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App连串崩溃背后:小规模“崩了修好”常发生
互联网的世界近期风高浪急,难得的是“可靠”二字。
12月5日,当第一财经记者向一位云计算行业人士询问近期密集发生的App崩溃事件时,他转来刚刚发生的阿里云客户通知信息——又崩了。
官方页面信息显示,北京时间2023年12月5日10:15起,阿里云监控发现国内部分地域RDS(关系型数据库服务,Relational Database Service)备份恢复页面访问异常,经过阿里云工程师紧急处理,异常已于10:36恢复。
该人士对记者表示,互联网基础设施服务必然伴随不稳定性,“崩了”经常发生,只是看有没有被外界大范围注意到。但是像近期滴滴App如此大规模、广范围的负面影响,还是极少发生的。

互联网App“崩了”是常事
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包括阿里、腾讯、百度、滴滴、抖音、B站等各大平台均发生过“崩了”事件。
12月3日晚,腾讯视频“崩了”登上微博热搜。腾讯视频方面回应称,出现了短暂技术问题,正在加紧修复,各项功能在逐步恢复中。
11月27日晚间,滴滴App系统发生故障,全国大面积崩溃,服务无法正常使用。11月29日,滴滴方面发表声明称,各项服务已经恢复,初步确定,这起事故的起因是底层系统软件发生故障,并非网传的“遭受攻击”。目前滴滴App的所有服务已经全部恢复。因这起事故给大家造成的困扰和问题,正在加快妥善解决。后续将深入开展技术风险隐患排查和升级工作,全面保障服务稳定性,尽最大努力避免类似事故再发生。
作为月活破亿的社交平台,B站此前多次因为“崩了”登上热搜。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B站在今年“崩了”两次,最近一次是在今年6月28日,当天下午不少用户反映“B站崩了”,该词条随后登上热搜。此次受影响的主要是番剧和影视页面,用户反映“追番一直提示获取视频内容失败”“显示页面加载失败”“看番看一半加载不出来”。该问题持续一小时左右,对于此次崩溃原因B站未有具体解释。
2023年3月5日20:20左右,在B站用户活跃的高峰期,许多网友发现B站手机和电脑端均无法访问视频详情页,当晚B站团队在出现故障20分钟后解决了问题。多位行业人士倾向于原因是“迭代更新出现代码故障”,这是2021年7月B站大规模服务器崩溃后的官方解释。
2021年7月13日或许是B站目前最大规模的服务器崩溃,当晚B站的手机和电脑端彻底无法使用,用户界面显示404或502,此次崩溃引发全网大讨论,一度登上热搜第一。14日凌晨2点20分,崩溃情况持续约3小时后,B站公告表示服务已陆续恢复正常,并道歉解释称是因为B站的部分服务器机房发生故障,造成无法访问。
2022年7月12日,B站技术团队官方账号“哔哩哔哩技术”发了一篇技术解析长文《2021.07.13 我们是这样崩的》,根据这篇文章的分析,服务器崩溃原因是当时新上线的代码函数存在问题,最终导致服务器CPU占满无法处理用户请求。
文章中提到,2021年7月13日22:52,SRE(负责站点可靠性的工程师)收到大量服务和域名的接入层不可用报警,客服侧开始收到大量用户反馈B站无法使用,甚至App首页也无法打开。基于报警内容,SRE第一时间怀疑机房、网络、四层LB、七层SLB等基础设施出现问题,紧急发起语音会议,拉各团队相关人员开始紧急处理。
经过原因排查后发现,B站出问题的模块是在线业务主机房的7层 SLB(负载均衡服务器,用来处理多用户、多业务的情况)的CPU跑满了100%,无法处理用户请求,问题最终被定位到了最近新上线的 Lua(一种编程语言)函数上,这个函数因为代码错误运行出错陷入死循环导致过载。

技术维稳谨慎当先
如果不是滴滴的长时间崩溃造成大范围的负面影响与讨论度,非行业人士不会将某款软件的暂时“崩了”作为热点讨论。
万博智云CTO孙琦对第一财经表示,滴滴事件仅是一个个案,但该事件故障级别较大,确实影响到了一定规模普通群众的生活。实际上,很多用户看不到的软件故障正在每天发生,这在行业内是一个较为常见的问题。
一位软件工程师告诉记者,目前随着行业技术的逐渐成熟,各大厂一般都会自建数据中心,云服务也多采用多云策略,配有标准容灾机制,出现崩溃问题大多发生在自身算法、硬件,或自身技术团队层面。
以B站崩溃为例,其技术团队在解读文章中表示,运维团队做项目有个弊端,开发完成自测没问题后就开始灰度上线,没有专业的测试团队介入,“此组件太过核心,需要引入基础组件测试团队,对SLB输入参数做完整的异常测试。”
对于后续改进,B 站技术团队认为要“招专业做LB的人”,“我们选择基于Lua开发是因为Lua简单易上手,社区有类似成功案例。团队并没有资深做Nginx组件开发的同学,也没有做C/C 开发的同学。”
此外,文章里还提到,“B站一直没有NOC(网络操作中心)/技术支持团队,在出现紧急事故时,故障响应、故障通报、故障协同都是由负责故障处理的SRE(网站可靠性工程师)来承担。如果是普通事故还好,如果是重大事故,信息同步根本来不及,所以事故的应急响应机制必须优化。”
