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国债释放稳增长信号,塑料管道行业再迎政策“大礼包”
霜降之后天渐凉,资本市场却是一片沸腾气息。
10月27日早间,A股低开后于盘初反弹,三大指数相继翻红,创业板指涨近1%,汽车整车、珠宝首饰、能源金属、纺织服装、汽车零部件等行业涨幅居前。前两日,资本市场同样热情高涨,大基建等相关产业链纷纷翻红、掀起涨停潮。
利好源自一则重磅政策。据新华社,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0000亿元,增发的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此次增发特别国债的目的是,集中力量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弥补防灾减灾救灾短板,提升我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业内机构认为,本次国债增发将主要投向基建领域,基建投资或边际回升,从而给经济恢复带来动力;城市排水管网扩容、污水处理管道建设、天然气替代、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等方向需求体量将抬升,有望拉动相关产业链公司如中国联塑未来发展。
增发万亿国债有何深意?
万亿国债消息释放后,各种讨论尘嚣日上,甚至有声音称地方可拿钱用于发工资。那么,本次国债增发到底目的为何?资金如何使用?对经济有何影响?
据财政部介绍,本次国债增发将重点用于八大方面:灾后恢复重建、重点防洪治理工程、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其他重点防洪工程、灌区建设改造和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行动、重点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东北地区和京津冀受灾地区等高标准农田建设。
同时,增发的万亿国债将作为特别国债管理。特别国债是国债的一种形式,专门服务于某项特定政策,支持某特定项目需要,具有专款专用、用途灵活和不计入财政赤字等特点。我国新发过三次特别国债,分别是1998年、2007年和2020年,此外还有两次续发。
按此测算,2023年全国财政赤字由3.88万亿元增加到4.88万亿元,中央财政赤字由3.16万亿元增加到4.16万亿元,预计财政赤字率由3%提高到3.8%左右。
尽管增发国债是为提升我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但宏观影响远不止于此。
首先,从发行时点看,当下增发国债别有深意。今年三季度,GDP增速超预期增长,按去年四季度较低基数来看,全年完成经济目标并无压力,为何中央在此时调高赤字?
银河证券表示,一方面,前三季度我国自然灾害形势复杂严峻,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82.9亿元,叠加今年地方政府债务化解及“三保”压力较大,土地收入持续降低,难有余力应对预料之外的自然因素,增发国债确有需求。
另一方面,弥补今年以来财政支持基建力度的不足,更好发挥积极财政政策的稳预期作用。今年尤其在二季度专项债发行“空档期”基建支出大幅降低,虽然三季度基建投资有所回升,但政府性基金在当前土地收入下行情况下,或较难完成年初预算。而本次新增国债则恰能弥补该部分缺口,进一步提升微观主体信心、稳定预期。
除了在宏观层面稳预期、助基建,增发国债对各地政府也有积极影响。
粤开证券指出,今年来受制于房地产市场低迷等,土地出让收入大幅下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持续负增长,制约了财政支出的力度。当前地方债务占比高,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部分区域存在风险,增发国债有利于从总体上优化债务结构,降低地方债务风险。
浦银安盛基金表示,在前期货币政策通过降息、降准已为经济创造良好环境的背景下,此次财政政策发力,直接作用于实体经济,传导路径短、见效快,更能通过乘数效应支撑经济。
此外,虽然今年的赤字率有小幅提高,但我国政府的负债率仍处于合理区间。本次万亿国债将赤字率从3%提高至3.8%,信号意义重大,意味着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打开了市场对政策空间的期待,也有助于稳定经济增长预期,并提升市场风险偏好。
浦银安盛基金还表示,增发的国债用于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可以部分弥补地产萎靡所形成的投资缺口,直接扩大了总需求。而中央政府加杠杆后转移支付给地方政府,还本付息由中央承担,也极大缓解了地方财政压力。
大基建相关产业链明显受益
增发国债消息释放后,资本市场一片沸腾,其中尤以大基建相关板块为甚。
受增发国债利好消息提振,大基建板块25日迎来爆发,水利、水泥制造、基建、工程器械、钢铁、建筑等方向全线大涨,多只股票触及涨停。其中,建材和基建板块全线反弹,多只个股实现涨停,三只建材ETF更是半日涨幅“狂飙”4%以上。
