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数据资产如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去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经达到50.2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41.5%,位居全球第二。数据已成为与土地、资本、技术等传统要素并列的重要生产要素。
数据资产知识产权保护有哪些重点?在8日下午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表示,国家知识产权局积极开展数据知识产权保护规则研究和试点工作,包括研究提出了构建数据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四个充分”的基本原则,研究梳理了数据知识产权保护的一系列关键问题,积极推动地方数据知识产权工作试点等。

比如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以及深圳8个省市开展了试点工作,上线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平台,已累计向经营主体颁发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超过2000份。各试点地方的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总额已超过11亿元。上海、广东等地方知识产权局还与法院、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强协作,实现协同保护。
申长雨说,接下来国家知识产权局将继续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工作协同,深化对数据知识产权保护规则的研究,积极开展数据知识产权领域的国际合作交流,推动早日出台相关政策性文件,促进数字领域技术创新、交易流通和全球治理,更好助力数字经济发展。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国内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专利有效量为127.3万件。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专利增长迅速。2022年国内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29.6万件,占国内发明专利授权总量的42.6%。自2016年起,年均增速为22.6%,是同期国内发明专利授权总量年均增速的1.5倍。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副局长、战略规划司司长葛树介绍,来华申请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专利的国外企业数量稳步提升,由 2016 年的6418 家增长至 2022 年的7613 家。截至2022年底,来自全球95个国家(地区)的权利人在华拥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专利32.7万件,反映出国外相关企业对我国数字经济市场的高度重视。在数字技术创新带动下,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62.0万件,同比增长16.4%。
对话城堡证券CEO赵鹏:以香港为总部加码亚太,积极探索内地牌照业务
不排除寻求在中国境内市场开展业务的可能性。放眼望去,华尔街顶级机构的华人CEO屈指可数,更准确地说,全球头部做市商城堡证券(CitadelSecurities)CEO赵鹏可能是独一个。锤子财富2023-11-16 10:39:100000国资委:加快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赋能 打造一批有竞争力的平台和企业
要加快转型升级,发挥枢纽联接作用,助力推进多式联运,加快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赋能,打造一批有竞争力的平台和企业,提升服务实体产业的能力效率。0000应急管理部:此次应对南方地区暴雨洪涝地质灾害中累计投入3.6万人次应急力量
范朝晖介绍,在这次应对南方地区暴雨洪涝地质灾害中,积极响应、迅速行动,很多队伍转战多地、跨区增援,累计投入3.6万人次。0000以服务业数字化促进消费,平台应建立无摩擦协调机制
平台通过建立无摩擦动态协调机制,使需求端从被动型、传统型消费者向主动型、数字型消费者过渡,可促进供需两端高水平动态平衡。最新消费数据显示,1~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9833亿元,同比增长8.5%。全国网上零售额44108亿元,同比增长12.3%。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37164亿元,增长10.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