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总局“三定”终落地:27部门亮相,有新设、有裁撤、有合并
酝酿数月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三定”方案终于揭开面纱。
11月10日,中国机构编制网公布《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下称《规定》)(已于10月29日起施行),设局长1名,副局长4名;司局级领导职数114名(含首席风险官、首席检查官、首席律师、首席会计师各1名,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1名,机关纪委书记1名)。
今年3月,《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发布后引起广泛关注。其中,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成为本轮机构改革最受关注的重点之一。“三定”即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如今基础架构尘埃落定,机构改革带来的人员、部门变动等最新情况也牵动人心。
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发现,此次“三定”后,对比原银保监会925名机关事业编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机关行政编制为910名。此外,司局级领导职数由原来的107名变为114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内设27个正司局级机构,大体延续了原银保监会的内设机构框架。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职能部门出现了调整,大致裁撤4个部门,新设6个部门,一些部门则进行了合并。
其中,内设机构有新设也有撤销。例如,取消保险中介监管部、创新业务监管部、信托监管部等,相关职能也划入了其他部门;新设资管机构监管司、金融机构准入司、机构恢复与处置司、党建工作局(党委宣传部)等。
另外,还有一些原有部门进行了合并与更名。例如,将原来的政策性银行监管部、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监管部,合并为大型银行监管司;将原来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监管部、城市商业银行监管部合并为股份制和城市商业银行监管司。
还有一些部门称呼上发生变化。例如,“政策研究局”改为“政策研究司”、“法规部”改为“法规司”。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此次“三定”方案体现了对机构监管职能的优化,以及行为监管进一步强化。
编制有调整,“一正四副”格局延续
金融监管总局官网显示,目前总局领导为:局长李云泽,副局长曹宇、周亮、肖远企、丛林,纪检组组长王陆进。这一“1正4副1纪委书记”的领导班子格局在此前已经形成,延续了原银保监会领导班子格局。
此外,根据《规定》,金融监管总局设首席风险官、首席检查官、首席律师、首席会计师各1名,也与原银保监会保持一致。
另外,《规定》明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机关行政编制910名,较原银保监会机关事业编制925名有所减少。
董希淼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此次三定方案编制的调整不能单看数量的变化,数量减少就认为缩员了。实际上,机关行政编制与机关事业编制有所不同,由于监管职能增加了,总编制人数可能增加。”
机构有合并、有新设、有退出
根据《规定》,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设下列正司局级内设机构,共计27个以及机关党委。
27个部门分别为:办公厅(党委办公室)、政策研究司、法规司、统计与风险监测司、科技监管司、公司治理监管司、普惠金融司、金融机构准入司、大型银行监管司、股份制和城市商业银行监管司、农村中小银行监管司、财产保险监管司(再保险监管司)、人身保险监管司、资管机构监管司、非银机构监管司、银行机构检查局、保险和非银机构检查局、机构恢复与处置司、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局、稽查局、行政处罚局、内审司(党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际合作司(港澳台办公室)、人事教育司(党委组织部)、财务会计司、党建工作局(党委宣传部)。
新设立的6个部门包括:科技监管司,拟订相关信息科技发展规划和信息科技风险监管制度并组织实施。按分工承担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监管等工作,推动数字化信息化建设。
金融机构准入司,拟订银行业机构、保险业机构、金融控股公司等的准入制度,研究结构布局,对机构及其业务范围实行准入管理,审查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等任职资格。
资管机构监管司,承担信托公司、理财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非现场监测、风险分析和监管评价等工作,根据风险监管需要开展现场调查,采取监管措施,开展个案风险处置。
机构恢复与处置司,拟订相关高风险机构风险处置制度、标准、程序,对出现严重风险、难以持续经营的机构开展风险处置等工作。
稽查局,拟订稽查工作制度。组织对违法违规金融活动相关主体进行调查、取证,提出处理意见;涉嫌犯罪的,提出移送司法机关的建议。指导、检查金融机构安全保卫工作。
