中国大陆企业正处于竞争模式转型的过程中。”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常务副秘书长胡春明预计,未来面板产业的规模竞争将逐渐被价值竞争所取代。
胡春明对记者表示,今年中韩两国显示面板企业的毛利率差距有所拉大,主要是因为液晶面板的价格还在低位波动,而高端OLED面板由于垄断性而仍处于利基市场、价格变化不大。目前中国大陆、韩国企业分别主要供应液晶面板、OLED面板,中国大陆企业的OLED面板产量也在逐步增加,但韩国企业仍占据着高端OLED面板的大部分市场。
但中国面板龙头企业也在积极布局新一代的柔性OLED面板技术和产能。
群智咨询(Sigmaintell)总经理李亚琴对记者表示,中国大陆面板厂在各种应用终端需求低迷和不确定的背景下,通过供应策略弹性调整来应对困境,预计产值在全球的份额占比从2022年的40.5%提升到2023年的46.8%。
面板厂“控产稳价”
CINNO Research首席分析师周华对记者表示,全球经济不振、通货膨胀及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各类电子产品需求疲软,消费者购买意愿减弱,导致2023年智能手机、电脑、电视三大消费电子终端产品出货量继续下行,上游显示面板行业也受到相应的影响。
据CINNO Research的统计,2023年全球显示面板产能约3.9亿平方米,同比增长近2%,尽管韩国企业陆续关闭液晶面板产线,但中国大陆仍有液晶面板新产线,OLED面板产能也有小幅增长。2023年全球显示面板出货面积预计为2.5亿平方米,同比增长约1%,主要增长贡献来自于液晶电视面板的大尺寸化、智能手机面板及车载显示面板出货量的增加,而中尺寸IT显示面板及商显产品均呈现出货数量及面积双双下滑的态势。
“在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今年以来,面板厂动态控产。”奥维睿沃(AVC Revo)研究总监荣超平对记者表示,3月份以来,在面板涨价的预期下,整机厂的电视面板采购需求恢复,面板厂大幅度控产,涨价气氛带动整机厂提前拉货。但后来,终端市场需求仍疲软。下半年,当海外促销旺季备货基本完成后,整机厂在电视面板成本大幅上涨、面临亏损的情况下,8月中旬开始集中下调面板采购量,面板持续涨价的风向被抑制。
与此同时,三星等彩电整机厂分散采购。就电视面板而言,2023年1月中国大陆液晶面板厂的全球产能占比突破70%,其中京东方(000725.SZ)、TCL华星、惠科三大厂商的占比达到顶峰的63.2%。进入三季度,电视品牌厂商“供应多元化”策略的影响逐渐显现。2023年9月,中国大陆液晶面板厂的全球产能占比回落至62.7%,减少的份额流向中国台湾、韩国和日本面板厂,间接刺激了面板供应的增加。
据群智咨询的数据,12月,32、50、55英寸液晶电视面板价格下跌2美元,65、75英寸液晶电视面板价格下跌4~5美元;部分显示器、笔记本电脑的液晶面板价格也出现下跌。随着面板价格再次转跌,面板厂继续控产,荣超平预计四季度电视面板出货量将进一步缩减。
在TCL华星CEO赵军看来,今年三季度以来,以电视面板为代表的大尺寸液晶面板价格达到了高点,自9月份之后,各家面板企业都主动下调了产能利用率,来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经过两三个月的主动修复,目前在市场需求还没有真正起色的背景之下,供需又回到了相对比较均衡的状态。一季度是面板行业的淡季,TCL华星内部已通知2024年春节期间工厂放假两周、停产进行设备检修,以应对大尺寸面板的市场淡季。
奥维睿沃预测,2024年,京东方、TCL华星、惠科等将减少32、43英寸液晶电视面板出货,增加大尺寸、超大尺寸液晶电视面板出货,以稳定液晶面板的出货面积规模。

不再单一追求出货量
从追求出货量,到追求出货价值,将是2024年中国显示面板企业的共同选择。
周华说,面板厂实施动态控产已成为常态。据CINNO Research的统计,2023年四季度全球液晶面板产能利用率约70%左右,环比下滑近10个百分点。未来在面板厂坚持控产保价的前提下,预计显示面板价格波动幅度将有所减少,面板厂的盈利水平将有所提高。
除了控产稳价,更关键是提升显示面板的价值。赵军认为,目前厂家对需求响应“结构性不均”,性能技术响应过剩,细分需求响应不足。其实,显示屏及产业链在健康护眼的技术和标准方面还可以做许多事情。
而京东方高级副总裁、联席首席技术官姜幸群在2023中国音视频产业大会上则表示,看好显示屏物联网解决方案的价值潜力,可应用于银行网点、各类园区、智慧文旅、智慧医疗等场景。此外,深天马正在把更多精力聚焦到车载显示屏等有更高附加值的新兴产品上。

