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955

2023上海全球资产管理论坛成功举办 业内共话资管发展新机遇

锤子财富2023-10-12 22:16:190

备受业内关注的资产管理论坛盛会如期在上海召开。10月12日,由第一财经、中国银行联合主办的“2023上海全球资产管理论坛”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正式举行,此次论坛为期两天,主题词为“深化开放 服务实体新动能”。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上海推进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建设的第三年。稳步推进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金融业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目前,上海已经成为国际上金融市场体系最为完备的城市之一,聚集了股票、债券、货币、外汇、黄金、期货、票据、保险等各类金融要素市场。高质量发展,着力点在实体经济,核心在培育新动能上。如何更好促进产业高端化转型、数字经济和绿色产业发展,资管大有可为。

第一财经连续三年携手中国银行,联合主办高规格的资产管理论坛,今年的活动邀请了80余位演讲嘉宾,来自监管机构、研究智库机构、全球知名资管机构、本土龙头资管机构、金融基础设施、资产管理行业协会等,并设置了10余场主旨演讲以及11场垂直圆桌,涵盖资管行业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绿色金融、养老金融、公益金融、科技金融、公募REITs发展、资管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等多个热门议题,共同呈现一场推进资管行业高质量发展、构建服务实体经济生态圈的国际化论坛。

上海市副市长解冬

上海市副市长解冬为论坛作开幕致辞,她提到,建设全球资产管理中心,既是上海强化全球资源配置功能的重要抓手,也是服务实体经济的必然要求。接下来,上海将加快建设更多联通国际的功能性平台,在跨境投资、数据跨境流动方面先行先试。

与此同时,两份重磅报告《2023上海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建设报告》、《海外资管机构赴上海投资指南(2023版)》也在论坛上正式发布。

中国银行行长刘金、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局长王俊寿、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主任刘兴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监管局副局长刘宾、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秘书长陈春艳等嘉宾发表了主旨演讲。

互联互通深化开放

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开放步伐明显加快,对外开放呈现新局面:大幅放宽金融服务业市场准入,完全取消银行、证券、基金管理、期货、人身险领域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推进跨境证券市场的互联互通;启动沪深港通、沪伦通、债券通,完善合格机构投资者制度,取消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额度限制。

开放程度高是上海打造全球资产管理中心的先天优势,历经三年发展,上海在建设全球资管中心上已取得阶段性进展。“目前国内仅有的6家新设外商独资公募基金都落户在上海,5家合资银行理财公司也都落户在上海,中基协备案的外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中80%落户上海,还有89家和62家国际知名资管机构在参与上海QFLP和QDLP试点。”解冬在发言中称。

作为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标兵”,上海已然成为外资资管机构进入中国的首选地。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排名前20的国际资产管理机构已有17家来沪展业,在中基协备案的33家外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有29家落户上海。上海持牌金融机构总数达1736家,其中,外资金融机构539家,占比近三分之一。在金融业扩大开放进程中,上海资管领域诞生多个全国第一:首家外资独资公募基金公司、首家外资绝对控股的基金管理公司、首批新设外资控股券商等。

大门越开越宽,在构建金融业对外开放格局的背景下,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客观要求。伴随着开放进程持续深入推进,站在当下时点,上海如何更深入地建设全球资产管理中心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话题。

中国银行行长刘金

在刘金看来,资管行业要进一步发展,重点之一是与人民币国际化相结合。他认为,人民币当前在跨境使用国际支付、国际储备方面的国际地位越来越突出,资管机构应针对海外投资者,建立并丰富跨境人民币的产品体系,让境外资金愿意来、留得住。同时,资管机构和商业银行要共同探索建立一体化的支付、结算、清算、托管体系,深入研究产品账户交易、风控等方面和国际规则的衔接机制,提高境外投资者投向国内市场的便利性。

“下一步,上海证监局将坚持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方向,持续强化证券基金资管业务的监管,更好地为证券基金资管机构在上海的经营和展业服务,努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秩序和法治诚信环境,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刘宾在现场发言中指出。

刘兴亚立足央行上海总部、外汇局上海分局,为上海全球资管中心建设提供五个方面的建议。具体包括:积极支持上海建设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探索与管理跨境资金合理、高效流动便利方式、继续支持提升人民币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功能;持续推进QFLP、QDLP试点业务;强化资管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加强本外币资金、跨境资金流动监测。

陈春艳也在会上表示,资本市场正稳步推进深化改革和双向开放,基金行业也按照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的要求加快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助推对外合作,今年的论坛特别设置了“对话新加坡国际化专场”,中新双方在论坛上签约了合作备忘录。近年来,中新金融合作不断走深走实,双方互联互通项目实施7年多来,共同推出金融开放创新政策74项、落地项目52个,实施创新案例35项、互设机构21家。