内审司(党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拟订系统内审和巡视工作制度、办法,监督检查系统贯彻落实有关重大决策部署情况,组织开展系统内审和巡视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及责任人提出处理建议,指导、监督、检查系统内审和巡察工作。
此次一共裁撤四个部门,分别是:信托监管部、保险中介监管部、保险资金运用监管部、创新业务监管部。
金融监管研究院院长孙海波认为,从整个机构监管的分工看,充分体现了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把准入、日常监管、准出、稽查、行政处罚分开。此外,整个资管监管格局大变。
“银行理财子公司此前是归属相应的母公司监管部门,各地监管规则不一。未来,不论是大型国有银行理财子公司,还是城商行理财子公司都归资管机构监管司。”孙海波指出,新设立资管机构监管司也是功能监管的体现。合并此前信托部,保险资金运营部、创新部部分职能。把信托公司、银行理财、保险资管全部纳入统一的监管框架,采取的是最彻底的机构整合方案。
机构监管职能优化
除了新设、裁撤部门,此次“三定”方案也有将原保银监会部门合并。
例如,在原有部门的基础上新合并成立的部门为:大型银行监管司、股份制和城市商业银行监管司。将原来的政策性银行监管部、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监管部合并为大型银行监管司,承担政策性银行、开发性银行和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的非现场监测、风险分析和监管评价等工作,根据风险监管需要开展现场调查,采取监管措施,开展个案风险处置。
将原来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监管部、城市商业银行监管部合并为股份制和城市商业银行监管司,承担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民营银行的非现场监测、风险分析和监管评价等工作,根据风险监管需要开展现场调查,采取监管措施,开展个案风险处置。
同时,统计与风险监测司则由原统信部和风险处置局合并成立;原创新业务监管部,除了单设科技监管司外,其余职能部分并入资管机构监管司。
董希淼认为,此次“三定”方案体现了对机构监管职能的优化。4个机构监管合并为2个,即合并成立大型银行监管司、股份制和城市商业银行监管司,保留农村中小银行监管部门以及非银行机构监管部门。与此同时,行为监管进一步强化。比如,包括消费者权益保护统一到金融监管总局,专门成立稽查总队等等,都是优化机构监管、加强行为监管的体现。
成都银行三季报:总资产破万亿 营收利润继续保持高增长
前三季度,成都银行继续保持战略发展定力,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业务规模继续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近日,成都银行发布了2023年三季度业绩报告。前三季度,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成都银行继续保持战略发展定力,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业务规模继续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资产质量不断优化。0000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031,调升101个基点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显示,11月29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031,调升101个基点。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显示,11月29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031,调升101个基点。美元指数28日下跌。衡量美元对六种主要货币的美元指数当天下跌0.44%,在纽约汇市尾市收于102.746。央行公开市场开展438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1.80%。锤子财富2023-11-29 11:44:280000元宵经济火热,创意汤圆、元宵灯会受热捧
从搜索数据看,今年消费者更偏向于创新口味。元宵节消费延续了春节消费的火热,数据显示“元宵经济”带来了元宵相关产品热销,同时各景点推出的灯会活动也吸引了游客。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元宵节,消费者对创新产品的关注也推动了商家在创新方面下功夫。锤子财富2024-02-24 16:53:060000一图读懂|《上海市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条例》将于2024年2月1日起施行
日前,上海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上海市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条例》,将于2024年2月1日起施行。锤子财富2024-01-31 21:16:430000俄副总理:俄罗斯将在联邦层面减少石油产量至2023年底
俄罗斯将在联邦层面减少石油产量至2023年底,对欧盟的管道石油出口减少了超过三分之二,仅有少部分出口以海运进行了替代。当地时间5月4日,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表示,俄罗斯将在联邦层面减少石油产量至2023年底,对欧盟的管道石油出口减少了超过三分之二,仅有少部分出口以海运进行了替代。此外俄罗斯石油减产将在独立机构的监督下进行。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