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规减持、异常交易、担保占用,交易所紧盯重点推动上市公司提质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对资本市场发展提出更进一步要求。
2020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下称《意见》)。2020年11月,上交所发布《推动提高沪市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计划》。
第一财经记者获悉,近三年,上交所紧盯异常交易发出各类工作函2800余封;严打违规减持,发出公开谴责19份,通报批评46份;对“蹭热点”“炒概念”等违规行为保持高压态势,并紧盯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使用是否规范, 相关信息披露是否充分。
同时,针对资金占用、违规担保、股份质押等突出问题,2021年以来,沪市累计督促48家上市公司解除违规担保1068亿元,141家上市公司大股东解除非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资金1622亿元;强监管财务造假,近三年沪市主板平均每年发出年报审核函件近200份,重点审核的公司占比从50%左右提高到接近76%。
除了强监管之外,交易所也支持上市公司利用资本工具“做优做强”。2021年以来,150家沪市公司披露重组159单,合计金额5561亿元;沪市公司推出股权激励方案1079家次,科创板公司中,超6成推出过股权激励计划,其中九成公司选择第二类限制性股票。
违规减持、异常交易等遭强监管
2020年10月,国务院发布《意见》,明确提出,强化持续监管,优化上市公司结构和发展环境,使上市公司运作规范性明显提升,信息披露质量不断改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整体质量显著提高。
为贯彻落实好《意见》和证监会工作部署,2020年11月份,上交所发布了《推动提高沪市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交易所开展工作的具体时间表、路线图。
“三年来,围绕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服务实体经济这条主线,上交所积极发挥一线监管功能,强化监管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惩处功能,综合事中监管、事后问责多维度手段,从严整治市场乱象,抑制资金脱实就虚,引导公司专注主业。”上交所相关负责人称。
在日常监管中,上交所近三年发出各类工作函2800余封。一方面,聚焦异常现金资产交易,严防关联方利用资产交易不当套取上市公司利益。另一方面,通过问询,重点加强对“三高”、盲目跨界、规避重组上市、利益输送类并购监管,以防止借助资本市场无序扩张和违法违规“造富”。
大股东、董监高及特定股东等的减持行为往往是投资者价值判断的重要信号。对此,违规减持尤其是绕道减持、恶意减持等违规行为成为上交所监管的一大重点,近三年共发出公开谴责19份,通报批评46份。
比如,之前东方时尚、我乐家居等公司控股股东存在违规减持行为,交易所对有关责任方进行了纪律处分,并督促股东尽早回购减持股份;此外,针对上市公司股东借道转融通违规减持行为,交易所修订发布自律监管指南,将相关情形全部纳入规制范畴。
“蹭热点”“炒概念”刻意引导市场对公司信息披露误读,也成为市场和交易所的一大关注点。
三年来,上交所对这类违规行为持高压态势,同时就信息披露不准确、不全面予以公司及董秘通报批评。比如,康惠制药也通过e互动回复蹭上“减肥药”概念,公司股价直接封单涨停,在监管督促下公司澄清其不具备相关药品中间体的生产能力。公司及相关责任人也收到证监局的警示。
募集资金投向一定程度代表了上市公司发展方向,相关信息披露是否充分,对投资者的决策影响重大。针对部分公司存在募集资金使用不规范的问题,如频繁变更募投项目、未单独使用专户核算、资金占用、购买非保本类理财等,交易所予以严厉打击,重点关注募集资金使用情况、项目达产水平,严限多元化和非主业投资,严格募集资金使用及管理过程中的审议披露要求等。
监管高压,着力“清欠解保”
资金占用、违规担保、股份质押等问题也曾一度被市场广泛诟病。
“三年来,监管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协同地方政府、主管机构等打出一套深挖线索、限期整改、政策咨询、从严惩处的组合拳,近三年共发出通报批评78份,公开谴责39份。”上述负责人称。
据了解,2021年以来,沪市累计督促48家上市公司解除违规担保1068亿元,141家上市公司大股东解除非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资金1622亿元,沪市公司尚未解决的违规占用、担保余额大幅下降。
以海航控股为例,在多方推动下,该公司通过引入重整投资人,以债务转移、债权债务相抵的方式解决了资金占用约380亿元,以关联方清偿、股票清偿等方式解决了违规担保合计约396亿元。
同样的,曾经备受关注的股票质押风险近年来也有所收敛。从沪市数据看,沪市公司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质押比例超过80%的公司家数已由峰值下降低超八成,待偿还金额压降近四成。
