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座城命名一项指数,“上海指数综合指标”发布
城市的发展因历史、地理位置、文化环境千差万别。在这百花齐放的世界城市中,如何能全面、客观、公平地衡量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化发展?联合国又如何来定义全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上海指数”,提供了答案。
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奖(上海奖)颁奖活动暨2023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开幕式10月28日在上海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出席开幕式并为首届获奖城市颁奖。
开幕式上,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出席并发布2023版《上海手册》和上海指数综合指标。
今年世界城市日全球主场活动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办,主题为“汇聚资源,共建可持续的城市未来”。中国主场活动由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国人居署、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包括开幕式、系列论坛、展览展示及主题考察等。第三届城市可持续发展大会同步召开。
世界城市日,是联合国设立的首个以城市为主题的国际日,也是首个由中国政府发起的国际日,旨在传承弘扬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提升国际社会对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共同关注。

用一座城命名一项指数
“上海指数”,全称为“上海应用指数”,是基于联合国城市监测框架下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测评工具,是联合国首个以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和治理“五位一体”理念为基础框架构建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数体系。
去年,明确了该指数定位和构架,并就指标体系、遴选标准、应用和试点验算达成多方共识的基础上。
上海指数的战略定位是“以人为本”,整体架构为“1 N”,形成了“核心 适应性”指标体系。
目前,“上海指数”正在全球不同层级、不同等级的城市中试点应用,其中国际城市涉及东京、纽约、伦敦、巴黎等20多个购机城市;中国城市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和长江中游等5个城市群,在上海还涉及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五个新城。
到2030年,“上海指数”计划在参与旗舰项目的全球1000个城市开展实践应用,并以上海为中心,形成“上海指数”的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知识共享与合作网络。
随着应用场景在不断拓展,“上海指数”将作为联合国在城市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高级别奖项——上海奖的评奖依据,并成为世界城市日重要知识产品——《上海手册》遴选案例的重要标准。而上海奖的获奖案例也将为《上海手册》提供更多来源。
放眼全球,用一座城来命名一项全球指数,并不多见。在“上海指数”研究团队成员、同济大学教授诸大建看来,“上海指数”的指标体系涉及经济、社会等不同领域,是以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基础,研究遴选与城市关联性最高、解释度最强的核心指标。
“上海指数”如何诞生
于2015年举办的联合国大会第七十届会议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新议程呼吁各国采取行动,为今后15年实现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而努力。2016年1月1日该议程正式启动。
7年来,地区冲突、疫情、贫富差距等相互叠加的多重危机正不断危及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联合国也为此多次呼吁,国际社会必须为拯救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作出新的努力。
为推动全球城市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新城市议程》,推进实施全球城市监测框架,中国和联合国人居署共同研发了“上海指数”,旨在评估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进步水平,推广“以人为本”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
不同于传统评价体系,“上海指数”并不单纯以经济规模为主,而是联合国首个以经济、社会、文化为基础框架构建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数体系,是监测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新城市议程》的重要工具。
“上海指数”指标由核心指标和适应性指标组成,核心指标以国际通用性指标为主,确保各国城市全覆盖。适应性指标则对不同城市发展水平、人口规模、文化背景等进行分类分级。现已形成包括47个核心指标在内的综合指标体系。指标遴选标准明确以权威性、客观性、科学性、可获取性、适应性等指标遴选原则。
由此可见,“上海指数”更强调“以人为本”,既关注城市人口、医疗、教育、就业、交通、贸易、能耗等城市发展中的“硬”指标,也关注诸如民众对城市管理的参与意愿、民众对城市治理的满意度等为代表的“软指标”。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指数”并不强调排名或比较,它是关于城市进步和协调发展的指数,通过评估和反映城市在可持续城市化方面的成就和挑战,帮助城市确定或调整发展重点,从而推动全球城市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简而言之,即使一座城市的经济规模、人口规模不是最高的,但它各方面的发展比较协调,社会福祉好、市民满意度高,就能获得“上海指数”的较高评价。
三季报纷纷出炉,中国成熟制程代工发展得如何?
中芯国际(688981.SH)、华虹公司(688347.SH)、晶合集成(688249.SH)、芯联集成-U(688469.SH)等交出了较为亮眼的“成绩单”,然而联电(UMC.N)、力积电(6770.TW)、格芯(GFS.O)的业绩并未如此亮眼。近期,国内外晶圆代工厂的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已陆续公布,其中不少公司在成熟工艺制程下开展代工业务,然而它们在该季度的业绩表现存在分化。锤子财富2024-11-16 13:53:380000重塑能源进入制氢赛道;晶澳科技控股方发生股权变更 | 新能源头条
绿电制氢市场加速增长,正在成为氢能大规模商业化的突破口。国内制氢赛道发展提速今年以来,绿电制氢市场加速增长,正在成为氢能大规模商业化的突破口。电解水制氢将水制备为氢气和氧气,不同于煤炭和天然气制氢,电解水制氢的过程不产生碳排放,是清洁绿色的制氢方式,近年来备受行业关注。电解槽是电解水制氢的核心设备,现在的主流路线有碱性电解槽、质子交换膜(又称“PEM”)电解槽。锤子财富2023-08-17 14:58:380000恒生科技指数大跌超4%,百度、美团等跌超5%
美团跌超5%,报130.5港元;百度跌幅达5%,报115.8港元。4月25日,港股午后跌幅继续扩大,截至发稿,恒生科技指数跌幅扩大至4%,恒指跌近2%。个股方面,截至发稿,药明生物大跌超7%,报46.25港元。哔哩哔哩跌近6%,报150.8港元。美团跌超5%,报130.5港元;百度跌幅达5%,报115.8港元。同时,京东、网易、小米、中芯国际等多股跌超4%。锤子财富2023-04-25 13:52:520000低营收、无利润、无产品,智翔金泰上市即破发
智翔金泰的破发,似乎有迹可循。6月20日,2023年首家按第五套标准于科创板上市的创新生物药企智翔金泰(688443.SH)正式开始交易,不仅开盘即破发,第二个交易日也未能收复失地。截至6月21日收盘,智翔金泰最新股价34.35元/股,低于发行价近10%。打新中签的投资者,若未及时出货,每签已亏损1765元。锤子财富2023-06-21 23:43:220000北交所周一大涨追因:转板预期提升估值,投资者大举进场
科创板投资者直接参与北交所交易,是北交所投资门槛的变相下降,券商端一键功能即可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预计北交所将快速批量引入一批科创板投资者。随着北交所重磅改革落地,北证50指数在证监会发布《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交所的意见》(下称《意见》)后的首个交易日高开高走。截至9月4日收盘,北证50指数上涨5.92%,北交所成交35.13亿元,环比增加82.3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