另以滴滴事件为例,多个独立信源向记者发来一份讨论截图,称一个规模非常大的K8s 集群进行在线热升级,因为某些原因,所有 Pod(容器)损坏,而 K8s 的元数据已经被新版本K8s 修改,无法回滚,因此恢复时间拉得很长。K8s(Kubernetes)是一个开源的容器编排平台,可以自动化地部署、扩展和管理容器化应用程序。
云猿生数据创始人兼CEO、前阿里云数据库总经理曹伟在其个人公众号发文解读称,该说法并非毫无依据。滴滴团队近两个月正将公司内部的 K8s 从1.12版本升级到1.20。前者于2018年9月发布,后者是2020年12月,对高速发展的K8s项目来说,两个版本间存在相当大差距。K8s 官方推荐的方法是沿着一个个版本升上去。但滴滴团队认为多次升级风险更高,采取了跨越八个版本直接升级策略,同时为了避免中断业务,在不重启容器的情况下原地升级,滴滴团队还修改了kubelet 的代码。曹伟认为该策略理论上可行,但中间可能遭遇到意外因素,如运维误操作,才导致了最终的大规模故障。
曹伟的建议是,当一个集群规模很大时,很容易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发生类似的问题,那么在设计系统时,应把集群的规模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但扩大集群数量。
例如,可以把两个一万节点的集群拆成十个两千节点的集群,管理成本没有增加,而运行风险和(故障的)爆炸半径得到极大的降低。
11月12日,阿里云出现了一次影响所有区域的全局大故障。以这次阿里云的史诗级故障为例,曹伟称,对象存储的关键路径里依赖看RAM(内存)的鉴权逻辑,因此RAM出现故障时,也造成了对象存储的不可用。因此,数据面的可用性如果和控制面解耦,那么控制面挂掉对数据面的影响很轻微。否则,要么要不断去提高控制面的可用性,要么就要接受故障的级联发生。因此总结来说,曹伟建议各平台技术团队尽量做到控制规模、避免单点、拥抱重启、保证数据面的可用性和控制面解耦。
孙琦对记者表示,如今各大互联网平台基础架构层已经很成熟,极少出现因技术革新导致影响整个架构的事故,但在现有技术支撑、业务并发量不会暴涨的情况下,在团队稳定的前提下,类似问题理应不会频繁出现。
中企数字化转型维度单一,这份报告给出五个建议
仅2%的受访企业通过打造数字核心能力重塑各业务和各职能,致力开创竞争新前沿,成为企业变革道路上的“重塑者”。从原先主要围绕技术的数字化转型,到近两年数字化程度稳步上升,需求越来越多元化,中企的数字化转型正在环境的变化中快速调整,也呈现出不足和新的需求与趋势。0000“内斗”刚落幕,OpenAI又同时被英美欧反垄断机构盯上
CMA、FTC和欧盟反垄断机构纷纷“摩拳擦掌”。人工智能公司OpenAI管理层发生戏剧性变动后不久,这家公司被欧美的反垄断监管机构集体盯上。当地时间8日,英国竞争和市场管理局(CMA)表示,他们正在审查OpenAI与其主要投资方微软公司的关系,以厘清这种合作关系是否是一种事实上的“并购”。锤子财富2023-12-10 20:10:580000中国投资者涌入!继日经ETF后,美股50ETF又被买出20%溢价
高溢价有时意味着收益加倍,有时亦可能意味着“接飞刀”的加速下跌风险。美股2024年伊始开局不利,结束了九周连阳,但经历了短暂盘整后再次创下历史新高,这也带动了中国投资者对场内美股挂钩ETF的热情。1月23日,易方达发行的美股50ETF(513850)大涨10.01%,直接涨停,溢价率21.02%。但高溢价有时意味着收益加倍,有时亦可能意味着“接飞刀”的加速下跌风险。锤子财富2024-01-23 14:01:040000北京调整优化通州楼市“双限购”政策;全球航空旅行需求持续复苏丨明日主题前瞻
机构表示,2024年航司盈利将继续大幅向上突破。①北京调整优化通州楼市“双限购”政策受益于行业格局优化的央国企价值凸显北京市住建委和通州区政府2月6日发布,即日起,在京具备购房资格的四类家庭,可以在通州区购买一套商品住房。新政策变化最大的就是在通州区落户和就业的家庭,只要是符合北京整体限购政策即可,取消了落户、社保或纳税需满3年的要求。0000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预计今年将再加息两次
鲍威尔重申,多数决策者预计今年将再加息两次,不排除连续加息的可能性。当地时间6月28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葡萄牙辛特拉举行的欧洲央行研讨会上表示,预计会出现更多的紧缩力量。鲍威尔重申,多数决策者预计今年将再加息两次,不排除连续加息的可能性。鲍威尔表态后,标普500指数下跌0.4%至盘中低点。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