对于资本市场深恶痛绝的财务造假,上交所将挖掘财务造假等违规线索,作为其信息披露监管的一大核心要务。以市场最为关注的年报审核为例,近三年来,沪市主板平均每年发出年报审核函件近200份,重点审核的公司占比从50%左右提高到接近76%。
“一旦审核发现造假的线索和疑点,第一时间移送上报,统筹启动下一步核查工作。”上述负责人称,针对财务造假违规行为坐实的企业,近三年上交所共发出公开谴责17份,通报批评16份。近年来很多被立案调查的公司,交易所前期都有关注和问询。
加速出清“空壳企业”“害群之马”
退市是长期困扰资本市场的大事难事。为解决这一资本市场顽疾,2020年中央深改委作出决策部署,健全上市公司退市机制。
改革以来,沪市已有40家左右公司遭强制退市,一批“空壳企业”“害群之马”集中出清。
其中,财务类退市是最主要的强制退市类型。在“营业收入 利润”的组合类指标下,曾经的“不死鸟”无处遁形。2021年以来,沪市财务类退市公司达26家。*ST富控、*ST秋林、*ST工新等一批“故事多多”的公司,也得以集中出清。
重大违法退市方面,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的*ST紫晶、*ST泽达,不仅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其控股股东、董事长等“首恶”也被公开认定终身不适合担任董监高的顶格处理。相应的投资者保障措施加速落地,*ST紫晶先行赔付的10.86亿元已给到投资者,*ST泽达特别代表人诉讼正在推进过程中。
面值类退市也是投资者用脚投票的结果。过去三年,10余家公司面值退市,仅2023年就有8家公司面值退市。
据上述负责人介绍,2023年,上交所进一步前移监管关口,通过约谈、问询、现场检查等监管方式,让退市公司在年报披露前明确了退市预期,为投资者做出理性的选择提供更全面和准确的参考。
李在明停止绝食后韩国政坛乱局结束了吗?26日很关键
李在明是否会被正式批捕,最快将于26日当天或27日凌晨见分晓。据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23日,韩国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停止绝食,开始恢复治疗。距离李在明8月31日起为抗议韩国总统尹锡悦的施政、开始“无限期”绝食,已过去24天。锤子财富2023-09-24 13:29:080000下半年宏观政策如何更加给力,国家发改委详解
发改委表示,将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经营主体公平开放,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日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在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时,要求“宏观政策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锤子财富2024-08-01 15:47:130000山西阳泉债务限额与GDP之比省内最高丨专项债区域配置分析
从绝对规模来看,太原市分配到的债务限额规模最高,为668亿元,而朔州市最低,为111亿元。专项债务限额规模我国对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实行限额管理,地方政府举债不得突破批准的限额。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的分配采用“财政部-省-市”逐级下达的方式,新增限额的规模由各地区债务风险、财力状况和重大项目融资需求等决定。锤子财富2023-10-24 11:49:120000中国船舶正筹划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公司股票9月3日起停牌
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预计构成《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规定的重大资产重组,本次交易不会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9月2日晚间,中国船舶发布公告,为进一步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兴装强军主责主业、加快船舶总装业务高质量发展、规范同业竞争、提升上市公司经营质量,公司与中国重工正在筹划由中国船舶通过向中国重工全体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锤子财富2024-09-06 10:24:310000世茂集团收到清盘呈请,股价急跌近15%市值不足15亿港元
债权人提出清盘呈请意图向债务人施压。提出债务重组方案后不足半月,世茂集团(00813.HK)被债权人提出了清盘呈请。4月8日,世茂集团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中国建设银行(亚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建银亚洲”)于4月5日向香港特别行政区高等法院提出了对公司的清盘呈请,涉及公司的财务义务金额约为15.795亿港元。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