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67

郑州:到202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000亿元

锤子财富2023-09-08 13:32:580
到202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000亿元,打造3-5个国家级商业街区,举办2-3个国际性消费活动。

9月8日,郑州市人民政府发布《郑州市加快城市国际化全面提升竞争力总体规划》。

其中提出,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完成。高附加值产业进一步增加,空间布局更加合理,成为国际产业链中高端、关键环的重要节点城市。到2025年,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0%,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全市工业的比重达到40%,高耗能产业占全市工业的比重降低到20%以下,现代服务业比重达到65%左右,力争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突破6千亿元。展望2035年,建成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国际重要的金融商贸物流中心。

其中提出,消费街区聚集化发展。大力发展首店首发经济,打造国际化商圈商街,探索设立离境退税街区,布局设立免税店,促进中高端消费集聚。建设老字号特色街镇,打造郑州品牌特色街区,打造知名夜间消费集聚区,促进优质消费资源集聚。到202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000亿元,打造3—5个国家级商业街区,举办2—3个国际性消费活动。展望2035年,将郑州建设成为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消费中心城市。

其中还提出,城市发展动力大幅提升。搭建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中心。到2025年,省级以上研发平台达到1800个,技术合同成交额实现倍增,创新创业孵化载体达到300家。全市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118万人。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6%,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00家,全市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3件。展望2035年,基本形成郑州城市国际化发展所需各层次人才的引进、培养和环境提升,人才发展和创业平台完善,科研成果转化成功率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郑州市加快城市国际化全面提升竞争力

总体规划

郑州市加快城市国际化建设,是打造国家创新高地、先进制造业高地、开放高地、人才高地的必经之路,是完善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建设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应对双循环经济发展新格局的竞争战略,是深化改革开放的内在要求,是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必然选择。

“十四五”时期至2035年,是郑州市加快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的关键阶段。城市国际化和对外开放总体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面临外部环境错综复杂、现代高端产业带动力不足、核心创新能力不强、城市国际化宜居程度不高、城市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有待提升等外部和内部的挑战。

一、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全国“十四五”规划纲要精神,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总体特征、紧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新内涵,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倡议。以国际性现代化立体综合交通枢纽为依托,以开放体系为保障,走好“枢纽+开放”的道路,着力打造国际性现代化立体综合交通枢纽门户、对外开放高地和参与国际合作高地。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人才汇集为主要抓手,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和郑州都市圈建设,形成国际交往中心、国际创新创业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生态宜居城市。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原则。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坚持提质开放原则。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结合。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坚持改革创新原则。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坚持以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广大市民共建共享发展成果。

坚持本土特色原则。植根中原文化,传承和创新华夏历史文明,坚持本土化发展思路,塑造商都与黄河文化特质。

坚持系统协同原则。完善城市产业战略布局,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实现质量、规模、结构、速度、效益和安全的协调发展。

(三)发展目标

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完成。高附加值产业进一步增加,空间布局更加合理,成为国际产业链中高端、关键环的重要节点城市。到2025年,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0%,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全市工业的比重达到40%,高耗能产业占全市工业的比重降低到20%以下,现代服务业比重达到65%左右,力争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突破6千亿元。展望2035年,建成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国际重要的金融商贸物流中心。

消费街区聚集化发展。大力发展首店首发经济,打造国际化商圈商街,探索设立离境退税街区,布局设立免税店,促进中高端消费集聚。建设老字号特色街镇,打造郑州品牌特色街区,打造知名夜间消费集聚区,促进优质消费资源集聚。到202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000亿元,打造3—5个国家级商业街区,举办2—3个国际性消费活动。展望2035年,将郑州建设成为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消费中心城市。

城市发展动力大幅提升。搭建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中心。到2025年,省级以上研发平台达到1800个,技术合同成交额实现倍增,创新创业孵化载体达到300家。全市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118万人。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6%,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00家,全市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3件。展望2035年,基本形成郑州城市国际化发展所需各层次人才的引进、培养和环境提升,人才发展和创业平台完善,科研成果转化成功率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综合枢纽与开放功能显著提高。口岸建设不断加强,口岸通关服务和协作体系日益完善,成为国内和亚欧货物集散中心。到2025年,将航空客运保障能力提升至4500万人次/年,国际国内航班线路可通达城市达到220个,航线班次数量达到220条。大幅度提升郑卢空中丝路承载力,航空货邮吞吐达到100万吨/年。加快构建“两环多放射”高速公路网,新增通车里程200公里以上,总里程突破800公里,环城高速出入口达到27个,路网密度达到10.7公里/百平方公里,保持全国前列,争取中部地区第一。保障中欧班列(郑州)年通行班次达到3000班次以上,年承运货值达到53亿美元,年承运货重85万吨以上。铁海联运出口重箱达2万标箱。年跨境电商交易额达230亿美元。展望2035年,将郑州打造成国际性现代化立体综合交通枢纽和开放门户,航空货运、客运吞吐量进入全球前列。

国际交往合作扩容增效。深入挖掘郑州独特的自然和文化底蕴,将郑州建设成为内陆地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会展之都、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国际赛事名城、高端国际会议目的地、国际友好往来城市,逐步成为内陆地区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国际交往中心。到2025年,入境游客达到80万人次/年,年度举办国际会议会展20次以上,国际友好城市达到35个左右。展望2035年,郑州市成为中国文化、会展与消费的核心城市之一,具有较高的国际经济与文化交往影响力。

国际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着力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提升法治化、市场化和便利化程度。到2025年,基本建成创新创业便利、产业人才服务贴心、政务服务到位、市场统一开放、法治服务优良的友好型城市。展望2035年,郑州市基本建成营商环境优良,金融监管与开放体系完善的国际化开放城市。

