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生物存产业和市场转化难点,将如何破局?
近年来,合成生物学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一个赛道。那么,目前这个行业发展情况如何,存在哪些痛点,未来发展空间多大?
在11月29日上交所举办的行业沙龙上,华熙生物董事长赵燕说,目前合成生物行业最主要的痛点在于产业转化、市场转化。她建议,要加强产学研合作,让科学家专注于0~1的科学研究,同时企业要积极参与,发挥企业“产”的作用,推动合成生物科研成果的产业转化和市场转化。
“中国的资本市场和政府对合成生物更重视,但主要体现在支持科研,对鼓励产品的应用推广支持不够。”凯赛生物董事长刘修才认为,企业研发的真正动力和吸引人才应当来源于市场需求,希望政府能在合成生物材料的市场推广应用上落地更具体的政策。
在业内看来,目前市场对合成生物产业,特别是合成生物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存在不少认识误区,需要正本清源,让市场主体真正了解、更多关注这一新兴产业。
公开资料显示,合成生物学技术是综合了科学与工程的一崭新的生物技术,借助生命体高效的代谢系统,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改造生命体以设计合成,使得在生物体内定向、高效组装物质和材料逐步成为可能,合成生物技术应用于生物基材料、生物燃料、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
赵燕认为,合成生物是驱动生物科技发展的颠覆性技术,是实现绿色制造、双碳目标的底层支撑。未来,生活中80%的物质都可以通过细胞工厂生产,覆盖“衣食住行医用”的各个领域。
根据麦肯锡分析,未来生物制造的方式有望对传统行业带来巨大影响,预计到2025年,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制造的经济影响将达到1000亿美元。
中国发展合成生物学有何优势,发展空间多大?嘉必优董事长易德伟认为,我国合成生物学产业发展具有突出的优势,国内人口众多,市场需求广泛,为合成生物学提供了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庞大的生物学、化学、工程学等领域的专业人才为合成生物学的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在基础研究领域整体上已与欧美发达国家并驾齐驱,部分领域甚至犹胜一筹。
“中国企业的优势在于拥有庞大的市场和完备的供应链,且多年深耕发酵领域,具备领先的发酵技术和中试能力,是各种氨基酸、维生素、医用原料等生物材料的最大生产国。”赵燕称。
华恒生物董事长郭恒华认为,未来中国制造的能力要在全球布局,生物制造领域在其中存在巨大的机会,不仅仅是替代存量,而是创造增量。中国将会有一批合成生物的上市公司,要让全球上下游的生态企业因为中国生物制造的国际化企业而获益,中国有潜力对全球产业链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据了解,目前全球从事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公司已多达500家。多家合成生物科创板公司提前布局初创企业。合成生物领域投资更加注重企业的实质性合作和商业布局,纯财务投资较少。
报告:一季度投资者预期略高于经济实际增长
在本期报告中,投资者对股票市场期和房地产市场的预期出现了明显的分化。一项最新市场调研显示,从去年10月到今年4月底,中国资本市场投资者对经济增长的预期止跌转涨,约六成投资者认为未来5年中国GDP增速能够超过5%。截至今年一季度,投资者预期略高于经济的实际增长。24日,长江商学院《2023年投资者情绪问卷调查(CKISS)一季度报告》(下称“报告”)发布。锤子财富2023-05-24 20:31:010001近期全国新冠疫情处于较低水平,流感活动呈下降趋势
我国呼吸道疾病于2023年12月上旬达到峰值之后,连续两周有所下降,在12月底的时候出现了小幅回升,持续在高位波动,近一周开始回落。当前,我国仍处于冬季呼吸道疾病流行期,疾病感染风险可能伴随春运人口流动的增加而加大。0000央行:进一步优化融资结构和资金供给结构;濮阳农商银行回应贷款买房被办消费贷;万科:明年上半年100亿债务一定会偿付|早报
第一财经每日早间精选热点新闻,点击「听新闻」,一键收听。【观国内】《取消外国公文书认证要求的公约》生效,外交部介绍情况11月7日上午,外交部和各相关地方外办同步举行附加证明书首发仪式,正式宣布《公约》在中国生效实施。从7日起,中国和其他缔约国间送往对方使用的公文书,仅需办理本国附加证明书即可,无需再办理领事认证手续。央行:进一步优化融资结构和资金供给结构锤子财富2023-11-08 07:14:480001机构论后市丨市场重回业绩驱动;风电板块竞争格局较优
A股后市怎么走?看看机构怎么说。①中信证券:主题交易顶峰已过,市场重回业绩驱动中信证券研究指出,疫后经济全面系统性恢复是渐进和渐次的过程,飞轮重新旋转需要时间和耐心,主题交易是过高的经济预期下修过程中的阶段性产物,过度博弈降低了市场定价的有效性,但也提高了业绩驱动策略的潜在回报,主题交易的顶峰已过,重回低位业绩驱动板块。②中信建投:风电板块竞争格局较优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