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440

县域振兴的浮梁案例:艺术乡建助千年古县重返青和绿

锤子财富2023-10-03 10:51:160
陶瓷与茶叶产业,对应青与绿,是浮梁延续至今的重要产业。当地厚重的历史与文化在当代艺术的托举下,正重新得到更多人的审视与期待。

曾经在历史上闪耀出独特光芒,又因“瓷都”景德镇的崛起而黯淡的千年古县浮梁,因为“艺术在浮梁”的举办,重新进入公众视野。

继2021年首届“艺术在浮梁”之后,9月28 日,“艺术在浮梁2023”以“重返青和绿”为主题开幕,延续对艺术与文旅产业、乡村复兴关系的追问。

在行政区划图上,景德镇市中心城区被浮梁县两翼环绕。历史上,先有浮梁县,再有景德镇。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琵琶行》中有名句“商人重利轻离别,前月浮梁买茶去”,描绘彼时浮梁兴旺的茶业。北宋诗人彭汝砺《送许屯田》诗云:“浮梁巧烧瓷,颜色比琼玖。”诗篇中的陶瓷与茶叶,对应青与绿,是浮梁延续至今的重要产业。当地厚重的历史与文化在当代艺术的托举下,正重新得到更多人的审视与期待。

两届“艺术在浮梁”展区寒溪村
                            摄影/刘仁雄

“艺术在浮梁”遵循“艺术创生”的方法,旨在推动地方振兴发展,是大地艺术节中国团队(瀚和文化)开展的首个地域型艺术项目。它融入乡村、通过艺术语言讲述本土故事,这一方式得到各方认可,经过两年多的持续运营,举办地臧湾乡寒溪村一举成为全国艺术爱好者向往的热门目的地。

“艺术在浮梁2023”的举办地,除了首届的寒溪村,又开辟了浯溪口坝址公园新展区,延续地理与历史、文脉与乡情的视角,以艺术为坐标,引导人们走进浮梁茶园和山水深处,在自大然的怀抱中体验浮梁文化。

浯溪口坝址公园航拍

在寒溪村和浯溪口,来自中国、中国香港、芬兰、意大利、美国、奥地利、日本、以色列、法国、白俄罗斯等10个国家和地区的 64 位/组艺术家,一共呈现了65 个艺术项目,将展出至11月26日。

乡村艺术现场

进入寒溪村前遇到的第一个艺术作品,是赫然出现在蓝天白云与绿色植被间,与废弃水渠相结合而成的《渠道-之形》,来自艺术家刘建华。17个大小不等的蓝色雨滴雕塑,静静地落在水泥质地的水渠之上,连接起当下和依赖老水渠灌溉的过去。烈日当头,这件作品让人沉下心来,做好庄重地体验寒溪村的准备。艺术让大地上的普通村庄显露出它的深沉厚重。

与《渠道-之形》一样自首届延续下来的作品还有不少,如马岩松的《大地之灯》,向阳的《进化中的尘埃——史子园村的记忆》、邬建安的《浮梁五百笔》和《记忆的容器》,文那的《签与签寻》,保拉·皮维的《梯》等,它们得到村民和外来游客的喜爱,已经像茶园、民居、道路一样,成为这座村庄不可缺少的景观,成为寒溪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保拉·皮维《梯》
                            摄影/田方方

本届艺术节的新增作品同样值得关注。艺术家梁铨与建筑师刘晓都联合创作的《故岭》,以梁铨的“古岭组画”为基础呈现在茶园,刘晓赋予作品独特的空间呈现,与乡村的绿色田野、无垠蓝天和通往茶园深处的小路融合在一起。随地势呈波浪状起伏、得到精心管理的茶园,为观赏作品提供了独一无二的视角和底色。

艺术家施勇选用了寒溪村史子园一栋废弃青砖房进行创作,他利用一位已逝村民留在青砖房各个房间墙上的文字、电话号码、数字信息及保存下来的日常物品等,配合声音文本的采集,试图激活这个作为个人与集体记忆的空间。原本必然消失的人生片段,通过艺术家的发掘和创作得以被看到和听到。

艺术家陶艾民说,驻留创作期间,寒溪村妇女的坚韧让她印象深刻。她利用洗衣棒槌等生活用具创作了《井》,展现乡村女性的过往生活与不屈精神。在泉有米酒酒馆二楼,艺术家TANGO创造了一个醉酒后的精神世界,用迷乱的动线模拟醉酒者的脑回路,镜面中的变形人像,让未饮酒者也能体验到醉与梦的感受。

艺术家梁亮、侯之把《美好的书 THEBOOKAND》公共艺术计划再次带回浮梁,让寒溪村有了一个主题鲜明的阅读空间,人们坐下来休息的同时,翻阅与乡村、记忆、未来有关的书籍,思考这些议题与自己所在村庄的关联。

日本艺术家真壁陆二2021年创作的《浮梁共生之家》,以色彩斑斓的彩色木块包裹空屋,成为寒溪村田野里的热门打卡项目。今年,艺术家来到寒溪村驻地,新作品《Colors—天空依然相连》邀请村民们共同创作,村中另一座孤零零的废弃小屋成为汇聚、激发人们的温情与梦想的空间。

真壁陆二《Colors—天空依然相连》
                            摄影/异想社

寒溪村的村民大多是浙江新安江水电站的库区移民和他们的后裔。当年的近29万移民中,6万余人被安置到江西。在寒溪村,可以看到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保留至今的第一代移民房,用石块、夯土等材料建造起来的简陋房屋,展示出移民早年的艰苦生活与不屈抗争。移民村的独特历史背景,也是大地艺术节中国项目发起人、“艺术在浮梁”总策划孙倩选中寒溪村实施艺术项目的主要原因之一。