城市生态宜居品质提升。到2025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基本建成,湿地保护率达到50%,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超过85%,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68%以上,森林覆盖率稳定在35%,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5%,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轨道运营里程达到700公里左右,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力争达到65%以上。展望2035年,郑州都市圈生态环境质量达到世界发达水平,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普及。

二、主要任务

着力于打造产业平台,提升消费能级,培育创新生态,汇聚高端人才,扩大枢纽门户,建设文化中心,优化营商环境,塑造宜居绿城,不断提升城市的国际竞争力。到2035年,成为全国改革开放的核心高地,产业与创新的领先城市,文化与生活的宜居空间。

(一)建设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与产业关键环中心城市

1.立足本地产业优势,提升高端制造能级

聚焦智能终端与信息技术产业。加快发展智能手机设计、研发与制造,推动高端屏组件、平板显示、电池等零组件的本地化生产,建设全球重要的智能终端研发生产基地。大力引进和培育集成电路设计及专用设备、通用芯片、信息通信设备等核心技术和产品,突破国产化瓶颈。促进信息安全及应用软件升级改造,打造“安全芯片研发+安全智能终端生产+移动安全服务”全产业链条,建设国内领先的信息安全研发生产基地。加快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集成创新,推出先进、实用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深化互联网技术、工业机器人等改造应用,推进企业生产装备智能化更新、绿色化改造。加快培育高端智能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价值链中高端和产业链关键环节相关企业开展集群招商。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形成以大型成套装备为带动,关键核心零部件为基础的新型装备制造产业体系。

打造生物医药产业。整合省内优质医疗资源、拓展与国内顶尖医疗资源合作,构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先进特色专科医疗体系及临床试验基地,吸引汇聚国内优质创新医药项目,加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聚焦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完善汽车整车厂与产业链供应体系。依托郑欧货运班列常态化运行,利用整车进出口口岸平台,积极拓宽汽车贸易,加快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把郑州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汽车整车生产基地和汽车全球贸易中心。

创新发展新材料产业。巩固超硬材料、耐火材料、高端铝制品等新材料领域的传统优势,加大在非晶材料、碳纤维材料、石墨烯材料等领域的扶持力度。重点发展高端铝、钢、铜等先进合金材料,建设全国重要的冶金新型材料研发生产基地。

改造升级传统行业。开发新型安全健康食品,打造全国最大的冷链食品研发生产基地,构建集生产、仓储、运输、交易、配送于一体的食品安全温控供应链保障体系。扩大中高端家居产品生产规模,推动家居产品整体化、智能化、环保化。积极发展品牌服饰、家装等品质轻纺业。提升时尚服装设计水平,培育服装品牌,建设全国重要的服装服饰生产基地。

2.依托地理区位优势,提升商贸服务能级

拓展电商服务模式。建设培育一批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和企业孵化平台。探索“跨境电商+空港+陆港+邮政”运营模式,鼓励跨境电商货运包机常态化运营,支持中欧班列(郑州)承运跨境电商货品,支持建设海外仓智能化发展,打造充满活力的电商产业链和生态圈。支持跨境电商企业在海外注册商标、申请专利、建立自主品牌,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持续办好全球跨境电子商务大会,加强城市合作,搭建高水平开放交流平台。

完善数字基础设施与服务。重点建设国家中部大数据中心,积极布局国家部委和互联网、金融等大型企业的全国性或区域性数据中心。培育行业领先的大数据企业,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数据技术和产品,建成辐射带动较强的大数据创新创业基地。

深化多领域中欧经贸合作。全面深化与中欧区域政策合作机制中欧洲案例城市及地区的全方位、多层次合作。发挥郑州中欧区域经济合作中心作用,积极推进各国际组织在郑州设立办事机构,全面推进与欧洲重点城市以及相关地区创新中心、经济促进中心、商会协会、大学、企业等机构的对接合作。深化与欧铁盟的交流合作,成为亚欧大陆贸易、文化、金融等领域的重要通道。

3.加大金融开放力度,提升金融服务能级

支持银行业机构发展。支持各类型银行在郑州新设机构,支持市内现有银行分支机构升级,优化网点布局,调配业务团队,满足多样化金融需求。鼓励符合条件的银行设立创新金融服务科技专营机构和特色支行,服务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扩大对外开放,支持引进外资银行入驻。

鼓励设立新型金融公司。鼓励围绕跨境电商、多式联运、文创旅游、高端制造等产业,发起设立供应链金融服务公司、跨境电商金融服务公司、物流服务金融服务公司、互联网金融公司、财富管理公司、第三方征信机构、金融科技公司、金融信息数据库公司、智能投顾机构等新型金融公司,培育场景化金融生态圈。

鼓励设立中外合资证券公司。支持中原证券、华信期货、中原期货按照有关规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或增资扩股,积极引入民营资本,优化资本结构。支持在郑州设立中外合资证券公司。推动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在郑州注册成立分公司或专业子公司。

鼓励设立内外资保险机构。鼓励在郑州设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自保公司、相互制保险机构等新型保险组织。鼓励保险公司区域总部、研发中心、后援中心、灾备中心等入驻。

鼓励设立融资担保机构、小额贷款公司。支持大型企业集团、知名大型企业、行业龙头企业、上市公司、知名互联网公司在郑发起设立融资担保和小额贷款公司。在现有审批程序内开辟“绿色”通道,最大限度减少审批环节和事项,实行限时办结。

推动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高端制造、现代物流、航空等大型公司设立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支持金融租赁公司在郑设立项目公司,开展飞机、工程机械、大型设备等融资租赁业务。鼓励跨境电商企业总部和第三方支付机构落户郑州。

