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资金“入多出少”,年末修复式反弹能否再现?
继昨日港股三大指数齐涨后,11月14日,港股三大指数高开低走,截至收盘,恒生指数跌0.17%,报17396.86点,恒生科技指数跌0.74%,国企指数跌0.41%。。
拉长时间线来看,港股近期行情整体震荡。恒生指数自从8月初突破2万点后,近两个多月来开始震荡下行,11月以来基本徘徊在18000点下方。
不过,对比在2022年相似时点,港股10月份触底后,曾在11月出现一轮快速反弹行情。今年港股市场是否会重演相似剧情?
有业内人士表示,近期资金面转暖、政策面利好频出,结合海外环境变化,港股或处于关键转折期。不过,第一财经记者发现,不少机构认为利好因素促进下短期有一定概率出现反弹行情,但“后劲”仍需进一步观望经济的内生增长动能。
资金“入多出少”
近期市场聚焦港股反弹行情与资金面变化息息相关。
资金蓄水池“入多”、“出少”趋势逐渐显露。一方面,南向资金持续涌入。根据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1月13日,11月南向资金累计买入1376.76亿港元,卖出1169.15亿港元,区间净流入221亿港元。而拉长时间来看,截至11月14日,今年以来南向资金合计净流入超3000亿港元,已成为港股市场重要的资金来源之一。
另一方面,海外资金流出也开始趋缓。资金流向监测和研究机构EPFR数据显示,10月23日~10月27日海外基金流出港股5.9亿美元,但规模环比收窄,其中主动资金流出4.9亿美元,被动资金流出0.9亿美元。
更深入来看,资金面转暖背后,资金回流的动能逐渐加强。随着10月美国就业数据出炉,美联储或暂停加息预期升温,此前强势升的美债收益率出现回落。截至11月14日,10年期美债收益率收4.62%,已较10月高点下跌约40个基点。
有港股资深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港股作为离岸市场,受海外市场波动较大。此前美债收益率不断走高时候,由于香港银行利率与美元利率走势一致,出现部分外资从港股撤出,转为银行存款的情况。目前随着美债收益率出现回落迹象,这部分资金也将有望回流股市。
而与此同时,交易成本下降在即也刺激资金加速回流。10月25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宣布,将股票印花税的税率,从现在的0.13%,下调至0.1%。上述业内人士认为,印花税税率下降,未来将进一步压降资金“回流”的成本,对部分进行高频交易的资金具有一定吸引力。
目前已有机构提前布局,逆势加仓港股。根据中金研报显示,截至9月30日,3237只公募基金共持有港股市值3860亿人民币,较二季度的3704亿人民币回升4.2%。其中,主动偏股型基金,二季度港股持仓为2749亿人民币,同样高于二季度的2678亿人民币,持仓占比从二季度的16.5%升至18.4%。结合三季度恒生指数下跌5.9%来看,意味着公募基金整体对港股或存在主动增持。
是否重演反弹行情?
去年底在美国核心通胀见底导致美债利率回落、国内地产“三支箭”政策出台以及疫情政策优化等因素共同推动下,市场走出一轮大幅反弹行情。今年部分相似因素叠加下,港股能否再次重演反弹行情?
从11月中旬情况来看,目前尚未出现显著迹象。在美债收益率确立顶部的背景下,港股虽有部分交易日上涨,但并未出现强势反弹。
国信证券海外策略研究首席分析师王学恒在11月12日发布的研报中指出,这一现象可以在恒生指数的风险溢价模型中找到解答。11月3日,恒指ERP为7.3%,对应多头胜率为67%。鉴于这个ERP的吸引力仅能算是中上水平,市场没有形成普遍做多共识也是合理的。
通过卖空成交额占港股市场总成交额的比例,也可一定程度上反应以对冲基金为代表的交易型资金行为。华泰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王以在最新研报中指出,2022年10月底~2022年12月中旬,港股卖空成交占比明显回落,意味着对冲基金空头平仓或成为恒指触底反弹的一大助推力。今年下半年以来,港股卖空成交占比拉升至历史高位,反映其背后的对冲基金等交易型外资卖空行为再度活跃,或驱动恒指震荡下行。
王以认为,对冲基金等交易型外资常以追逐市场热点的短线交易为主,因此短期内或加大港股市场波动或巩固原有趋势。
展望后市,大多机构认为短期内或将出现一定反弹。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海外策略分析师刘刚在最新研报中指出,在近期国内“对症”政策出台叠加美债利率快速回落等外围利好因素推动下,短期市场出现反弹行情值得期待。王学恒认为,当前港股的性价比已经和今年5月底平齐,做多的合理性进一步提升。
但从中长期来看,仍需考虑经济复苏情况。 刘刚分析称,从2021年初高点算起,港股的弱势已延续近三年,今年初被寄予厚望的反弹也没能持久,反而在三季度创出新低,这说明,一方面,单纯的低估值和高风险溢价可以促成反弹,但不是能持续或反转的理由,毕竟港股过去三年一直如此;另一方面,外部扰动的缓解如美债利率与地缘局势同样能够促成反弹,但后劲还要看内生增长,2019年初和今年初的快速反弹后都转为震荡,也都与增长没能及时“接棒”有关。
2023年净利降超5成,厦钨新能 “两高”技术潜力待显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三元电池装机量占比为37.5%,2023年降至32.6%。受下游市场需求放缓、产业链去库存等因素影响,正极材料企业2023年业绩普遍承压。厦钨新能(688778.SH)1月16日发布年度业绩快报,2023年实现营收172.29亿元,同比下降40.08%;实现归母净利润5.31亿元,同比下滑52.64%。锤子财富2024-01-18 20:17:250000工信部发布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 小米SU7、智界S7等在列
工信部发布《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四批),小米SU7、比亚迪海豹、智界S7等在列。4月16日,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许可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第381批)以及经商国家税务总局同意的《享受车船税减免优惠的节约能源使用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六十批)、《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四批)予以公告。锤子财富2024-04-16 18:37:300000海航控股:控股子公司乌鲁木齐航空拟向中国商飞购买30架C919飞机
签订《核心条款清单》后,乌鲁木齐航空可作为C919飞机的首批次用户,在飞机引进商业条件等方面享受优惠政策。4月27日,海航控股公告,控股子公司乌鲁木齐航空、金鹏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海航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商飞签署了《C919大型客机与ARJ21新支线客机买卖核心条款清单》,乌鲁木齐航空拟向中国商飞购买30架C919飞机。0000坐地起价?英特尔想要100亿欧元补贴,德国财长直接拒绝
欧盟整体投入的资金量无法超过美国,还要分到各个成员国身上。在能源和施工成本均上升的情况下,英特尔能不能成功从德国政府手中多要点补贴?德国财政部长林德纳(ChristianLindner)在接受外媒的最新采访中表示,没有更多预算来为英特尔总投资170亿欧元的芯片工厂提供更多补贴。锤子财富2023-06-11 19:44:4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