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401

专精特新企业民企占九成,上海产业环境如何支持民企发展

锤子财富2023-09-30 11:08:020
全市2.2万多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达八成。在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2民营企业发明专利500家”榜单中,上海有19家民营企业上榜,企业数量在4个直辖市中居首。

今年8月,由“90”后创业的科技公司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发布了具身机器人样机“远征A1”,这距离他们位于上海浦东公司选址落成仅过去不到5个月时间。另一家瞄准未来产业的图灵量子,如今已完成四轮融资,估值近30亿元,现已形成上海总部、北京、无锡三地联动布局。

像智元、图灵量子这样在新赛道布局的企业不在少数,除了三大先导产业,上海同时还在主动布局一批未来产业,鼓励民营经济发展。

统计显示,在上海全市7572家专精特新企业和5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均超过九成;全市2.2万多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达八成。在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2民营企业发明专利500家”榜单中,上海有19家民营企业上榜,企业数量在4个直辖市中居首。

产业氛围吸引落地

谈及为何将公司落在上海,上海交通大学金贤敏教授对第一财经解释,在集成电路设计领域上海乃至长三角都有很好的基础,所以他们也在无锡落地了产线,形成了长三角的联动。公司的战略布局是依靠长三角产业协同,无论人才、研发,还是未来的生产,都是依托这样一个大的背景条件。

本土成长起来的钛米机器人,创始人潘晶从上海交大毕业后赴美留学,2015年回国创业,之后公司相继获得“创·在上海”科创之星百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称号。潘晶告诉第一财经,对于一家做医疗机器人的企业来说,最关注两个元素:一是临床层面,要有具有代表意义的医疗机构和专家;二是人才层面,需要有国际视野和最顶尖的工程师。“这两个维度,上海都是不二之选。此外,上海的医疗生态中,行业非常丰富。”

2020年刚成立的上海玉贲智能科技,今年第一次以组团方式参加工博会的张江科学城展区,据张江科学城展区负责人介绍,这次工博会展出的该公司产品已销售至葛兰素史克、艾默生、宝钛集团等工厂,并获得比亚迪、华为等工厂的意向订单。

玉贲智能创始人兼CEO姚潇,曾经是一名大学教师,三年前姚潇带领工程师团队创业,加入人工智能赛道,并在“临港杯”第九届“创青春”上海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斩获三等奖。谈及为何选择在落地场景遍地开花的人工智能领域创业,她认为这依旧是一个宽广的赛道,找准场景补齐短板,就能领先一步,多方市场调研后,她发现制造业在工业生产安全领域降本增效,技术升级的需求非常大,于是决定在该领域发展。

从美国求学后回国创业的“国产激光雷达第一股”禾赛科技CEO李一帆也对记者表示,当时选择回国创业除了家国情怀以及看中国内产业发展潜力之外,选择上海最首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供应链的优势。他对记者解释,公司做的产品属于机器人技术和高端制造交叉的范畴,供应链尤其重要,虽然他们只是做新能源汽车的供应链产品——激光雷达,但其实也很复杂,把产品拆开里面有好几百个零件。而能把这些东西买齐、快速迭代,并且能找到熟悉这些东西的人一起来做研发,其实就远远超越供应链本身了。在中国尤其是在长三角地区,与他们相关的光电、芯片领域人才储备都很齐全,这非常重要。除此之外资金支持也不可或缺,像他们这样的创业公司早期尤其需要外部资金的支持,上海的创业投资环境提供了真金白银的支持。

根据上海国创中心、德勤、智慧芽联合发布的《长三角专精特新企业研究报告》,长三角“小巨人”企业占全国三成,上海宁波杭州数量最多,其中上海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专利总量明显高于长三角地区各城市。上海国创中心理事长,上海市国际股权投资基金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黄岩对第一财经表示,长三角的这些“小巨人”企业跟城市的产业的关联度非常高,且企业产业升级的态势明显。以上海为例,三大产业的优势也体现在“小巨人”企业领域,同时金融科技领域“小巨人”也有一些优势。

还将这样鼓励民企发展

作为工业重镇,上海也正在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并已发布了未来产业新政、布局新赛道,开放众多新赛道的应用场景,让创新企业找到落脚点。

根据今年发布的《上海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接下来上海将持续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计划,完善梯度培育体系,围绕细分领域核心独特优势,培育打造“单项冠军”“配套专家”。到2025年,推动创新型中小企业达到10万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达到1万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达到100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产品达到50个。

上海本土机器人企业

就在最近,“上海未来产业创投联盟”成立,联盟将以推动本市未来产业发展为目标,常态化为在上海创业的未来产业企业提供政策扶持、产业赋能、金融支持、交流合作等方面的服务,帮助初创企业做大做强。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理事屠光绍日前在“投资上海”举行的一场会议上表示,创新投资是地方科创发展的重要资源。当前,创新投资市场格局进一步调整,创新投资行业正面临募资来源收窄、投资风险容忍度降低、投后管理压力加大、退出渠道有限等挑战。对此,地方应加大创新投资的支持力度,鼓励风投集聚发展、开拓多元化募资渠道、鼓励投早投小投科技、健全创新投资市场退出机制,提高资本支撑科技创新水平。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吴金城也在上述会议上表示,上海将在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材料等领域涌现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硬核成果、创新企业和领军人才,形成若干领跑全球的未来产业集群,成为引领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