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防保险“开门红”乱象,这些行为将被监管重点查处
在多家险企已经开始吆喝2024年“开门红”的热闹之即,监管的一纸通知赶到,对“开门红”可能发生的乱象做出规范。
第一财经记者从行业内了解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向各人身险公司下发《关于强化管理促进人身险业务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各公司对“开门红”业务科学制定年度预算,防止激进发展、大进大出,再次重申“报行合一”,并强调将对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违反监管规定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三大角度入手,严防“开门红”乱象
由于7月末的预定利率切换,部分寿险公司在6月至7月实现了保费翻番,有的甚至已基本完成全年目标。面对预定利率切换后市场的暂时放缓,部分公司已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明年的“开门红”上,开始比往年更早启动2024年度业务计划制定及营销工作。
事实上,在往年的“开门红”中,总有一些激进产品、激进营销手段出现,在压降负债成本、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政策重点方向下,本次《通知》内容也从年度预算制定、“报行合一”以及规范销售行为三大角度入手,严防“开门红”乱象。
年度预算是制定业务计划的前提和基础,因此,《通知》首先要求各人身保险公司要以优化负债质量、提升发展可持续性为目标,科学制定公司年度预算,防止激进发展、大进大出。《通知》要求,预算应紧密结合公司实际,与公司发展规划有效衔接,平衡好规模、价值、费用、利润等指标,严格偿付能力等资本约束条件,并制定相配套的考核指标及年度业务计划。
与此同时,此次《通知》再次重申对“报行合一”的重视,要求人身险公司应当在回溯分析基础上,合理确定产品预定利率、投资收益率、预定附加费用率等各项精算假设,按照监管要求进行审批备案。要落实产品销售执行的管控责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费用规范性、真实性管理,确保实际费用不高于报备费用,杜绝恶性竞争。
在银保渠道今年上半年势头较猛的情况下,部分银保合作手续费高企也让行业看到了费差损的风险,因此在今年预定利率切换前后,监管对银保手续费的“报行合一”做出了严格规定,压降手续费率上限。一名寿险公司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开门红”期间,各家险企为了冲刺业绩,容易在产品、费用等方面变得更为激进,此次《通知》再次强调费用的“报行合一”也是防止畸形的手续费率在“开门红”期间抬头。
而在销售行为方面,《通知》则列举了多项明令禁止的行为,例如严禁销售误导、强制捆绑搭售;坚决杜绝套利风险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提前启动的“开门红”中,部分寿险公司会采取预收保费延迟到第二年正式生效保单的方法,将保费确认到第二年中。对于这样的情况,《通知》中明确,不得采取大幅提前收取保费并指定第二年保单生效日的方式进行承保,不得将客户实质为保费的资金存放于其他投资理财类账户,防止出现承保空档,引发合同纠纷,滋生经营风险。业内人士分析称,这对于提前布局第二年业务的寿险公司来说无疑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加大查处力度
据了解,对于上述针对“开门红”的要求,监管部门将加强非现场监测和现场检查,重点查处通过虚列费用等方式套取资金向中介渠道账外暗中支付手续费、未按照规定使用经批准或者备案的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销售误导、截留挪用保费资金、财务业务数据不真实等违规行为。
同时,《通知》强调,监管将密切关注新闻舆情、举报投诉反映的问题,对问题集中的公司、渠道、地区视情开展专项调查,对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违反监管规定的行为,将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严肃追究相关保险机构和人员责任,对典型案例进行行业通报,维护市场秩序。
事实上,监管规范“开门红”早有先例。2018年1月,原中国保监会就曾针对消费者选购“开门红”保险产品发出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谨防保险企业“炒停”营销和夸大宣传,理智选择保险产品。
2020年四季度,原银保监会亦发布过《关于加强规范管理促进人身保险公司年度业务平稳发展的通知》,要求人身险公司应摒弃片面追求规模和业绩、以高费用换取短期业务发展的经营思路,回归风险保障本源,合理规划全年发展任务,平衡业务发展节奏,有效防控经营风险。
“开门红”是寿险行业全年最为看重的销售节点,在“开门红”的冲刺下,通常第一季度的保费会占到全年的四成至五成之多,尤其是1月保费往往会大幅高于其他月份。
尽管目前保险业对于“开门红”的态度已开始分化,有大型保险公司表示不再进行脉冲式的“开门红”,而是将业务较为平衡地放在每个季度甚至每个月。但总体而言,一季度的保费仍然是全年中的“重头戏”。
以2022年数据为例,去年一季度,寿险原保险保费收入合计为1.11万亿元,占全年2.45万亿元保费的45%,其中1月的保费收入就高达8387亿元,在全年保费中占比达34%。

2023年的单月寿险保费情况亦是如此。尽管6月及7月借着预定利率下降的契机,寿险保费出现了一个年中的小高潮,但仍较1月保费相距甚远。
业内人士表示,《通知》的发布将使得“开门红”销售行为更为规范,不过同时,尽管预定利率切换,寿险产品在目前的市场情况下仍具有一定吸引力,明年的“开门红”仍然值得期待。
从华东地区创新活动实践看知识转移视角下的妥协与对抗
妥协与对抗是商业活动的天赋基因,更是不同利益主体在暗流涌动的商业博弈中,实现自身主张,表达主体意志,凸显价值理念的行动指南。近十年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内驱动力新引擎的发力,在华东地区持续规模化展开的知识转移活动,谱写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探索的重要篇章,也奏响了我国高质量发展能级转换步入新格局的序曲。0000银行倒闭潮后美金融监管官员首次现身国会,誓言收紧监管力度
美联储将在今年夏季公布其收紧银行资本规定的计划。美联储负责监管的副主席巴尔(MichaelBarr)周二对国会表示,美联储将在今年夏季公布其收紧银行资本规定的计划,并将确保监管人员在最近几起银行倒闭事件后更积极地对银行进行监督。巴尔表示,美联储正在“认真考虑”调整针对资产超过1000亿美元的大型地区性银行的规则。锤子财富2023-05-17 08:31:140000纳入医保支付的耗材范围明确;新型储能产业发展获助推丨明日主题前瞻
国家医保局明确纳入医保支付的耗材范围;新型储能产业发展获助推;工信部鼓励实施汽车限购地区增加年度购车指标。①国家医保局明确纳入医保支付的耗材范围,机构建议把握复苏和创新两条主线0000三年多前一度冲上热搜,中行“原油宝”首批庭审案件始末曝光
在产品设计上未考虑原油期货产品会出现负价极端情况,在交易过程中未能向投资者提示负油价带来的风险,且未执行协议中关于保证金充足率降至20%(含)以下时强制平仓的约定。中国银行“原油宝”事件发生已经3年多。2020年4月21日,中国银行“原油宝”因国际原油期货合约结算价为负数而导致广大投资人重大亏损,引发了投资人的激烈反应。0000平安产险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服务国计民生,护航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383个“一带一路”项目提供风险保障超3100亿元;为超180万家小微企业提供风险保障;带动43.3万农户年均增收12221元;为卫星火箭“上保险”,护航“大国重器”;创新绿色产品与服务供给,助推经济绿色发展;坚守“保险为民”初心,致力于打造“有温度的金融”……锤子财富2023-05-24 17:15:0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