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用:奇瑞不会放弃燃油车,未来两年中国品牌将只剩3~5家
“奇瑞和捷途将会长期坚持燃油车,并发展以混动为核心的新能源化。星纪元和iCAR是以纯电为主,但也不排除将来推出混动等其它动力总成,这样来奇瑞集团的四大品牌都能够逐步实现新能源化。”在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奇瑞营销公司总经理、捷途汽车总经理李学用说到。
在近日举行的奇瑞科技日上,奇瑞系统性地向外界展示了自身的技术储备,其中包括多型DHT混动变速箱、磷酸锰铁锂电池、半固态电池、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技术。奇瑞方面表示,奇瑞将依托“瑶光2025”技术体系,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和人才培养,未来五年研发人员达到25000人,其中软件人才超过50%;每年投资200亿元用于研发,未来五年研发投资不少于1000亿元。
在产品矩阵上,奇瑞集团预计在2023年第4季度发布5款超能混动3.0和4款E0X高端电动产品,规划2年内拓展至24款超能混动3.0和15款E0X高端电动新品,其中奇瑞风云A8、风云T9、星纪元ES、星途瑶光C-DM、捷途旅行者C-DM、iCAR 03等全新新能源车型陆续推出,助力奇瑞加快燃油、混动、纯电全面布局。
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在发布会上说到:“奇瑞在新能源车方面起了大早,也赶了个晚集,但在新能源上绝不靠亏损来换取销量。”
奇瑞新能源成立于2010年,算是较早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车企。早期,通过小蚂蚁车型,曾一度支撑起奇瑞新能源的销量。但近几年来,微型车纯电车市场出现了严重萎缩。尽管奇瑞新能源又推出了QQ冰淇淋车型,但后续新能源车型的表现乏力。
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奇瑞新能源汽车批发量仅为8.21万辆,而去年前7个月奇瑞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13万辆。
为了迅速弥补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短板,除了基于新技术发布多款产品外,奇瑞集团还将在多个子品牌中推出全新产品序列,从产品到营销进行适应新能源汽车销售的改变。
“当前新能源用户或者混动车用户,在购买车型的时候有这样的一个矛盾和问题点,买电车的人,原则上是不太直接走到燃油车展厅,奇瑞、捷途这种有着浓浓的燃油车品牌印迹的,要继续夯实燃油赛道;在新能源方面,奇瑞会打造风云序列、捷途会打造山海系列,用户差异化体验的需求。”李学用表示,基于奇瑞风云序列,奇瑞将会设置新的品牌、新的产品、新的传播、新的渠道和新的团队。
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方面,通过自研与合作协同,奇瑞新能源车型会密集上市,带动新能源销量的快速增长。尹同跃认为,明年的新能源市场,奇瑞一定会进入全国头部位置。
但另一方面,包括比亚迪、吉利、长安等国内头部车企以及大众、日产等海外品牌,亦在加速布局新能源汽车市场,市场内卷程度日益加剧,车企出现越卖越亏的情况。业界普遍认为,从今年开始,中国车市将会进入残酷的淘汰赛阶段。
李学用告诉记者:“必须承认竞争的产业性这个不容回避。我认为汽车与家电、手机肯定是有极大的相似之处,非头部企业就很难盈利,非头部企业就很难有健康良性发展。所以我们预测中国品牌可能会剩3-5家,合资品牌剩3-5家,大概形成的核心周期在明、后年。”
不过和部分车企全面转型新能源汽车或者All in纯电动不同,奇瑞并未放弃传统燃油汽车市场,奇瑞认为,未来几年里,燃油车决定生存,混动车决定生死,纯电车决定未来;预计到2025年,市场产品比例将呈现混动40%,燃油30%、纯电30%的格局。奇瑞品牌需要同时兼顾燃油和混动两大技术路线。
李学用表示,燃油车会有绝对量的存在,原因有如下几点:一,中国幅员辽阔,很多地方纯电动车有其固有局限性,燃油车有它存在的必要性;二,奇瑞面向的出口市场80%以上都是燃油车主导的市场,国际出口决定奇瑞一定要坚持燃油赛道。
海外市场已经成为奇瑞集团销量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1~9月,奇瑞出口64.8万辆,同比增长1.1倍。
数百人被捕、美国高校反战抗议潮蔓延,众议院议长要求哥大校长辞职
哥大、纽约大学、耶鲁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密西根大学、南加州大学等美国知名大学的校园都在本周爆发了抗议活动。继上周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100多名抗议者被捕后,越来越多的美国大学校园都爆发了示威活动,要求加沙地带永久停火、美国停止军事援助以色列。锤子财富2024-05-01 11:22:590000广发银行党委委员方琦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广发银行党委委员方琦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人寿纪检监察组、辽宁省纪委监委消息:广发银行党委委员方琦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人寿纪检监察组纪律审查和辽宁省锦州市监委监察调查。0000中巴首笔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成功办理,人民币“朋友圈”再扩容
“为了有效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作为对策,要确保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这是最重要的。”中巴首笔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成功办理,再次引发市场对人民币国际化相关议题的关注。据新华社消息,记者11日从中国工商银行(巴西)有限公司(下称“工银巴西”)获悉,工银巴西已成功办理首笔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标志着该行在巴西市场的跨境人民币业务取得实质性进展。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