水坝艺术动物园

位于浮梁县蛟谭镇的浯溪口坝址公园,这一次成为“艺术在浮梁 2023”的新展区。大地艺术节中国团队拓展了始创于越后妻有的“里山艺术动物园”项目,将新展区命名为“水坝艺术动物园”,体现出因地制宜灵活应对不同场景和需求的能力。

9月28日上午,“艺术在浮梁2023”开幕式在浯溪口坝址公园举办,随后,第一财经记者与第一批观众一起,参观了这座特别的动物园。共有36 个动物艺术作品出现在展区,100 余只不同形式与风格的动物,让水坝艺术动物园成为与现实密切连接却又超越现实的小世界。

艺术家刘毅的作品《鹿鹤同春》,取传统吉祥话“六合同春”的谐音,鹿与鹤造型缠绵古雅,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古朴自然观。《宫西达也的霸王龙》源自畅销全球的绘本作品。2003年,系列绘本第一部《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在日本出版,截至目前,霸王龙系列绘本已经在全球销累计销售超过2000万册。外表凶猛、内心温柔的霸王龙,让孩子们保有内心的光明,可以用小小的但又强大的善,应对日后的凶险和黑暗。

刘毅《鹿鹤同春》
                            摄影/栗子

艺术家TANGO的AR作品《沐浴山水间》,同样带给观众单纯的快乐和善意。用微信扫描相应的二维码后按指示操作,手机屏幕上就会出现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白熊,站在水中悠闲地洗澡,一条游过来的鳄鱼,成了它擦背解痒的天然澡巾。TANGO今年在上海创作的“外滩猫街”,也探讨了人与动物的关系问题。郭达麟的作品《河里的河狸》体积庞大,体表毛发由竹片制成,眼睛、牙齿等细节也相当可爱。

TANGO的AR作品《沐浴山水间》
                            摄影/栗子
郭达麟《河里的河狸》
                            摄影/栗子

日本艺术家冈山富男的作品《马戏团》,是一群挑战各种马戏项目的小猪,艺术家用回收木材制成的木粉等材料进行创作,小猪造型憨态可掬。艺术家朱赢椿的作品《便形鸟》,是往往被人类误认为是鸟粪的奇特外星生物,他们遇到富有好奇心、耐心和爱心的人时就会复活。

朱赢椿《便形鸟》   摄影/田方方

这座“动物园”里的作品,包括大型装置、经典雕塑、环保材料、虚拟现实等多种维度的创作方式,与周遭的碧水青山融为一体,在这个艺术的乐园里,成年人也可以和孩子们一样,通过与作品、自然对话,体验直接的快乐。

宫西达也《宫西达也的霸王龙》
                            摄影/何海洋

系统工程

瀚和文化副总经理贺岁华,最初偶然读到大地艺术节创立者北川富朗的著作《艺术唤醒乡村》,心里一下子“炸了锅了”。此前积累的对中国乡村的认知,加上后来与北川富朗、孙倩的持续交流,让他最终决定告别金融行业,加入大地艺术节中国团队,成为两届“艺术在浮梁”和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的策展团队成员。

大地艺术节中国项目发起人孙倩对大地艺术节的定位是“以文化为主导的系统工程”。“我们这个项目,实际上是一个有很强公益属性、社会属性的项目,目前的情况下必须由政府来主导。”贺岁华告诉第一财经,“艺术在浮梁”这样的项目,“目标是打造县域城市名片、带动全域旅游发展,带动地域经济发展,包括民宿、酒店、食品消费、农产品等产业,促进本地就业、吸引人口回流,以及推动乡村文明与文化发展,是一个要在社会层面算大账的(项目)。”

陈志光《战》
                            摄影/栗子

“让艺术节走进来,浮梁文化走出去,产业发展融进来,浮梁市场走出去,打造出一个以文化艺术带动乡村振兴的浮梁样板。”在浮梁旅游节暨“艺术在浮梁2023”开幕式上,浮梁县委副书记、县长张汉坤的致辞给出如此定位。“艺术在浮梁”作为2023浮梁旅游节的三大主题活动之一,被寄予“打造浮梁旅游新名片”的期望。

从“艺术在浮梁”到“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进入乡村,贺岁华和同事们强调得最多的,是要有社会活动能力。“我们进入的是乡村,它不是美术馆,是个社会,不是简单地做艺术,首先是要融入当地的人,知道怎么去跟人打交道。”“艺术在浮梁”的作品散布在公共设施、民居住宅、茶园田野等处,创作和展示都要与村民们打交道,“村民满意,艺术才能在村里存在下去”。

进行现场表演的本地居民

在贺岁华看来,大地艺术节的可持续模式中,政府的主导始终重要,而社会各方的多元参与将是发展方向。第一财经记者今年年初探访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时也看到,大地艺术节中国项目实质上被作为一项由政府主导的、以乡镇为背景的、系统性的地方文化工程。它为各方参与合作提供了空间,预备了“接口”。这些接口未来如何与企业、社会机构等实现对接,不仅是对大地艺术节中国团队的挑战,更是对希望借助艺术项目振兴乡村和地方的各级政府的挑战。

就“艺术在樵山——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2022”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孙倩表示,持续推进的大地艺术节和它的支持体系能给乡村带来改变。她认为,艺术乡建应该进入乡村建设的整体基因链条,与地方发展需求相匹配,与乡村居民的切身利益相匹配。贺岁华也说:“大地艺术节是一个文化艺术带动乡村振兴的系统工程,我们一直在研究探讨这样的一个课题,一直在构想。”

“现在回到(寒溪)村,村民见到我们都非常亲切,会问什么时候回来的。”回来这两个字,在贺岁华看来是深度的接纳和认同。浮梁人的故事,也将通过大地艺术节这个媒介,持续创造、播撒。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