4.优化创新招商模式,提升产业招商能级

扩大支柱产业招商。突出现代食品制造业、家居和品牌服装制造业、装备制造业、铝及铝精深加工业等主导产业招商。聚焦“头部”企业招商,积极对接世界500强与中国500强,实现“一企一案”专项突破。郑州航空港区、郑东新区、郑州经开区、郑州高新区、金水区每年至少引进1家世界500强企业,其他区县(市)每年至少引进1家国内500强企业。

融合产业生态招商。做大做强本土产业链,延伸拓展产业链上下游。引进培育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企业,实现全产业链集群发展,打造千亿级主导产业集群。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推进主导产业每年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创新专项。大力引进创新引领型企业和企业研究院,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型研发机构。推动设立海外创新创业基地和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打造国际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和风投中心,培育一批具有原创性和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

改革模式创新招商。以“四条丝路”、产业集聚区等开放平台为招商引资主要载体,促进优质资源和要素集聚,打造全国开放招商示范区。依托专业风险投资公司开展中介招商、基金投资招商,鼓励大企业、大集团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开展以商招商,在重点区域举办大型经贸活动,积极承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的产业转移。采取“人才+资本+项目”招商新模式,引进领军人才(团队),带来科技成果,吸引资金汇聚。

(二)建设特色鲜明文化突出国际消费旅游中心城市

1.统筹重点区域建设,打造国际消费中心

打造“夜经济”消费核心区。统筹规划CBD、龙湖北部、中牟时尚文化创意示范区等重点区域,全面提升建筑品质、城市景观和夜景灯光效果。挖掘区域经济特色,健全“夜经济”配套服务。支持方特欢乐世界、华谊兄弟电影小镇、只有河南、黄帝千古情等景区打造郑州“夜经济”特色品牌。

打造国际品牌区域首选地。大力引进知名品牌“首店”、旗舰店、体验店和国际连锁店,鼓励高端知名品牌、设计师品牌、高级定制等在郑首发新品,积极承接国际品牌首发、首秀、首演活动,打造国际品牌区域性首选地。落地实施各项促消费政策,加快推进国家级商业步行街申建。

2.改造消费品牌街区,建设特色商业街镇

改造城市传统核心商圈。加快二七商圈复兴工程和“百年德化”提升工程,打造独具中原商业文化和革命文化的“百年德化、红色记忆”。提档升级花园路商圈、高铁商圈、保税港及各区商业中心,打造场景化、智能化、国际化的城市核心商圈。

建设特色商业名街名镇。加快推进商城文化、中原工业文化街区建设,深入挖掘登封的天文、地质、武术、宗教资源,新郑黄帝文化资源,打造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商业名街名镇。

3.建设国际旅游中心,彰显山河文化魅力

打造历史文旅中心。立足“山、河、祖、国”的历史文化底蕴,积极构建以环嵩山文化带、沿黄河文化带、中心城区文化板块为核心的城市文化总体格局。以“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为重点,讲好世界文化遗产故事。统筹新密伏羲山、巩义浮戏山和荥阳环翠峪,打造环嵩山文化旅游大景区。讲好黄河故事,依托双槐树“河洛古国”、大河村遗址、西山遗址等保护展示区,建设沿黄文化遗产廊道,支撑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建设。

整合精品旅游资源。开发“一程多站”旅游产品,将嵩山文化圈、大禹治水文化等文化旅游资源与丰乐农庄、绿源山水等生态旅游资源整合成联动营销的旅游带,加快推动旅游一体化发展。

开拓全球旅游市场。利用世界旅游组织构建旅游推广联盟。打造“互联网+旅游”境外数字化营销体系,开拓全球目标旅游市场。拓展与世界重要旅游城市、“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城市、国际友好城市的旅游合作。

(三)建设机制规范氛围友好科技创新国际中心城市

1.深化双创机制改革,推进创新创业融合

完善科创服务平台。以嵩山实验室和黄河实验室为引领,整合在郑高校科研、人才和国际合作优势,与世界知名大学和实验室、著名研发机构及企业共建研发中心、研究院或分支机构,鼓励科研机构和本地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研发合作,支持外资研发机构参与本地科技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发展一批非研发类功能性平台,围绕技术转移服务功能,建立国内外合作资源网络和技术转移服务平台。争创国家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建立项目信息资源互通机制,推动各类重大基础设施开放共享。

打造标杆孵化体系。引进国内外高水平孵化机构,支持领军企业、高校院所等单位建设专业孵化器。推进院校地创新合作,支持高校院所与所在区域利用高校院所周边存量土地和楼宇联合建设创新创业载体,形成围绕高校院所发展的创新创业群落。加强企业创新主体培育,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的梯级创业孵化体系。

培育企业双创空间。依托黄河科创带的中原科技城和郑州自创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撑,推进郑东新区、郑州经开区和郑州航空港区联动发展,建设一批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科创特色小镇、开放式创业街区和高端众创空间,以展会、博览会等方式有效搭建国际化高新技术供需平台,形成聚合高端生产要素的国际化创新创业全生态体系。

2.强化产业科技攻关,促进成果转化应用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依托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建设,不断优化郑州市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推进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的“三审合一”,探索跨地区案件异地审理机制。建设知识产权价值评估、融资转化、资本化交易等知识产权运营模式,促进知识产权资本化和产业化。支持郑州高新区深化改革创新,在市场化配置资源、创新创业生态构建方面取得突破。支持本地企业海外专利布局,对通过专利合作条约或巴黎公约途径向国外申请专利并正式获得授权的给予财政奖补。

