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LPR按兵不动,什么原因?年内是否存在“降息”可能?丨火线解读
9月20日,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公布,均与前一期持平。
9月LPR按兵不动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3年9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品种报3.45%,5年期以上品种报4.20%。8月,1年期LPR下降10个基点,而5年期以上按兵不动,呈现非对称下降。
东方金诚指出,9月MLF操作利率不变,意味着当月LPR报价的定价基础未发生变化。其次,当前银行也缺乏下调LPR报价加点的动力。当前银行正在下调存量首套房贷利率,综合考虑各类影响LPR报价加点因素,恐不足以推动报价行下调9月LPR报价加点。6月和8月LPR报价刚刚进行两轮下调,现在的重点是银行要在实际贷款投放过程中有效跟进此前两轮LPR报价下调,切实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同时保持净息差基本稳定。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8月MLF降息后5年期LPR“按兵不动”,而9月降准以及国有行下调存款利率为长端LPR的补降提供了一定的空间。但是,目前银行面临较大的净息差压力,尤其是考虑到后续存量按揭利率调整和地方化债会增加其经营难度,9月商业银行主动调降LPR的意愿不强。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降准可能不足以带动LPR下行,短期内继续引导LPR下降的空间也相对有限。一方面,此次降准给金融机构每年降低的资金成本约44亿元至49亿元,有助于缓和银行息差压力,但可能不足以带动LPR下调。另一方面,考虑到年内已完成两次降准、两次降息,叠加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实施在即,对企业端和居民端让利较充分,后续银行端继续推动LPR下行的动力也有限。
LPR仍有下调可能
9月20日,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货币政策应对超预期挑战和变化仍然有充足的政策空间。人民银行将继续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逆周期调节和政策储备。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东方金诚认为,鉴于三年疫情期间货币政策始终未搞大水漫灌,当前政策空间较大,未来若需要稳增长、稳楼市政策进一步发力,MLF利率还有下调的空间。考虑到接下来一段时间国内物价都会持续处于偏低水平,也为进一步下调政策利率提供了较为有利的条件。监管层会主要运用稳汇率政策工具应对人民币汇率波动,汇市风险可控。由此,汇率因素不会对国内货币政策灵活调整构成实质性障碍。因此,四季度仍存在MLF利率下调带动LPR报价跟进调整的可能。保持净息差基本稳定则将主要依靠合理下调存款利率等方式解决。
中信证券认为,考虑到金融让利实体的背景,未来LPR仍有下调的可能,需要注意的是,LPR的调整不必然是债市的利空或利多信号,还需结合当时的市场环境和政策态度进行综合判断。
中金公司则指出,预计年内LPR仍有降息空间,幅度为5-10个基点,形式可能为MLF带动LPR下调,也可能为MLF保持不变、LPR单独下调。
存储芯片股上涨:供给格局持续优化,但仍需静待市场回暖
在供应链处产生反应是需要一定时间的。19日早盘期间,存储芯片板块在经历短暂下抑后快速拉伸,截至早间收盘,存储芯片板块指数(886042)报968.826点,涨幅2.55%。公司方面,同有科技(300302.SZ)涨停,朗科科技(300042.SZ)涨幅14.2%,恒烁股份(688416.SH)、东芯股份(688110.SH)等涨超5%。锤子财富2023-06-19 14:15:130000外交部:中国连续14年保持东盟最大贸易伙伴地位
截至今年7月,中国同东盟国家累计双向投资超过3800亿美元。9月14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请问中方对第2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有何期待?毛宁表示,今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也是中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20周年。当前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稳步升级。0000盘前必读丨纳指大跌4%,特斯拉重挫15%;双成药业跨界并购重组终止
机构表示,建议投资者把握结构性机会,兼顾防御与成长。当地时间周一,美国三大股指全线收跌,道指跌2.08%,标普500指数跌2.7%,纳指跌4%。大型科技股全线下跌,特斯拉跌超15%,英伟达跌逾5%,苹果跌超4%,谷歌跌逾4%,脸书跌超4%,微软跌逾3%,亚马逊跌超2%。锤子财富2025-03-21 04:00:000000全方位推动碳中和,恒隆地产以开明、永续之姿推动可持续发展
恒隆还在着力探索循环再利用和回收再造的可能。为了更有效地实现减碳目标,恒隆宣布成为中国内地及香港首家加入SteelZero倡议的地产公司。SteelZero是一个由气候组织(ClimateGroup)和ResponsibleSteel合作推出的全球化倡议,旨在通过需求侧推动整个钢铁价值链向净零碳钢转型。0000科普|国内再报1例猴痘病毒感染,已有本土传播,致病性如何
北京和广州上个月也相继报告了猴痘病例。2023年7月4日,辽宁沈阳市报告1例猴痘病毒感染确诊病例。这已经是中国大陆报告的第6例猴痘确诊病例,北京和广州上个月也相继报告了猴痘病例。近期国内监测到的猴痘病例增多,并且已经出现了非输入性病例。对此,国家疾控局近期发布健康提示,称需加强人群监测,但表示普通民众接触猴痘病毒几率不高,不必过于担心。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