对比中韩的头部面板企业来看,双方都在走出低迷态势。
据财报,2023年第三季,三星显示(SDC)销售额为8.22万亿韩元(约447.99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为1.94万亿韩元(约105.73亿元人民币),其中小尺寸面板响应大客户旗舰产品的需求而利润较上季大幅增长,大尺寸面板由于良率提高而亏损减少;而LG显示(LGD)当季收入4.785万亿韩元(约258.28亿元人民币),通过优化业务结构,运营亏损减少至6620亿韩元(约36.6亿元人民币),预计今年第四季将扭亏为盈。
而京东方今年前三季实现营收1265亿元、归母净利润10.22亿元,其中第三季营收463.37亿元、归母净利润2.86亿元;TCL科技(000100.SZ)旗下的TCL华星今年前三季营收612亿元,其中第三季营收256.8亿元、净利润18.2亿元,当季扭亏为盈。
虽然中国大陆显示面板企业在液晶面板的产能上已经占据优势,但是在整体显示面板的产能结构布局、OLED面板业务效率方面尚不如竞争对手。
从产能看,头部企业已经加快高价值产品的布局。最近京东方宣布将在成都投资建设8.6代OLED面板生产线,总投资将达630亿元,主要瞄准IT市场应用。TCL华星也宣布将于2024年下半年量产印刷OLED,将率先在IT和医疗领域应用。
“2023年在中国手机品牌加大OLED面板采购量以及折叠屏手机需求增长的情况下,预计全球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将同比增长8%左右;而OLED 的电视、笔记本电脑及平板电脑的OLED面板出货量则同比下滑超过20%。”周华预计,在中大尺寸应用上,2023年OLED面板的渗透率不增反降,预计2024年局面或将有所改变。
无论消费电子市场的弱增长,还是终端品牌分散采购的策略,都不允许中国面板企业再走靠价格竞争、扩大出货规模的老路,控产稳价、扩大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是明智选择。在2023年登上全球液晶面板产能占比高峰后,中国显示面板业2024年将努力探索价值增长的新路。
存量房贷利率调降呼声四起,银行“跟进”动力不足
银行与购房者对于提前还贷的博弈,决定权在银行。央行再度释放存量房贷利率调整信号。8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召开2023年下半年工作会议。会议提出,“继续引导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和首付比例下行”、“指导商业银行依法有序调整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消息一出,迅速引起市场热议,有业内人士认为,存量房贷利率能否调降仍是银行与购房者对于提前还贷的博弈,决定权在银行。锤子财富2023-08-02 16:07:260000重磅政策解析|梁明:对中国来说,“没有订单”的概括是不准确的
一些经济体出口的商品和产业链相对单一,而中国商品品类齐全,出口目的地多元,因此受影响较小。根据海关总署数据,今年前三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9.8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8%,其中3月当月进出口同比增长15.5%,开局总体平稳。3月出口数据所带来的惊喜之下,市场并未停止迷茫。当下,一季度海外港口数据和国内一线调研结果情况并不尽如人意,2023年的外贸出口仍有不确定性。锤子财富2023-05-18 17:30:520000“具身”AI推动下一代人工智能浪潮 机器人行业有哪些机遇
机器人将具备越来越强的能力,能够模拟人类的行为和动作,通过感知、推理、决策和行动来与环境互动,并具有自主决策和行动的能力,更加逼真地与人类进行互动。特斯拉在今年的股东大会上表示,未来公司的“大部分的长期价值”最终将来自人形机器人“擎天柱”(Optimus)。他还说,未来每个人都会拥有一个人形机器人,这个市场将会是百亿美元级别的。锤子财富2023-05-27 18:11:070001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在京闭幕 决定任命董军为国防部部长
决定任命董军为国防部部长,免去唐登杰的民政部部长职务、任命陆治原为民政部部长,免去胡和平的文化和旅游部部长职务、任命孙业礼为文化和旅游部部长。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