加大科技企业金融支持。建立科技型企业、科创板企业后备库,向金融、创投机构推介企业融资需求信息,政府投资基金、科技贷等对入库企业给予优先支持。完善激励创新创业投融资政策,发展包括政府科创投资基金与社会风险投资、私募股权、并购基金等多种投融资模式。聚焦重点产业和关键技术攻坚,探索科技信贷综合风险补偿新模式,构建“股权融资+债权融资+上市融资”的多层次创新创业融资服务体系。

强化产业技术攻关与转化。以中原科技城为中心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交易市场,推动面向郑州重点产业需求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支持鼓励在郑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市场应用为导向,建设独立法人的技术转移转化基地。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开展技术转移相关学科建设和学历教育,建设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加强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合作,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网络,促成一批高水平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3.发掘区位优势潜力,助推高新产业集聚

贯彻“双循环”创新发展理念。吸引支柱产业链的上、下游环节及关键技术领域重点企业落户郑州。利用本地双创平台和产业孵化体系,提升本地产业集群的规模和技术研发水平。

建设技术开发开放高地。鼓励在郑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发掘区域大市场和国际市场潜力,发挥市场腹地的虹吸效应和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吸引国内外高新技术企业汇聚郑州,实现行业规模化、集聚化发展。优化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流程,制定财政奖补和税费优惠政策,不断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

(四)建设聚才优能育才优教用才灵活国际中心城市

1.改善高端人才结构,优化技能人才培养

汇聚科技领军人才。积极引进数字技术、工业设计、绿色金融、文化创意、科技与人力服务等海内外新兴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技术高层次人才。设立海内外科技领军人才支持专项基金,全面落实各项待遇。

集聚产业领军人才。吸引主导产业高级化所需专业化领军人才,强化产业链发展支撑。重点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与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引进各类科技研发、工程和经营管理人才,壮大产业发展核心动能。细化人才需求标准,制定人才需求计划,定期发布需求目录,建立人才需求预警机制。建设动态的高层次人才信息库和储备库,建立产业专业型人力资源队伍。落实产业骨干人才支持专项,对重点产业中技术水平较高、从事核心业务的急需紧缺人才给予适当奖励。

招募青年优秀人才。大力招募掌握国际产业和科技发展前沿、具有世界眼光和发展潜力、对华友好的青年优秀人才。做好求职招聘专项服务活动,增强对外籍高校毕业生、海外留学回国人员的吸引力。实施青年人才支持专项,完善青年人才普惠性支持政策,积极为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创业担保贷款,支持海内外优秀博士来郑州从事博士后研究,定期资助选送青年人才赴国(境)外进行中长期培训进修。

培养技能人才。推进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为产业发展奠定人力资源基础。全面推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制度,构建高质量的郑州市职业技能等级评价体系,重点加强急需紧缺职业工种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培养。积极申办承办国家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完善职业教育学历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研究制定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办法。

2.发挥院校科研优势,优化后备人才积累

推动学术型高校发展。继续加强与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的深度合作,扩大与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等重点高校的合作范围。投入专项资金支持高校开展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的科研课题研究。大力推进驻郑高校与国际知名高校、国际教育机构的学术交流和项目合作,实现以校兴城、以城育校、城校共赢格局。

校企协同培养高等应用人才。深化高职高专类高校和技术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学校、企业双主体育人,逐步建立职责共担、人才共育、成果共享的协同育人机制。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对接主流生产技术,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促进驻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优质化、精品化发展,通过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引领产业发展,实现郑州市产业发展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双向良性互动。

打造全国中等职业教育高地。改善市属公办中职学校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打造窗口、品牌学校,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优质化、精品化发展。统筹区域内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协调发展,保持职普办学规模大体相当,办学水平基本均衡。

3.布局功能区划设置,打造人才发展平台

建设全市人才承接平台。用足用好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大数据(河南)综合试验区等战略平台,实现四区支撑。结合32个核心板块和城市功能定位,在每个开发区、区县(市)谋划建设一批以集聚人才为目的的创新创业中心,实现人才集聚发展的多点联动。

建设多元人才支撑平台。全力做好嵩山实验室和黄河实验室的服务、对接、成果转移转化等工作,加快5G基站、特高压、城际高铁、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项目建设,构建全覆盖、高水平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科技研发平台,鼓励开展产学研合作,支持龙头企业建设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发挥驻郑高校、科研院所等现有的创新能力,吸引国内外先进科技资源在郑组建新型研发机构。打造创新创业平台,高质量建设各级“双创”示范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示范基地等,推动高校院所、大企业搭建一批高水平专业化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平台。

建设人才示范管理创新平台。探索在郑州航空港区、郑东新区、郑州经开区、郑州高新区、金水区建立各具特色的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优化国际国内深度融合的市场化人才配置机制,推动高水平国内外人才合作,打造符合国际惯例的人才智力管理体系。

建设现代产业人才发展平台。以主导产业为核心,加快完善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新型材料、现代食品等产业的人才培养能力。大力发展生物医药、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通过数字化赋能、服务化转型、集群化培育,打造国内外知名的人才高地。发展现代金融、科技服务、贸易物流、健康医疗、养老服务、体育健身、休闲旅游等服务业,全方位推动行业人才吸聚与能力提升。

4.推进人才评聘改革,建设高效用才机制

开展市场化人才评价。建立科学合理、各有侧重、动态调整的人才评价机制。在突出德能评价的基础上,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机制,增加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评价指标的权重。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为导向的评价体系。

落实单位用人自主权。积极推行在事业单位设立人才编制。高校、科研院所和公立医院公开招聘纳入总量管理的博士研究生和副高级职称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等高层次人才,不再进行前置备案和审批,实行自主招聘,人才到岗后进行备案。实行价值导向的分配政策,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引进或聘用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可实行协议工资、项目工资和年薪制。