此次国际化专场邀请了中新两国资产管理行业的领军人物围绕互联互通与高水平对外开放趋势下中新金融合作方向、互联互通赋能中新资管市场合作、互惠深化中新绿色金融合作助力可持续发展以及互利共赢拓展中新人民币金融产品合作新空间等话题进行探讨,推动两国金融互联互通走向高质量合作新时代。

服务实体、防范风险

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天职,资管行业作为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主体,连接着实体经济的投融资需求,更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发挥积极作用。同时,经过多年发展,中国资管行业边界逐渐被打破,迎来了竞争、创新、混合经营的新格局,大资管行业生态正在形成。“建设全球资管中心,既是上海强化全球资源配置功能的重要抓手,也是服务实体经济的必然要求。”解冬在会上称。

在此背景下,业内越来越强调资管行业要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质,落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战略要求,主动发挥好汇集长线资金、优化资源配置、穿越周期波动的功能性作用。这对资管机构的防范风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刘金建议,资管机构要引导市场克服投资行为短期化的冲动,转变顺周期经营的理念,坚持长期投资、稳健投资的目标,建立穿越周期的风险防控能力,确保资管行业发展行稳致远。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

李扬为资管行业进一步服务实体、防范风险提出了建议。“对于资管行业来说,改革的一大方向是是坚持受托人定位,开展融资信托业务,服务实体经济。”他在发言中表示,要坚持受托人定位,开展融资业务,提供服务为前提,获取受托的报酬,而不是以赚取利差为收入来源,这是行业发展的基本要义。

真正成为实体经济的“输血泵”与“供氧器”,还要求资管机构进一步带动生产要素合理流动。解冬称,将坚持服务实体经济,支持更多境内外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到上海、长三角投资科创企业;同时,坚持发展绿色金融,构建绿色基金、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多元化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

在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目标下,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局长王俊寿认为,做好资管行业应该树立三个理念:一是以人为本,重点是把握好“三性”——展业的适当性、核算的真实性、信披的完整性。二是长期主义,要实现从追求短期利润向认同长期价值的转变。三是守正创新,监管要举起守正的旗子,铺好道路、竖好篱笆,让各类机构走好创新的路子。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银行理财产品通过投资债券、非标准化债权、未上市股权等资产,支持实体经济资金规模约19万亿元。其中,理财资金投向绿色债券规模超2300亿元,投向“一带一路”、区域发展、扶贫纾困等专项债券规模超1000亿元,为中小微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超3.5万亿元。

科技赋能行业发展

作为我国金融业的“排头兵”,上海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过程中,也十分注重推动与国际科创中心的联动发展。早在2020年,上海就印发了《加快推进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上海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金融科技中心的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在这一背景下,金融科技成为上海全球资管中心建设的天然基因。

对话顶级投资人圆桌

科技赋能资管行业成为业内的共识,在谈及如何推进机构在资产管理业务进一步发展时,在场嘉宾多次提及加大金融科技的投入。摩根资产管理中国首席执行官王琼慧称,摩根进入中国市场、在公募基金行业披荆斩棘19年,得益于这两年监管的金融开放,下一步,摩根资产管理将把重点放在投研、投教以及科技上。张驰也表示,贝莱德刚刚把注册资本金增加10亿元,不仅不会改变在中国的投资,还会加大金融科技的投入。

资产管理行业正面临着科技与金融的巨变,在加速成长期,业内机构也遇到一定困难。东方汇里资管副总裁乐萨驰在发言中称,首先,是客户需要有更多借助于科技手段的定制化方案,机构需提供更加简单便捷的数字化措施。其次,来自监管层面上的挑战也不容小觑。最后,如何借助急速变革的科技行业,将层出不穷的新兴科技如人工智能植入资管机构的DNA中是另一大挑战。

回顾金融科技行业,自2023年初以ChatGPT为代表的AI产品爆火之后,大模型旋风也席卷了金融行业,具体来看,大模型技术对资产管理业务的改变是全链条式的,从投资、顾问、风控、运营到监测都拥有巨大的想象空间。国内外金融机构、资管机构纷纷加入这一赛道的竞争中,力求利用新科技填补业务发展中的空白地带,抢占科技高地被各家资管机构视为打造更强竞争力的必经之路,能够率先赢得行业优势。乐萨驰也称,未来最好的资管机构将来自于那些能将新兴科技更好地纳入内核中的机构。

“当所有东西都变成数字,基于数字使用算法、算力来对它进行重新组合,使用AI开始对它进行设计、经营和管理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这个世界变了。如果把眼界拓展到数字经济、数字平台上,资管行业前途无限。”李扬在发言中表示。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