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凯:人有所归才有所养,让高技能人才发挥高能量
长期以来,高技能人才引发了社会的多维度争议,旧观念、刻板印象与僵化思维限制了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认知、界定乃至认可。事实上,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是连接技术创新与生产实践最核心、最基础的劳动要素,也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对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十大报告强调,“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并将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纳入国家战略人才力量。高技能人才,是中国人才梯队的中坚力量,也是中国人才事业扎根实践、落地产业、面向社会的坚实基础。截至2023年,我国技能人才建设与储备总量超过2亿人,高技能人才认定超过6000万人,“十四五”以来,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超过1亿人次,仅2023年上半年职业培训券发放逾770万张,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培育环境逐步优化,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归属感逐步提升,高技能人才发展建设正迈入全新高地。
人有所归,高技能人才不只是职业的“灰领”,更是社会的“能工巧匠”
“高专难出人才”这一谬论已然被推翻。央视新闻报道,19岁高职院校毕业的小姑娘邢小颖入职清华大学,担任实践教学指导老师,任教九年口碑四溢,众多学生甚至跨校选课求知。2017年,出身专科院校的杨登辉在第四十四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夺得数控铣项目金牌,2023年,他成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并任教于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为制造强国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
西安、湖南、广东、南昌、广西、深圳等省级或市级政府纷纷求贤若渴,均制定形成高技能人才奖励、引进政策,对于在世界技能大赛获奖或被认定为首席技师的高技能人才,平均奖励不低于10万元。多地政府筑巢引凤,充分建构起拥抱、服务、保障高技能人才的社会氛围。让高技能人才有归属感、感受到“情感”和“温度”,人有所归,他们正成为社会发展和革新的能工巧匠,为中国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才有所养,高技能人才待遇水涨船高,社会福利从边缘走向良性循环
2018年,人社部出台相关文件,率先在工程技术领域开展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试点。2020年,人社部进一步完善高技能人才保障与认定体系,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的实施意见》,将贯通领域扩大到工程、农业、艺术、体育、工艺美术、文物博物、实验技术、技工院校教师等8个职称系列。通过高质量评估、评价、认定体系的建立,逐步重塑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认知,并实现精神层面高技能人才的维护工作。进一步地,为激励技能劳动者弘扬工匠精神,中国对优秀高技能人才加大表彰奖励力度。截至2023年,我国已表彰180名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1897名全国技术能手,实现良好的激励示范带动作用。
在基础性福利层面,各级各类政府均拿出“硬通货”,实现对高技能人才的补贴和福利倾斜。以深圳为例,2022年加快构建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全年开展补贴性培训13.74万人次,发放各类培训补贴2亿元。而在江苏,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加强,2023年上半年开展各类补贴性培训46.99万人次,54.02万人次取得技能等级证书。各级各类证书均形成良好的补贴、奖励机制。高技能人才平均奖励近万元。
而在物质性保障以外,我国还努力推动高技能人才可持续发展与建设,通过终身学习、一专多长、互相教学、传帮带教等多种形式,实现高技能人才与前沿发展、前沿问题的动态契合。人社部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有2.6万多家用人单位、6000多家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在推行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累计评聘近3000名特级技师、首席技师,并引导其进行多维度动态培训机制,实现高精尖、高交叉人才的锤炼。目前,全国累计建成954个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1196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截至2022年,全国有1234万人次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全国共有2551所技工院校,在校生达445万余人,每年向社会输送约百万名毕业生。我国已形成了以技师学院为龙头、高级技工学校为骨干、普通技工学校为基础的现代技工教育体系,并鼓励在岗在业的高技能人才“回炉再炼”“回校传教”,以此实现高技能人才的循环发展。
总体来看,我国正加快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不断完善技能导向的使用制度,突出就业导向,不断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通过高技能人才的落地、培养与归属,逐步强化地方产业的实践力、技术力。高技能人才高地的快速形成,有助于市场快速补齐短板并形成核心能力。从长远来看,各地产业间的竞争、各国经济体系间的竞争,本质上都是人才的竞争与发展,而高技能人才作为面向社会的一线动力与核心资源,将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打赢全球新一轮人才战的战略性力量。人有所归,才有所养,让高技能人才发挥高能量,才是对高技能人才的真正认可。
(作者系复旦大学全球科创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上海市人才理论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晶科能源:拟投资约560亿元规划建设年产56GW垂直一体化大基地项目
项目建设内容包括56GW单晶拉棒、56GW硅片、56GW高效电池和56GW组件产能。晶科能源5月24日晚间发布公告,公司拟在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规划建设年产56GW垂直一体化大基地项目,并与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管理委员会签订了《项目投资协议》,项目总投资约560亿元,项目建设内容包括56GW单晶拉棒、56GW硅片、56GW高效电池和56GW组件产能。0000TCL中环全面下调硅片价格;华为云盘古大模型3.0发布丨明日主题前瞻
TCL中环公布最新单晶硅片价格,硅片价格大幅度下调。①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相关产业有望受益北京时间2023年7月9日19时0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478次飞行。0000外交部: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方面 中方没有妥协退让的空间
中方依法依规进行海空应对,合理合法。6月7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针对美官员涉华言论,汪文斌指出,说到欺凌、恫吓,美国比任何国家都更清楚其中含义。据报道,仅2022年,美国大型侦察机对华抵近侦察就高达800余架次。2022年美军还曾多次派航母打击群进入南海及周边地区。这种倚仗军事优势耀武扬威、侵犯别国主权的行为才是欺凌、恫吓之举,也是造成海空安全风险、破坏地区和平稳定的根源。0000李斌:智能电动汽车需要建立新的质量体系
智能电动汽车不能再用这套方法去做全生命周期质量的管理和售后的维护。“智能电动汽车发展到今天,已经越来越清晰地建立起了新的要求:建立一个新的质量模型,需要有新的质量思维,需要有新的质量标准和新的质量运营体系。”在蔚来质量之旅上,蔚来董事长、CEO李斌说道,软件定义的汽车时代,智能电动汽车补能还在套用过去燃油汽车的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和售后维护方法论。0000专注投早、投小、投硬科技,上海交大-大零号湾科技创新基金签约
基金将支持交大科技成果转化和助力“大零号湾”高新技术企业聚集,主要覆盖科创企业种子轮、天使轮、加速轮阶段的股权投资,支持从高校实验室走出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成果的转化。12月19日下午,“上海交大-大零号湾科技创新基金”(暂命名)签约仪式在大零号湾科创大厦举行。锤子财富2023-12-21 14:44:3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