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建立激励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职称评审导向。制定郑州市留学回国人员专业技术资格评定办法,开辟海外高级以上人才职称评审“绿色通道”。探索紧缺人才职称直聘方法,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紧缺人才可直接授予相应职称。政府逐步授权重点企事业单位、行业组织、新型研发机构等开展自主认定业内人才职称评定和技能评价层次试点,建立完善评审评价责任和信誉制度。

建立人才创新创业容错纠错机制。鼓励人才创新创业“不越轨”。提高对创新创业资金使用的宽容度,建设制度界限,设定工作程序,罗列容错清单,标明容错红线。

(五)建设立体综合交通枢纽开放口岸国际中心城市

1.提升交通通达能力,强化交通枢纽地位

提升国际航空货运枢纽能级。以卢森堡、芝加哥等机场为重点,加快建设郑欧、郑美航空货运快线。强化与全球主要货运枢纽的航线通达能力,着力打造24小时全球可达的航空货运服务体系。持续深化郑州—卢森堡“双枢纽”战略合作,加快打造主基地货运航空公司,用好第五航权,每年新增2—4条国际货运航线。积极引入快递企业,加快建设快件转运中心。鼓励国际大型物流集成商进驻,强化机场货物集疏能力。以卡车航班为重点,建设郑州机场辐射中短程市场的地面物流集疏体系。创新“航空+高铁”联运货运发展模式,加快布局地面物流配送网络。

打造国际航空客运网络体系。持续加密通达国内千万级以上机场的中远程航线频次,积极拓展成渝、云贵、海南等旅游航线。以首都和区域中心城市为重点,打造国际区域快线网络,构建广通达、高频次的东北亚、东南亚和南亚航线网络。强化与国内其他航空枢纽远程航线航班的中转和联运,适时开辟连接欧美主要城市的洲际航线。依托高铁、城际铁路,发挥综合交通优势。

巩固国际铁路枢纽地位。完善“五主多辅”客运系统布局和“1+2+N”货运系统布局,推进高铁南站建设。完成“米”字形高铁网建设,规划向“十二向”高铁网跃升。研究规划郑州经亳州至蚌埠高铁,西向与郑洛银高铁连通,东向与蚌滁宁城际连接,与长三角地区实现交通互联。优化铁路场站功能布局,高标准建好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谋划推进薛店、上街、港南站等铁路物流基地建设。

完善国际公路枢纽功能。持续谋划重大公路交通项目,着力打造“安罗—商登—焦平—沿黄”第二绕城高速,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分流连霍高速、京港澳高速过境车辆,缓解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现状。城市交通与外部交通转换更加通畅。

2.依托“空陆网海”资源,打造国际物流平台

提升物流服务能效。依托自贸区郑州片区建设,将郑州市建成辐射全国、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面向国际的现代化商贸物流中心。建设国际快(邮)件分拨中心、跨境电商分拨中心、国际冷链物流中心和全球供应链管理中心,培育国际航空物流中心。

畅通“空中丝绸之路”。依托“郑州—卢森堡”货运航线,加快引进国际货代企业在郑州设立分拨转运中心和货物集散中心,谋划建设“空中丝绸之路”综合试验区,加快郑州机场核心载体建设,开通国际客货运新航线。构建以郑州为中心,连接欧、亚、美三大洲的国际航空网络。

畅通“陆上丝绸之路”。依托中欧班列(郑州)和欧铁盟,拓展中欧班列(郑州)南欧、北欧新线路,增加境内外合作伙伴,建设一批海外分拨集疏中心和分拨基地,推进国际陆港多式联运集疏中心和铁路口岸大监管区建设,建成丝绸之路经济带进口特种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国际冷链物流中心、国际陆港多式联运集疏中心。发挥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效应,吸引更多中东部省份货物向郑州集结,完善国际铁路物流网络体系。

畅通“网上丝绸之路”。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跨境电子商务规则体系、通关模式等领域合作,创新性推广复制“1210”即“保税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模式。推进跨境电商平台建设。优化24小时持续电子化通关系统,持续推动E贸易核心功能集聚区建设,推进跨境电商进口药品和医疗器械试点落地运营,支持特色出口产业“上线触网”,建设更高水平的“网上丝绸之路”。

畅通“海上丝绸之路”。积极发展铁海联运,谋划建设贾鲁河航运工程和郑州港新建工程,有效衔接青岛、连云港等重点港口,着力打造出海新通道。新增海内外特色线路,建成现代化多式联运网络海陆枢纽核心节点,形成以郑州为中心、区域节点城市为支撑的陆海货运通道枢纽。

3.加强开放体系建设,发挥开放引领作用

完善对外开放体系。对照国际标准,加快推进口岸提升、综保区创新、大通关服务、多式联运体系建设,做强金融、物流支撑,构筑更加完善的对外开放体系架构。以郑州航空港区为主体,积极争取设立自贸区郑州片区扩展区域,集成口岸、综保区、通关等开放功能要素,构建高效便捷的多式联运体系,统筹配置金融、物流等支撑要素,强化要素间的联动。

深化对外开放内涵。在自贸区内率先实现口岸、综保区、通关、多式联运及综合服务等创新突破,引领全市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制度型开放转变。深化政务、监管、金融、法律等服务体系协同创新,建设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创新国际化融资模式、法律争议解决机制,形成国际化、便利化、法治化服务支撑系统。

4.优化口岸生态体系,提升产业贸易能级

完善口岸体系生态。提升现有功能性口岸业务规模,扩展国际邮件、药品器械、生鲜、粮食、汽车等商品种类,拓展加工贸易、服务贸易、一般贸易和跨境电商等交易渠道,谋划申建更多产业带动力强的功能性口岸。