据Choice统计显示,10月25日,沪深两市可交易A股中,上涨个股3840只,下跌个股1123只,平盘个股106只。不含当日上市新股,共有74只个股涨停,4只个股跌停,涨停个股主要集中在汽车、建筑装饰、电子、建筑材料、计算机、通信等行业。
塑料管道龙头企业中国联塑表现抢眼,25日涨逾10%,目前公司总市值约126.89亿港元。
一系列“异动”背后有何逻辑?市场分析人士指出,考虑到本次增发国债将主要用于灾后重建、防洪治理等方面,预计对基建及相关板块有所带动。“从此次特别国债的用途来看,主要是灾后重建和未来的水灾预防,直接利好水利建设板块。”首创证券表示。
一般而言,水利建设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建筑材料、输水管道等,中游涵盖水利工程设计、施工及养护等,下游主要包括政府城投公司等。从本次受益的建材品种来看,最直接的是 PCCP (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行业,其次受益的是塑管行业,还包括水泥和防水等。
数据显示,2022 年和 2023 年 1-9 月全国完成水利建设投资分别为 1.09 和 0.86 万亿元。此次 1 万亿国债与过去两年年度投资完成额几乎相当,若考虑水利建设资金来源由中央财政资金和地方政府各配套 50%来计算,则水利建设投资额增幅将翻倍。
国泰君安也表示,政策持续加码地下管网相关领域,在城市排水管网扩容、污水处理管道建设、天然气替代、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等方向需求体量有望持续抬升,拉动相关公司未来发展。
近年来,我国塑料管道行业产量正逐年增长。数据显示,2000~2010年,塑料管道逐渐替代部分金属、水泥管道,进入行业发展的快车道,产量年复合增速近30%;2008年“四万亿”政策刺激下,塑料管道行业更是迎来阶段快速增长。
目前,国内较大规模的塑料管道生产企业达上千家,年生产能力超过3000万吨,其中年生产能力1万吨以上的企业约为300家,20家以上年生产能力已超过10万吨。但是,随着城镇化进程放缓,塑管行业也出现新变化,龙头企业正在脱颖而出。
作为为工程塑料管道行业龙头,中国联塑受到资本市场的极大关注。数据显示,近3年该公司在塑料管道的市场占有率超20%,PVC管道市场占有率近26%,建立了超30个先进的生产基地,拥有覆盖全国的分销网络,将直接受益万亿国债的发行。
目前,中国联塑管道品类齐全,实现给水、排水、电力通信、燃气、消防等领域全覆盖,2022年公司实现销量239万吨,截至2023上半年,公司产能达321万吨/年。
据华泰证券测算,考虑到中国联塑在B端的龙头地位、公司营收约80%来自于塑料管道行业,市政工程在营收结构中占比较高,在市场加速出清的背景下,预计其塑料管道23~25年销量分别为277/303/322万吨,同比分别 15.8%/ 9.3%/ 6.4%。
业内认为,得益于“稳增长”浪潮下基建增长的潜力,中国联塑有望凭借良好的品牌、规模化优势、龙头地位、生产分销布局,加速提升市场份额,进一步巩固其龙头地位。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上海大利好!国务院发文;国家毒品实验室回应美方对其解除制裁;俄罗斯将于明年3月17日举行总统选举|早报
第一财经每日早间精选热点新闻,点击「听新闻」,一键收听。【观国内】国务院:7方面80条措施推进上海自贸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00009月十大牛股出炉:捷荣技术298%涨幅问鼎榜首
在剔除最近半年上市的新股后,截至9月28日收盘,9月十大牛股涨幅最大的为捷荣技术,累计涨幅298.60%。5只股票涨幅超100%,十大牛股涨幅均超过50%。9月A股整体震荡下行,截至8月31日收盘,上证指数月内跌0.30%,深证成指跌2.96%,创业板指跌4.69%。锤子财富2023-10-01 22:58:420000冲击50万辆年销目标,华为问界M7加推新款型,享界S9 8月发布
售价与旧款智驾MAX版完全一致,同时体现了提振销量的急迫与市场竞争的压力。5月31日,华为在深圳举办问界新M7发布会,推出了M7Ultra版车型,售价与旧款智驾MAX版完全一致。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问界M7今年一季度销量已经接近7万辆,在同级别市场中排名第一,但是今年1~4月出现了明显的销量快速下滑的态势,月销量由3万辆下滑至4月份的不到1万辆。0000流感药物热销,东阳光长江药业大赚10亿元以上
“流感药物之王”业绩又回来了。“流感药物之王”东阳光长江药业(下称“东阳光”、01558.HK)业绩又回来了。东阳光7月26日晚间发布公告称,今年上半年,公司预期录得营业额约为32亿元,同比增加147%;预期录得归母净利润约为10亿元至约12亿元,而去年上半年是亏损0.33亿元。0000中国航司获批再增中美航班!大幅加班难在哪
3月底的增班后,中美之间的航班量依然远小于疫情前的每周约300班。3月底,中美航线有望大幅增班。当地时间2月26日,美国交通部发布最新通告,自2024年3月31日起,允许中方航司每周执行50个中美直航客运往返航班。目前,中美之间的航班在依据2023年11月中美双方的通告执行,即中美航司都可以最多执行每周35个往返客运航班。锤子财富2024-02-27 10:40:1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