提升口岸体系能级。建成投用郑州国际陆港汽车口岸物流商务C区、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智慧场站管理平台、中欧班列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中欧班列(郑州)跨境商品处理分拨中心、郑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新建线束五个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项目。推进中欧班列集结调度指挥中心、中欧班列国际集装箱研发共享中心等项目建设。推进郑州铁路口岸海关监管区扩区改造。加快郑州中心站第二线束的建设进度,提升中心站集装箱到发作业能力至每年60万标箱。

谋划口岸全产业链。积极拓展高端制造、加工贸易、保税物流、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依托口岸建设,推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等制造业高端化和智能化发展。依托自贸区郑州片区,建设高铁动车工业园。建设口岸物流产业园区,鼓励多种形式培育口岸物流企业集团开展跨区域、跨国多式联运物流业务。推动医药、汽车、药品器械、生鲜等进口商品全国交易集散基地建设。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与法律、会计、审计等专业服务,促进跨境贸易发展。

(六)建设全域会展特色赛事多元交往国际中心城市

1.发挥城市全域功能,建设国际会展名城

建设会展应用新场景。高标准规划建设郑州新国际会展中心,做好郑州国际会展中心的改造提升和中原国际博览中心的资源整合。结合产业园区、专业市场、文化旅游等特色区域,打造中小型、多功能型产业会展场馆,加快“四大中心”周边的服务配套设施规划建设,将其打造成为集展览展示、演艺赛事、活动路演等综合性、多功能的现代服务业活动中心。

拓展特色会展新格局。举办中国(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全球跨境电商大会、中英氢能产业合作论坛、世界传感器大会等国际展会,提升郑州国际会展知名度。将郑州全国商品交易会、郑州工博会、郑州国际磨料磨具磨削展览会、郑州国际糖酒食品展览会、郑州航展、郑州国际车展等本土项目打造成行业领先的专业性展会。进一步举办好嵩山论坛、全球跨境电商大会、世界新兴产业大会、数字经济峰会、拜祖大典、少林武术节等活动。做精做实会展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构建“会展+产业+功能区+投资促进”联动发展平台,加快“会展+文创+商贸+旅游+体育+休闲+娱乐”融合发展。

培育会展企业新形式。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组建大型国有会展集团,培育形成现代会展服务业的龙头企业。引导骨干民营企业提高资本运作能力,支持中小企业以联合、重组、并购等多种形式做大规模,做优品质。全面引进一批国际化会展企业。提高会展要素资源配置能力,加大国际资源引入力度,打造高质量外来会展企业集聚地。

2.完善公共平台建设,打造国际赛事中心

打造特色国际赛事。继续高质量承办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郑州国际马拉松赛、郑开马拉松、楚河汉界世界棋王赛。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郑州特色”为目标和标准,积极引进世界高水平单项体育赛事和综合性运动会。申办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锦标赛(苏迪曼杯)、WTT世界杯总决赛、WTA郑州国际女子网球公开赛、全国青年运动会、全国运动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引进顶级电竞赛事,与文化旅游、步行街、夜间经济中的消费场景和消费空间联动。

提升公共体育服务。鼓励各区县(市)立足各地优势和特色培育冰雪运动、山地户外运动、水上运动、航空运动、汽车摩托车运动等体育消费新业态。支持登封打造功夫之都、荥阳打造象棋之都;支持荥阳巩义登封冰雪运动、郑州经开区赛车运动、上街航空运动、郑东新区和中牟水上运动,打造具有郑州特色的国际赛事名城。

融合发展体、游、文、健。以特色文化体育活动为重点,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品牌体育赛事培育为依托,深入推进体育、文化、旅游、健康深度融合发展。打通整条体育产业链条,激活场馆运营、体育经纪、体育培训和转播服务等上下游业务。

3.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深化友好城市交往

实施国际友城“百城计划”。以“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和欧美发达国家城市为重点,构建新型多边合作模式,推动友好城市合作平台化、项目化、机制化和常态化发展。完善“国际友城—国际友好交流合作城市—友好城区—友好单位”四位一体的友城交往格局,推进友城间经贸、科技、教育、旅游、环保、人文及城市管理服务等多层次、宽领域交流合作。打造郑州国际友城文化艺术团、国际友城高校联盟等品牌,加强和深化国际友城的交流合作。

打造国际组织和跨国机构聚集地。建设郑州国际交流合作中心,统筹集聚郑州市境外科技、文化、商务等机构。加强与各国驻郑贸易、投资、旅游等办事机构的联系,为境外机构在郑开展投资贸易、技术转移、旅游推介等活动提供支持和服务。

搭建民间对外交流合作新载体。充分发挥郑州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的作用,利用协会成员的资源和渠道优势,推动与外国民间组织的友好往来。依托各类涉侨平台,加强与海外华侨华人的联谊,用好海外侨务资源。深化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和创办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

(七)建设营商环境留才宜业开放法治国际中心城市

1.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构建创新创业生态

优化政产学研合作环境。支持行业龙头企业联合组建产业研究院,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示范应用项目,加大对本地企业自主创新支持力度。推动整合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创新资源,全面改善制造业的创新环境。

奖补扶助科技初创企业。加大对小微创新企业的税收优惠和奖补力度。引导金融机构拓宽信贷、股权投贷联动、股权投资等小微企业创新创业融资渠道。引导国内外资本及创新创业项目落地战略新兴产业,增强郑州市创新创业活力。

2.优化人才服务环境,构建留才服务体系

办好人才引进“一件事”。“线上+线下”融合互联,提供人才补贴、人才认定奖励、人才发展激励、人才创新创业、人才生活服务、平台奖补等“全链条”服务。

完善人才服务绿色通道。为高层次人才发放服务绿卡,根据人才类别确定服务事项,明确办理流程、办结时限和责任人。对顶尖人才、国家级领军人才实行人才专员服务制度,明确重点人才联络责任领导和责任人。优先协调解决人才创新创业、医疗保健、居住落户、子女入学等困难与问题。

实施人才引进安居工程。完善“购房补贴+免租住房+人才公寓”的住房保障体系,采取投资新建、购买、长期承租等多种方式,统筹一批满足“拎包入住”条件的租赁住房和人才公寓。在郑东新区、郑州航空港区、郑州经开区、郑州高新区等重点区域布局建设中小学与幼儿园,满足海内外引进人才子女的就学需求。

优化外籍人才居留服务。逐步建立海外人才工作许可网上预约申请、电子审批及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机制,缩短审批周期。对已取得永久居留权的外籍人才,其配偶及其未成年子女可办理永久居留许可。对外籍人才聘雇的外籍家政服务人员,可以签发限定人数和期限的私人事务类居留许可。硕士以上学位外籍留学生毕业后可直接在郑州就业创业。

3.营造一流政务环境,深化政务服务改革

优化政务服务平台。依托城市大脑政务业务、数据双中台,打造集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和便民事项为一体、“四端协同”的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完善一体化政务服务标准。推进政务服务平台互联互通,实现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政务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加强共享数据使用全过程管理,保障共享数据安全,保护个人隐私、个人信息和商业秘密。

改善信用管理体系。以信用管理为核心,统筹多元化监管力量,推动各部门间依法履职信息联通、共享和整合,打造事前诚信承诺、事中评估分类、事后联合奖惩的全链条信用监管体系。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依托自贸区郑州片区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试点,完善进出境货物、物品的知识产权执法协作机制和执法程序。引导企业积极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备案,协助加工企业鉴定订单货物知识产权状况,避免企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侵权。防范和查处进出口环节侵犯知识产权、危害对外贸易秩序等违法行为。

建设风险防控体系。完善风险信息采集、分析、评估、预警机制,建立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有效防控各类风险。加强质量安全风险监测、风险评估、风险预警和风险处置工作,加大有毒有害物质及核生化物质监测力度,防范疫病疫情和有害生物入侵等非传统安全带来的各种风险。

4.优化口岸服务环境,改善贸易服务体系

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加快出口退税等国家标准版新增功能落地应用,提升“单一窗口”特色服务功能,加快“单一窗口”多式联运通关服务、平行汽车进口、特殊监管区域综合服务系统等开发建设,适时启动“单一窗口”边防检查项目建设。

压缩整体通关时间。优化商品检验模式和转关货物管理,实施“7×24小时”通关保障。

提升智能通关水平。加快海关、铁路、机场、邮局等系统互联、信息共享,深化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技术在通关监管中的应用,实现集装箱GPS运行轨迹、场所实时可控、物流链可视、查验远程指挥、业务数据实时展示等,提升商品质量安全风险监管以及进出口物流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

简化通关监管环节。继续精简进出口环节监管证件,推进证件网上申请、网上办理和联网核查,全面推广电子报关委托,通过“单一窗口”推动出口原产地证书网上申报、推广原产地证书自助打印。

创新通关监管模式。建设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推动功能性进口口岸和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场地)建设,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建立高效便捷的申报制度、统一规范的通关制度和自由便利的特定区域监管制度。

5.优化涉外服务环境,提升城市服务水平

提升涉外社区服务水平。创建智慧高效、公开透明、服务便捷的国际化社区服务环境。

健全涉外城市服务体系。尊重国际通行惯例,创新涉外管理体制机制,优化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活动的组织架构与协调机制。规范境外来华人员生活服务管理,制度化涉外信息采集、编制、报送工作,探索“以外管外”新模式。打造社会治理国际化先行示范区。

改善涉外法治环境。深化法治郑州、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健全执法、司法、法律服务衔接配套的综合服务保障体系。开展仲裁程序、调解方式等方面的制度创新,筹建航空仲裁、知识产权仲裁等专业化平台。加强涉外律师人才培养,打造高水平法律服务人才队伍。

建设涉外医疗保障体系。推进国际化医院试点,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医院评审认证标准体系。建立远程会诊系统,鼓励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形成与国际医疗服务接轨的医疗服务体系。

(八)建设绿色智能生态宜居人文包容国际中心城市

1.完善规划功能布局,提高城市国际品质

提升城市规划国际化水平。搭建“多规合一”的大都市区统一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立分类、分层、全流程规划管理机制。充分发挥“互联网+”和大数据在城市规划中的创新引领作用,积极引入城市规划新技术、新手段,及时修订与完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规范和城市设计编制规程,构建国际先进城市规划体系。

优化城市空间的功能布局。打造“青山绿水间”和“铁路轨道上”的郑州都市圈,推进郑州都市圈形成生态空间分隔、复合型交通廊道为连接的“一核、四轴、三带、多点”网络化、组团式、集约型区域空间格局。

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按照“市区连片成网、都市圈互联互通”的要求,全面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加快建设都市圈快速交通系统,推进地铁、城际、铁路、公交“四网连通”。扩大智能交通设施覆盖面,构建都市圈半小时高铁交通圈、1小时高速公路交通圈,打造智慧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加快“数字郑州”城市大脑项目建设和城市信息模型(CIM)框架建设,提升水、电、气、暖、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水平,推动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建设,科学提高城市空间综合开发和管理服务水平。加快推进5G等重大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物联网共享基站、决策指挥平台、智慧城管基础平台建设,完善城市大脑安全保障体系,提升智慧交通、智慧管网、智慧社区、智慧安保的建设水平,实现数字化城市基础设施全市域覆盖。

2.优化城市生态环境,打造生态宜居“绿都”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加快推进全领域、全地域、全过程、全方位的生态文明建设,构建郑州都市圈“一轴、一心、一带,双环、多廊、多点”的多层次、多功能、复合型、网络化区域生态格局,扎实推进中心城区绿色生活圈、城区外围生态隔离圈、市域边界森林组团防护圈、黄河沿岸森林屏障带建设,加快构建园中建城、城中有园、城园相融的都市圈城市生态系统,郑州都市圈城市力争全部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全面推广低碳生产与生活。大力推广轨道交通、新能源公交、电动出租车等低碳交通设施与工具,构建“车—油—路”一体的绿色交通体系。抓好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的节能减排,开展工业园区、商业设施、居住社区的全方位低碳试点工作。推广绿色建筑,建立绿色建筑统一标识制度,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推动社区基础设施绿色化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开展绿色低碳社区创建行动。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降低煤炭消费比重,积极争取“外电入郑”,大力推进新型能源替代,构建清洁低碳高效安全的能源支撑体系。制定实施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推动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率先达峰。

加强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行动,强化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管理,加大重点领域和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立循环型工业、农业和服务业体系。建立废旧物资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系统;加强城市生产垃圾、餐饮废弃物、污泥的减量化资源化利用,构建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保护重要生态系统。加强黄河、大运河、南水北调中线生态保护修复,加强重要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健全生态环境治理法规标准体系,建立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强化生态共治,联动深入推进治气、治水、治土、治废行动,突出“增绿、增水、增湿”三个重点,大力推进生态绿化主体工程,打造森林、湿地、流域、农田、城市五大生态体系,建设沿黄生态经济带,着力构建大都市区的生态网络覆盖体系。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

确保城市交通规范有序。完善智能交通标准体系,优化智慧停车,提升城区道路交通秩序智慧综合治理水平。持续推进老城区城市道路综合改造,提升老城区居住环境与品质,统筹新城区现代化建设与城乡融合发展。保护老建筑、老设施、老厂房、老街道的历史文化,延续郑州城市文脉,塑造具有鲜明辨识度的中原特色美丽街区。

确保城市环境干净整洁。加强城市水体及污水治理,深入推进“厕所革命”,整饰沿街外立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智慧化管理,建设郑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监管平台,实现对生活垃圾前端分类、中端收运和末端处理的全过程、全覆盖、智慧化监管。

确保城市生态宜居。推动都市区主题绿道建设,构建市域生态网络体系,打造“一街一景,一路一色,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美丽宜居环境。加强沿街单位的绿化,丰富城区绿化的空间结构层次和立体景观效果。

确保城市流光溢彩。提升城市功能性照明管养。坚持规划引领,做好夜景亮化工作,继续提升城市重点区域建筑楼体夜景亮化设施管理,打造有郑州特色的城市夜景。建成夜景亮化智慧控制平台,提高景观照明节能减排水平。

3.加强城市国际推广,优化国际人文环境

推广城市国际形象。制订并实施面向国内外的郑州城市形象宣传策略,拍摄一部高水准的城市形象宣传片,制作一批高质量的城市对外宣传品。加强与国内外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络等权威媒体合作,通过系列城市宣传微视频、重大事件、名人效应、人物专访等形式提高郑州在全国、全世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建设和完善政府门户网站外文网页、外文电视、外文报刊等外文媒介传播平台,实施公共场所国际化标识改造工程,规范城市公示语标志,不断扩大国际化标识覆盖面。

培育城市人文气质。创造更多途径和方式全面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面向全球精心讲好“黄河故事”,演绎大河文化,阐释好黄帝文化、姓氏文化等“同根同源”的根脉文化,不断提升郑州“华夏文明之源、黄河文化之魂”的全球认同感和感召力。

打造城市人文地标。制定郑州人文地标建设方案,融入“华夏之根、黄河之魂、天地之中、文明之源”元素和内涵,整合城区的主题公园、街头游园、文化街区等公共文化区域,打造功能性强、稳定性突出、彰显文化气韵的系统标识。在城市主要功能区、新建主题区,科学规划建设新的地标性建筑,推动建设黄河国家博物馆、黄河文化街区等全球性地标。

提升市民文明素质。综合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等方式,通过宣传教育、实践养成、规范管理等手段,持续抓好道德、法治、诚信和志愿服务建设,提升市民公共文明素质。加强国际化语言环境建设,提高政府对外服务窗口和社会服务机构的外语服务水准,促进咨询服务体系的多语化建设,实现城市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和旅游片区外语无障碍服务,在重点服务行业开展涉外基础知识和交际能力培训,组建长效性外语志愿服务队伍,提升市民对外交流能力。

三、保障措施

(一)协调组织领导

强化郑州市城市国际化和全面提升竞争力的职能设定与分工协调,做好全市国际化城市建设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重大项目和重大活动会商制度,研究解决国际化城市建设的重大问题。

(二)科学考核监督

做好规划的考核监督工作,将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纳入本地区和本部门的重点工作,将各项工作任务细化分解,认真抓好落实。完善郑州城市国际化建设与竞争力提升的各项指标统计体系,加强运行监测、阶段评估和动态分析。

(三)完善资金保障

多渠道、多主体、多形式筹集国际化城市建设资金,吸引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投入国际化城市建设。创新建设资金投入机制和运作方式,为国际化城市建设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

(四)构建包容氛围

加强与国际、国内主流媒体合作,强化舆论宣传导向,加强对郑州城市国际化建设与竞争力提升成果的宣传。在省市两级媒体广泛深入地介绍郑州城市国际化的发展理念、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参与郑州城市发展,激发各界参与城市国际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